APP下载

中心城市品质提升背景下嘉兴古城交通改善对策研究

2021-08-23郭文超黄俊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环城嘉兴路网

郭文超 黄俊

1.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中国·浙江 嘉兴 314000

2.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浙江 嘉兴 314000

1 引言

城市更新是实现旧城中心区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从而重塑经济增长点,助推地区经济稳步增长[1],它是对原有旧城传统物质环境的提升和改善,也是对旧城衰落现状的转变和原有活力的再生[2]。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拥有7000 多年的人类文明史,2500 多年的文字记载史,1700 多年城市建立史,是一座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抓住机遇,更好承接上海优质人才、资源、要素等“溢出效应”,嘉兴开展了中心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嘉兴古城位于环城河区域内,风貌破败、交通拥堵的矛盾日益显现,是品质提升行动的重点区域。本次研究范围为以嘉兴环城河的河道中线为基准线,向外扩大100m 所围合的区域,总面积约3.25km2。论文对嘉兴古城现状交通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梳理,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探讨了解决矛盾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2 交通现状技术分析

2.1 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规划范围内道路网基本建成。以禾兴南路、中山东路、城南路、城北路为主干道,勤俭路、建国南路、斜西街、环城路为次干路。整体上干路系统交通条件较好,支路系统贯通性较差(见图1)。

图1 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图

环城河内侧绿道已基本建成,环城河外侧绿道建成情况较差,多数河段滨河绿道未建设(见图2、图3)。除望吴门广场、月河对岸建设地块正在建设外,环城河内侧滨水绿道已初步连通。

图2 城北路—禾兴南路段环城河外侧绿道建设情况

图3 中山桥北环城河外侧绿道建设情况

2.2 实时路况+交通卡口机动车牌识别数据分析

城市早高峰期间,古城区及周边地区路网交通运行水平基本稳定,整体饱和度达到0.65,处于“轻度拥堵”的状态。

现状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古城区南部,以环城路南段、禾兴南路至南湖大桥以及城南路等道路为典型代表,部分路段和节点达到严重拥堵的水平(见图4)。

图4 现状早高峰道路饱和度

2.3 停车场现状分析

古城停车难,停车引导缺失。根据《嘉兴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规划研究》,环城河各片区合计需要泊位约2.1~2.9万个。环城河以内区域未来预测旅游客流300~500 万人次/年,节假日高峰客流约2700~700 人次/h,结合交通出行结构,环城河内旅游客流产生小汽车泊位需求约200~350 个,旅游大巴泊位需求约8~15 个,环城河内合计需要泊位2.5 万个。而环城河以内现状停车泊位总数为1.1 万个,现状泊位供给率约44%。其中配建泊位9354 个,社会公共停车场泊位703 个,路内临时停车位1092 个,现状环城河以内停车主要以配建车位为主,社会公共停车位不足,路内临时停车位较多。

2.4 空间句法分析

城市整合度重心南移——中环南路、中环西路沿线具有形成未来嘉兴城市中心的潜力,古城南部与南湖整合度不高;部分特色资源点可达性有待增强(见图5)。

图5 中心城区发展的空间状态分析

3 交通优化策略

3.1 构建以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城市公交为主导的公共交通体系

3.1.1 衔接轨交1、2 号线,加强不新城联系

轨道1 号线、2 号线经过古城——1 号线衔接秀洲高新区、中心城区、嘉兴南站,远期至海盐;2 号线衔接中心城区、嘉兴南站、远期至平湖、苏州。古城未来将实现——20min到达嘉兴南站、科技城,25min 到达嘉兴机场(见图6)。

图6 轨道交通示意图

3.1.2 近期构建有轨电车为骨架的公交网络,加强古城与高铁新城联系

根据有轨电车规划,环城河区域未来通过有轨电车T1线、T2 线可以便捷联系高铁新城、科技城、秀洲高新区等地,提供公交出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古城绿色出行品质。远期预留轨道交通1 号线、2 号线将进一步加强古城不高铁新城快速联系。

3.1.3 完善公交网络、加密站点服务

规划形成“三横三纵一环”公交网络,中山东路公交与用道应加强高峰时段交通管理、保障高峰时段公交独立路权,结合用地方案加密公交站点,提高公交出行便捷性。现状及新增站点建议设计为智慧公交站台,同时体现江南水乡特色(见图7)。

图7 公交网络示意图

3.1.4 加大公交投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为保证公共交通形成核心竞争力,应加大公交投入,包括提高高峰期发车频率、保障高峰期公交路权、公交专用道成网成环、大力降低公交出行时耗、建设“掌上公交”平台、引入定制公交等,切实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吸引市民主动选择公交出行。

3.2 优化路网结构,加大停车配建,改善出行品质

3.2.1 截流过境交通,提升环城路内品质

环城路内现状高峰期拥堵主要集中于环城路西南段,其他路段总体状况尚可,由于现状中环快速化改造尚未完成,部分过境交通穿过环城路内区域,建议加快推进中环快速化改造及越秀路“1.5 环”建设,通过中环不“1.5 环”截流过境交通,改善环城路内交通状况(见图8)。

图8 过境交通截流环路示意图

结合城市干道建设,环城河区域可以通过禾兴路、南湖大道、纺工路等结构性干道便捷联系高铁新城等片区,强化人气互补、协作共赢。

3.2.2 加强跨铁路通道建设、促进湖城相融

“城市伤疤”——城市向南发展越发凸显了沪杭铁路建设造成的城湖隔离、古城与新城的隔离问题,铁路及周边片区成为城市缺乏活力的区域。通过跨铁路、跨河通道缝合,实现湖城之间沿河步行5min 即有桥相连,车行10min 互通,激发湖城游乐活力。

3.2.2.1 机动车主通道

主通道包括禾兴南路—南溪西路、中山东路—纺工路,同时在现状紫阳桥基础上增加秀州路桥加强车行联系,实现湖城快速连通。

3.2.2.2 步行休闲通道

现状保留:包括紫阳桥(北向南单行)以及两座步行桥。

规划新增:秀州路桥(南向北单行)及府南街步行桥。

规划预留:建国路与梅湾街东区步行桥(见图9)。

图9 古城与南湖交通缝合示意图

3.2.3 织补路网体系,街道快慢分离

结合现状街巷情况,规划新增6 条街巷通道不3 条慢行通道,提供路网通达性,完善街巷网络系统,增强支路及内部街巷的疏解能力,减缓干路交通压力。为提高地块通达性,针对近期实施难度较大的街巷通道,建议预留远期实施空间,更好的服务片区出行(见图10)。

图10 织补路网体系示意图

结合用地功能,规划区内路网布局体现“快慢分离”,组团连接路体现“快”,加强组团之间快速联系,组团内部街巷体现“慢”,提升街区慢行活力,让街道空间回归行人(见图11)。

图11 街道快慢分离示意图

3.2.4 加强停车需求管理、落实P+R 停车策略

结合用地更新规划31 处社会公共停车场,包括外围4处P+R 停车场及内部27 处停车场,在配建车位基础上,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2990 个。建议9 处配建停车场对社会公共停车开放,提高泊位利用率。引入智慧停车、共享停车、停车诱导系统等智能化停车管理方式,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见图12)。

图12 古城停车场规划示意图

3.2.5 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微循环功能

结合街巷实际通行能力及道路改扩建实施条件,规划提出内部街巷单行交通组织,通过单向街巷不相邻双向通行道路组合形成顺时针环形流线,提高内部微循环效率,减小交叉口延误时间,从而提升整体路网交通承载力。

3.3 优化慢行交通,提高古城慢享品质

3.3.1 建设稳静化街道、提升慢行活力

环城河内生活性街道、景观休闲性街道,通过缩路口、陈车速、小半径、增设减速标志标线等稳静化措施,打造安全畅行的活力街道示范区,提升环城河以内区域慢行品质与旅游活力,促进湖城交融、旅游振兴。

3.3.2 打通环城河慢行环道,提升环河慢行品质

结合特色历史街区、公园、广场、码头、道路等布局,沿环城河布置滨水道、慢跑道、骑行道三条慢行环线。提高环城河沿线的亲水可达性,实现游客及市民的慢行需求。

3.3.3 完善换乘服务、提升游玩品质

结合游览景区布局,环城河以内设1 处旅游主集散点、4 处旅游辅集散点,实现小汽车与公交车、公共自行车、观光游船的换乘,并提供旅游服务,外围4 处旅游集散点同时也是水陆换乘主集散点,集成P+R 停车场、公交枢纽、游船码头、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减少机动车交通,提高内部游玩品质;主集散点设大巴停车场不游客服务中心,提供综合旅游服务;在月河街区、子城、望湖桥等设观光电动车停靠点,提升观光游览舒适性。

4 结语

嘉兴古城由于历史的原因,路网结构不合理,早晚高峰部分路段拥堵严重;停车缺口大,小汽车占道普遍,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居住品质。嘉兴古城应构建以公共交通、慢性交通、绿色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同时优化路网结构,街道快慢分离,提高出行品质。大力推动停车场建设工作,落实P+R 停车策略。引入智能化停车管理方式,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通过改善出行品质,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

猜你喜欢

环城嘉兴路网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初心》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环城旅行
浙江嘉兴卷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新性质及应用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