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2021-08-23

中国有色金属 2021年13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工业

-中国共产党与有色金属工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不朽的奇迹与辉煌。本期封面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共同成长历程,与读者共同铭记这些难忘的历史,激励有色金属行业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苏区钨矿”“黄金抗战”,28年浴血奋斗

(1921年—1949年)

中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随后的28年时间里,通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28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有色金属工业,建党初期,就在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发展了第一批工人党员,水口山的产业工人成为井冈山人民军队的重要来源。在极其艰难的斗争中,“苏区钨矿”“黄金抗战”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28年奋斗中,一大批来自有色金属工业的党员、干部、工人英勇捐躯,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建于清末,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金属矿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在这里开展建党工作。1921年冬,衡阳市党组织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派蒋先云等共产党员到水口山铅锌矿宣传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4月下旬,毛泽东由长沙来到常宁水口山,了解铅锌矿工人情况,随后建立了中共水口山党小组,发展工人斗争骨干刘东轩入党。19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并于12月5日发动了水口山铅锌矿大罢工,取得了胜利。水口山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所领导的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从水口山到井冈山

水口山铅锌矿工人是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来源之一。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边界红军的来源:(一)潮汕叶贺旧部;(二)前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三)平浏的农民;(四)湘南的农民和水口山的工人;(五)许克祥、唐生智、白崇禧、朱培德、吴尚、熊式辉等部的俘虏兵;(六)边界各县的农民。1928年1月26日,时任中共水口山特别区委书记的宋乔生,领导水口山铅锌矿600名工人起义,所部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同年4月,该部随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特务营,成为人民军队的一支劲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这批来自水口山铅锌矿的战士绝大部分牺牲了,只有极少数人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1979年-1982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耿飚就曾是水口山铅锌矿的工人。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钨矿开发和经营

土地革命时期,地跨赣闽粤三省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江西南部蕴藏丰富的钨矿资源,在当时世界钨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扩大,为了在经济上支持革命斗争,1930年5月,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开发和经营钨矿是一个好办法。为了开发和经营钨矿,1932年年初,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来到大余县铁山垅矿区,走访钨矿工人,进行调查研究,动员了500多名工人,成立公营铁山垅钨矿,这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公营钨矿。接着,毛泽民又来到盘古山矿区调查。调查之后,毛泽民决定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投资,开办“中华钨砂公司”,亲自兼任总经理。公司成立后,中央革命根据地政府统一组织生产和收购钨砂,销往与中共建立合作关系的广东地区。至1934年10月,中华钨砂公司共开采、收购钨砂4193吨,公营钨矿职工发展到5000 余人,累计获得收入620万银圆,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

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黄金抗战”

山东胶东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黄金矿区之一,招远玲珑金矿从清末起就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金矿。全面抗战时期,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和掠夺,在1939年-1945年期间,中共胶东党组织领导胶东军民开展了集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于一体的“黄金抗战”,与侵略者展开“虎口夺金”,既打击日寇的侵略,又在经济上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战。特别是1940年11月国民政府停发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军队的经费后,为了解决党中央的财政困境,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负责人黎玉的亲自领导下,将胶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产出的大量黄金,通过艰险而漫长的秘密通道送往延安,对支撑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战争时期没有留下完整的资料以及战时黄金生产的高度保密性,山东抗日根据地送往延安党中央的黄金数量已经无法精确统计,根据现存资料研究,数量应在10万两以上(约4吨)。

铁山垅中华钨矿总公司

民国时期水口山铅锌矿办公楼

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起义

1954年以前,坐落在个旧老阴山脚的云锡老炼厂

夹皮沟选矿厂旧址

资源委员会是国民党政府发展重工业,领导国有经济生产经营活动的部级机构,1936年后陆续成立锑业管理处、钨业管理处、中央炼铜厂、国外贸易事务所、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有色金属生产经营单位。1937年“七·七”事变后,出口有色金属易货偿债,成为资源委员会的一项中心工作。这一时期,资源委员会与苏联、美国进行了6次易货偿债活动,国民政府从苏联获得2.5亿美元借款(实际使用约1.73亿美元),从美国获得0.95 亿美元借款,资源委员会运交苏联钨砂31177吨、锑10892吨、锡13162吨、汞560吨、锌60吨、铋18吨;运交美国钨砂16814吨、锑2083吨、锡10708吨。中国政府利用苏联、美国借款获得了大量武器装备和重要战争物资。其中,从苏联得到飞机904架、坦克82辆、火炮119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以及大批配套弹药和装备配件。在1938年8月到1945年1月期间,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主力部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用这批武器与日寇战斗。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等曾亲自通过多种渠道向钱昌照、孙越崎等资源委员会领导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1948年10月,以孙越崎为首的资源委员会领导人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拒绝迁台、坚守岗位,护厂护产、迎接解放。随后,受中共中央上海局委派,中共地下党员季崇威利用亲属身份,与资源委员会高层领导建立直接工作关系,进一步推动了资源委员会的整体起义。这样,分散在全国的资源委员会厂矿企业和32000余名职员及数10万技术工人,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全部留在原地原岗位护厂护矿迎解放,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保存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家底、大批物资和宝贵的专业技术人员。上海冶炼厂、锡矿山工程处、云南锡业公司、重庆冶炼厂、昆明冶炼厂等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以及在上海、香港的大量钨砂、锑、锡等有色金属产品顺利移交人民(其中仅在香港的有色金属就有4000多吨)。在国民党政府中,资源委员会是唯一整体起义投向中国共产党的部级机构。1992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联合发文明确,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护厂护矿有功人员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对待,参加革命时间自1948年10月算起。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区域的有色金属生产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共产党领导区域迅速扩大,一批重要有色金属厂矿被人民政府接收,并陆续恢复了生产,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8月2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并立即成立玲珑矿务局,恢复生产。在1946年-1948年期间,该矿累计生产黄金6.44万两(约2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胶东行署北海采金办事处直接管理招远县的黄金生产,累计生产黄金22万两(约6.82吨),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黑龙江省恢复了乌拉嘎、鸵腰子、漠河等处的黄金生产,并分别设立金矿局。1947年夏,吉林省成立夹皮沟金矿局。1948年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决定在哈尔滨成立金矿局,统一领导东北地区的黄金生产。1948年,夹皮沟金矿恢复生产,当年产量1万两(约320 千克);1949年产量达到2.25万两(约720千克),超过了伪满时期的最高水平。

1948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哈尔滨组建工业部(简称“东北工业部”),部长王首道,副部长陈郁、邵式平,统一管理东北地区轻、重工业。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东北工业部迁至沈阳。同年12月,东北工业部组建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李华任局长。在该局领导下,先后恢复了华铜等铜矿,青城子、天宝山等铅锌矿,杨家杖子钼矿、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苏家屯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选矿药剂厂等厂矿的生产,成为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1949年,东北地区生产精炼铜1875吨,占全国产量的65.5%;精炼铅产量2062吨,占全国产量的80%。

1949年,中国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合计1.33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0.29万吨,精炼铅产量0.26万吨,锌产量0.02万吨,锡产量0.49万吨,锑产量0.28万吨。

“艰苦奋斗”“曲折探索”,构筑完整产业体系

(1949年—1978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政党,踏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通过曲折探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抚顺铝厂整流车间

产业管理体制的创建

1949年12月29日-1950年1月5日,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重工业部就组织召开有色金属会议。会议确定了恢复时期和1950年度的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建设方针、任务和投资方向,并要大力发展金矿生产。决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重工业部——各大行政区有色金属工业局(或大行政区工业部)——厂矿企业三级制。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改组重工业部,以东北工业部为基础组建新的重工业部,主管钢铁、有色金属、化学和建筑器材等4个工业部门,王鹤寿任部长,吕东、赖际发任副部长。新的重工业部下设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撤销各大行政区所属部一级机构,调整为局一级机构。1956年5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撤销重工业部,分别成立冶金、化学和建筑材料工业部。6月1日,冶金工业部正式成立,主管钢铁、有色金属工业。

产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从1950年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进入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1950年1月,沈阳冶炼厂铜加工分厂迁至苏家屯,与原苏家屯加工厂合组成立苏家屯有色金属加工厂,并开始生产。该厂为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大型综合性铜加工企业,为培养新中国第一代铜加工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以及推动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铜加工的摇篮”。1951年9月,上海灯泡厂制出三氧化钨和钨粉,并压条拉出中国第一根灯泡用钨丝,初步改变了出口原料,进口材料的局面。

为了迅速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矿山和工厂,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等先后成立了设计机构,承担恢复性建设任务。其中,东北工业部土木建筑设计公司是新中国第一个国有设计企业。

1952年,中国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合计7.4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2.95万吨,精炼铅产量0.89万吨,锌产量0.84万吨,锡产量1.42万吨,锑产量1.29万吨。

中苏结盟合作发展有色金属工业

1950年2月14日,在毛泽东和斯大林的见证下,周恩来与苏联外交部部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文件。其中,《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经济建设贷款,中国以钨、锑、铅、锡等有色金属偿还。此后,在1951年-1955年期间,中苏两国政府又签署了10 项贷款协定,其中大部分贷款都规定中方以钨、锡、锑、汞、铅、钼等有色金属产品偿还苏方贷款。

1957年7月24日、1959年6月22日和196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三次视察东北轻合金加工厂

1950年3月27日,中苏两国政府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创办石油公司、有色金属公司协定》,决定创办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在新疆进行寻笕、探测及开采有色金属。公司按平权合股原则组成,产品由双方平分,开支及所得利润也由双方平分。1955年1月1日,该公司苏方股份完全移交给中方,新疆有色金属公司正式成立。在1951年-1954年期间,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共生产铍精矿4242吨,锂精矿11368吨,钽铌精矿15吨,全部运交苏联,为苏联发展战略武器提供了重要原料支撑。从1955年-1960年,新疆有色金属公司每年生产铍精矿2200吨~2500吨,锂精矿1.7万~1.8万吨,大部分出口苏联,是偿还苏联贷款的重要商品。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商定将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项目扩增为156项。其中,属于有色金属工业的有13项,分别为:抚顺铝厂一期、抚顺铝厂二期、吉林炭素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一期、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二期、云南锡业公司公司一期(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国内自行设计)、株洲硬质合金厂、杨家杖子钼矿、江西大吉山钨矿、江西西华山钨矿、江西归美山钨矿、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洛阳铜加工厂。这些项目大部分在“一五”期间建成投产。

产业科研、设计、教育、地质体系的创立

1952年11月17日,重工业部决定将综合工业试验所改组为钢铁、有色金属、化工三个试验所。其中,有色金属综合工业试验所后来发展为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前身。

1952年11月1日,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在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后为中南工业大学,现为中南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以有色金属学科为主的矿冶类高校。

1953年2月4日,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设计公司成立,整合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设计力量。该公司后为冶金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并且是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前身。

1953年10月,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决定各地方局成立地质勘探公司。

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产业基地

1949年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工矿部决定成立山东冶炼总厂(后为山东铝厂),在原张店工厂厂址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基地。在突破一系列技术困难之后,该厂一期工程于1954年7月1日建成投产,这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

1950年5月,华东工业部设立铜官山铜矿工程处(铜陵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公司前身),开发利用安徽铜陵地区的铜矿资源。从1950年11月开工建设,到1956年年底,铜陵地区形成日采选矿石3600吨,年产粗铜1万吨的生产规模。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建设的第一个铜采选冶联合企业。

1959年6月,冶金部决定成立甘肃永昌镍矿,次年撤销,成立甘肃有色金属公司,1961年1月,更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承担开发金川镍铜矿的任务,拉开了主要依靠国内力量开发金川资源的序幕。1966年,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金川一期工程主体龙首矿、露天矿、选矿厂、第二冶炼厂相继建成投产,具备了年产1万吨电解镍的生产能力。该项目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显著提升了重要战略资源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掌握64 种有色金属的提取和加工技术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只能生产铜、铅、锌、锡、锑、汞、金、银、钨、钼、钒、铋等十余种有色金属,不具备铝、镍、镁、钛等大多数有色金属的生产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色金属工业通过自主创新,仅用十几年时间,到1962年中国就掌握了64种有色金属提取和加工技术,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全部有色金属生产技术的国家,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的需要。

有色金属工业的“三线”建设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攀枝花是战略问题,不是钢铁问题。现在抓是抓了,但要抓紧,要估计到最困难的情况,要有备无患。现在再不建设第三线,就如同大革命时期不下乡一样,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随后,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全面展开。有色金属工业安排的“三线”重点建设项目有:重庆西南铝加工厂、陇西西北铝加工厂、白银西北铜加工厂、连城铝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自贡硬质合金厂、遵义钛厂、峨嵋半导体材料厂,以及攀枝花钒钛基地等。“三线”建设优化了产业布局,促进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打破封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打破西方国家封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的统一安排,1964年,冶金工业部决定从瑞典引进成套矿山采选设备,建设日采选矿石能力2000吨的中型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该矿于1966年开始建设,1971年正式投产。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有色金属工业从发达国家引进成套技术和装备建设的第一个项目。随后,又从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装备建设了洛阳单晶硅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等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显著提升了产业的技术水平。

铜官山冶炼厂的转炉熔炼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有色金属工业

1966年,正当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10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停滞阶段。1976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7万吨,仅比1966年的55 万吨增长40%,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10年;行业实现利税总额10.56亿元,比1966年的12.06亿元降低12.4%。“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广大党员、干部、工人对“左”的错误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正是由于他们的抵制和斗争,在此期间建成了重庆西南铝加工厂、陇西西北铝加工厂、白银西北铜加工厂、连城铝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自贡硬质合金厂、遵义钛厂、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等“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并投入生产,增强了产业实力;研发了135kA边部加工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离子型稀土利用等一批先进技术,开发了航空用钛合金等一批关键材料,保障了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需要。

1975年年初,受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委托,王震副总理开始主抓黄金生产,很快扭转黄金生产停滞不前的局面。1976年全国黄金产量达到15.09吨,这是自1911年以来,中国黄金产量最高的一年。

到1978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99.63万吨。其中,铜产量29.89万吨,铝产量30.01万吨,铅产量14.53万吨,锌产量17.98万吨,镍、锡、锑产量分别为1.01万吨、1.62万吨和2.08万吨。

196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兼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视察金川公司

“改革开放”“奋发图强”,奠定产业大国地位

(1978年—2012年)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的新发展阶段。

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一流技术推动产业跨越发展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下,1978年10月,冶金部决定成立江西铜基地总指挥部,负责领导贵溪冶炼厂9万吨/年闪速铜熔炼、德兴铜矿3000 万吨露天矿采选等技术引进项目建设。这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大规模从发达国家引进成套先进技术的开端。这些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了中国铜矿山和冶炼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后来我国铜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年2月,国家计委批准贵州铝厂8万吨/年铝电解工程,从日本轻金属公司引进160kA预焙阳极铝电解槽全套装备技术,1979年正式引进该技术,至1981年12月,工程正式建成投产。这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首次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套电解铝技术。通过贵州铝厂年产8万吨电解铝工程建设,我国电解铝生产技术总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通过这次技术引进,中方获得了日方的电解铝磁场、电场、热场基础技术软件包,为独立自主地开发先进电解铝技术奠定了基础。

1980年年初,广东凡口铅锌矿引进国外先进充填工艺,并根据国外VCR采矿法,研发成功凡口大直径深孔采矿法,工艺和技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86年8月,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西北铅锌冶炼厂正式开始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从发达国家引进成套先进铅锌冶炼技术建设的项目。铅冶炼系统采用从德国鲁奇公司引进的氧气底吹炼铅法(QSL炼铅法)。虽然该项目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引进的该工艺为中国后来开发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开拓了思路。西北铅锌冶炼厂锌冶炼系统采用从德国鲁奇公司引进的流态化焙烧炉,炉床面积达109平方米,抛料机加料,提高了焙砂产出率和质量,后来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

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科研开发成果显著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后,包头白云鄂博铁、铌、钍、稀土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镍钴等贵金属矿被列为全国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亲自负责,组织全国科技力量进行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三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科研开发的突破,中国成为世界稀土供给举足轻重的大国。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工作时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

有色金属成为独立的工业行业

1983年3月4日,国务院召开第十三次常务会议,同意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198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山西铝厂

1978年至1986年,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八次视察金川公司

钨矿山重选车间

1983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报告的通知》指出,公司要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销结合、工贸一体的经济实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相当于直属局一级;原则上同意接收一部分企业,使总公司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经营管理。明确提出总公司同时受政府委托,担负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建设和进出口业务的统筹,提出有关方针、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提出“优先发展铝,积极发展铅锌,创造条件发展铜,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其他有色金属”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1984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发[1984]24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的通知,基本同意扩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自主权,把总公司办成经济实体。

1998年4月2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召开机关领导干部会议。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组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的通知》,决定解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在1983年到1998年期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由133万吨增加到616万吨,翻了两番还多;有色金属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由113亿元增加到944亿元,提高了7.4倍;行业员工年平均工资由981元增加到8764元,提高了8.3倍。

2000年12月23日,国办发布[2000]81号文件,决定撤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等9个委管国家局,将其有关行政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

2000年6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中央所属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7月起,将中央直属的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

1992年9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参观第四届国际冶金(钢铁及有色金属)工业展览会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包打天下的格局被打破。1980年3月,广州市二轻局铝制品工业公司与香港中国铝业公司合资的建筑铝型材生产线建成投产。该项目引进中国台湾地区制造的15MN铝型材挤压机和氧化着色生产线关键设备,形成了中国大陆第一条完整的建筑铝型材生产线。这是我国第一家内地企业与港商合资的建筑铝型材生产企业。

1984年12月,在广东南海县委、县政府“国营、集体、个体经济一起上”,县、公社、村、生产队、个体、联合体企业“6 个轮子一起转”的政策引导下,南海大沥镇投资150万元的谢边铝型材厂开办。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办的第一家民营铝型材厂。随后,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铝加工产业集群在珠江三角洲迅速崛起。

1986年10月10日,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由中国、加拿大、日本三国企业合资兴建,主要生产建筑铝型材。

1997年,山西河津振兴集团2万吨/年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煤-电-铝”联营的民营电解铝企业。

有色金属市场经济体系逐步确立

1992年1月18日,中国第一家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式开业。这是新中国第一家规范化期货交易所。通过期货交易,打破了国内有色金属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9年11月25日,国家决定放开白银市场,2000年1月1日起,白银交易在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试运行,中国50年来由银行对白银进行收购、配售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标志着白银市场全面放开。

通过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取得突破,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成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1996年2月15日,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1997年6月10日,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香港上市发行,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

1999年5月28日,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在北京召开有色科研院所改革座谈会,贯彻落实科技部和国家经贸委242个科研机构改革座谈会精神,部署局属25家科研机构全面转制工作,并宣布了转制方案。有色金属工业科研院所全部推向市场。

自主技术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为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金川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内50多家科研院所和建设单位,持续开展跨系统、跨行业、多层次、多学科科技联合攻关,解决制约中国镍、钴、铜、铂族金属发展的大量关键性技术难题,增强了国家战略资源的保障能力。1989年,“金川资源综合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首届理事会通过决议,宣告新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式成立

有色金属总公司考察组到东南亚考察

1995年,郑州轻金属研究院、沈阳铝镁设计院、贵阳铝镁设计院共同开发的280kA 大型预焙铝电解技术取得突破,河南沁阳试验厂投入运营。2001年,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技术的280kA大型预焙铝电解生产线,在河南焦作万方铝业公司建成投产。2005年1月,由中国铝业公司工程总承包的印度巴拉特铝厂新建320kA 大型电解槽25 万吨电解项目正式投产,这是中国电解铝大型预焙槽成套技术首次输出。随后,中国电解铝大型预焙槽成套技术又陆续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这标志着中国电解铝工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8年,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牵头,池州冶炼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温州冶炼厂和水口山矿务局共同投资进行的氧气底吹还原熔炼工业试验取得突破。2002年12月,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5万吨/年铅冶炼技改项目竣工投产,使中国自主创新的富氧底吹炼铅技术(SKS)得到成功应用。2008年12月,东营方圆有色金属公司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铜、铅冶炼技术。

1994年,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二条铸轧法ACR铜管生产线在河南金龙精密铜管公司建成投产,标志中国铜管生产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随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精密铜管高效短流程生产工艺,为中国铜管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4年,中南大学“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项目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该国家奖项连续6年的空白。

2006年11月,山东丛林集团研制的200公里时速高速列车型材试制成功并批量供货,以后又陆续开发出250、300、350和380公里时速用的型材,为中国高速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材料支撑。吉林麦达斯公司也较早地引进德国技术试制成功高速列车型材,并批量供货。

2002年12月,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5万吨/年铅冶炼技改项目竣工投产,使中国自主创新的富氧底吹炼铅技术(SKS)得到成功应用。

铝合金动车内部

国际产能合作起步

“走出去”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986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利用杠杆租赁收购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10%股权,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一家境外投资企业。

199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控股的中国矿业国际有限公司与美国铝业公司达成投资购买产能协议,在为期30年的合同期内,美国铝业公司每年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按成本价供应40 万吨氧化铝。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全面走向世界,实施国际产能合作的开端。

1998年6月29日,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与赞比亚签署了合资组建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及合作开发谦比希铜矿的协议,标志着中国有色企业开发国外矿产资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8年2月1日,中国铝业公司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联合美国铝业公司,获得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现有股份,交易总对价约140.5亿美元。力拓集团是世界一流金属矿业公司,截至2020年年底,市值达1423 亿美元,位居全球上市矿业公司第二位。中国铝业公司收购力拓股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案例。

2009年6月11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宣布,其旗下的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13.86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部分资产。这是中国企业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参与全球产业重组的一个成功案例。6月18日,中国五矿利用收购OZ矿业公司的资产组建中国五矿MMG公司。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批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政策性破产

为解决陷入困境的资源枯竭型有色金属矿山等问题,自1987年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连续4 次召开矿山工作会议,提出了“走改革搞活的路,努力探索有色矿山建设的新模式”的发展思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3次总理办公会议,听取国家经贸委、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关于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三年脱困政策措施的汇报。审议通过了43户矿山企业实施关闭破产方案,并决定从辽宁省的7 户资源枯竭有色金属矿山进行试点,从此推开了全国有色金属矿山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包括沈阳冶炼厂和上海冶炼厂在内的一批不能适应新时期竞争形势的企业陆续退出市场。

中国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大国行列

2002年,中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982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有色金属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唯一能够生产几乎全部有色金属的国家,在全球有色金属产品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中国常用有色金属消费量达到1161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有色金属消费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01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91万吨,其中,精炼铜产量606万吨、电解铝产量1988万吨、铅产量465万吨、锌产量485万吨。加工材方面,铜材和铝材产量分别为1168万吨和3074万吨,均居世界前列。

昂首阔步,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年—2021年)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全面建设工业强国的新征程。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扩张最快、经济效益最好、技术进步最显著、国际合作最广泛,成为推动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为建设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多次亲临企业考察,对产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作出重要指示。

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科技园时强调:科技创新要抓核心,抓核心技术,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路子。

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时强调:国有企业是主力军、生力军。攻坚克难、打硬仗还要靠主力军。国有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只能加强。同时,国有企业也要自强不息,自我改革完善,不能故步自封,通过改革补齐短板。要抓好党建工作,忽视了先锋队作用,什么事也干不好。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忠旺集团生产车间时强调: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赣州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

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色金属行业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是要坚定党的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曾经被称为中国企业“亏损王”的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抓党建这个“法宝”,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减乘除”法,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做加法,坚持做强做优做精主业,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处置不良资产,止住出血点,减少出血量;做乘法,把创新驱动作为扭亏脱困和转型升级新引擎;做除法,做大分子,做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一举扭转连年亏损局面,充满发展活力。

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州金川科技园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砥砺前行,共克时艰。一方面,在做好自身防疫情况下,敢于担当,急政府和企业之所急,主动对接千余家会员企业,及时掌握行业科学防疫和复工复产动态情况,并对复工复产的堵点痛点提出建议措施,快速向政府部门反映;另一方面,通过行业主流媒体,向全行业发出《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加快复工复产 保持产业平稳发展的倡议》,加大对行业企业科学防疫和复工复产典型事例的报道宣传,用正能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产业链衔接与运行畅通。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有效推进控产能、促转型,加快高端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行业运行在一季度探底后,从二季度起走出恢复性向好的态势,全年生产、效益指标均好于上年水平,为“十三五”发展画上圆满句号。2020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超过6000 万吨大关,达到6188万吨,同比增长5.5%。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总额1833 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354亿元,增长14.7%;冶炼企业实现利润788 亿元,增长17.3%;加工企业实现利润691亿元,增长23.9%。

培育优势企业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通过持续产业结构调整,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3675 亿元,利润总额67.5亿元,资产总计6346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18.9倍、3倍和12.9倍,整体跨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第一方阵。

2020年,世界电解铝产量超过300万吨的企业有5家,其中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列第一、二位。

2020年,世界精炼铜产量超过100万吨的企业有5家,其中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精炼铜产量达到164万吨,居第一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铜业公司以142万吨和131万吨,分居第二、三位。同时,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铜材产量达到147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企业。

到2020年,中国电解铝、矿产锑、金属镁、海绵钛、矿产钨、矿产稀土氧化物、精炼钴、锂及其衍生物等产品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精炼铜、精炼铅、锌锭、精锡等产品产量占全球的40%以上;精炼镍、矿产钼等产品产量占全球的30%以上。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成为推动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广大有色金属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澳洲、南美、非洲等地开展经营,而且融入当地社区,承担社会责任,被所在国视为“全天候的朋友”,成为传播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2013年10月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尼总统苏西洛见证下,由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上海鼎信投资集团和印尼八星集团签署了合作投资协议,共同建设苏拉威西青山工业园。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镍铁-不锈钢一体化项目,也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行动。镍铁-不锈钢一体化是中国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创新产业形态的重要成果,改变了世界镍产业的格局。在中国企业投资建设镍铁-不锈钢一体项目的带动下,印尼迅速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2020年,镍冶炼产品产量达到52.9万吨,是2013年的29.1 倍。其中,新增产能90%以上是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

疫情期间,魏桥创业集团旗下向尚服饰紧急转产防护服

2013年12月11日,中国铝业集团秘鲁特罗莫克铜矿建成投产,该项目设计年产铜精矿含铜22万吨,规模进入全球前20名铜矿山行列。

2014年4月13日,五矿集团宣布,该公司旗下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与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嘉能可达成邦巴斯铜矿项目股权收购协议,该矿设计年产铜精矿含铜22万吨,是世界十大铜生产矿山之一,也是截至目前中国企业控制的最大生产铜矿。

2015年5月26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艾芬豪公司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取得刚果(金)卡莫阿铜矿49.5%股权。该矿为全球铜金属储量最大的地下开采铜矿之一,铜资源储量达2416 万吨。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企业已经在刚果(金)投资建设了20多个项目,形成年产矿山铜金属71万吨,湿法铜69万吨,火法铜冶炼16万吨权益生产能力。由于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刚果(金)的矿山铜金属产量从2015年的104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23万吨,成为同期世界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5年7月20日,由中国宏桥集团、烟台港集团、新加坡韦立集团、几内亚UMS公司“三国四方”企业组成的“赢联盟”,发挥各自优势,突破几内亚铝土矿开发基础设施保障不足的瓶颈,打通了运输通道,首船铝土矿启程运往中国。“赢联盟”的成功经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参与几内亚铝土矿的开发进程。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建成5个铝土矿项目,形成年产和运输铝土矿6500 万吨能力。随着中国企业投资的增长,几内亚铝土矿产量由2015年的1811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8000万吨以上,跃升为世界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

此外,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行业企业,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得了丰硕成果。

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世界一流行业协会

2001年4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讨论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章程》,规定协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相关单位为实现共同意愿而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社团法人。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及经营管理者服务的宗旨,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会议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人选;选举产生了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康义当选会长,高德柱当选常务副会长。

2011年4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陈全训会长作了题为《担当起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历史责任》的报告,从资源保障力、市场影响力、科技引导力、文化感召力四个方面,系统提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目标和任务,标志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

2012年8月,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促进铝应用高层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这次论坛的举办,对扩大中国有色金属应用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铝制商用车辆从几乎空白增加到年产量突破2万辆。建筑工程铝模板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从推广初期占建筑模板市场份额的1%左右,迅速扩大到目前的25%以上。铝制家具逐渐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同。截至2020年,扩大铝应用累计增加消费超过600万吨。

2021年4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葛红林当选协会会长。葛红林指出,当前,我国已经成为有色金属大国,具有全球最健全的科技链、最完备的建设链、最完整的产业链,最大规模的产能、最大市场的需求,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转变,从立足国内向拓展国际转变,从接受国际规则向制定国际规则转变,作为行业协会,不仅要加快推动行业做强做优做大,而且要积极推动行业走向国际舞台中心,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

2001年4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大会召开

2021年4月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时值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加坚定了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努力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协会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三服务”水平,与全行业一道,乘势而上,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谱写新时代有色金属强国梦的新篇章而奋斗!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工业
2021年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454.3万t
2020 年我国10 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6 000 万t 2021 年有望继续保持向好走势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投稿须知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