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千年,我们相见

2021-08-20王哲

中国报道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沙面具考古

王哲

“三星堆青铜神树与中国神话中的‘扶桑以及古时日本被称为‘扶桑是什么关系啊,好神奇!”“这么大的青铜器能有这么高的艺术造诣,很难理解这是发生在3000多年之前。” “黄金面具太炫了,实在是超过了此前所有的想象。”……

从上世纪20年代末人们偶然“发现”三星堆遗址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三星堆不仅展示了全世界古代文明的多元和相似性,而且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瑰宝,更是受到中国人民和日韩两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三国考古交流合作密切

随着三星堆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多年来日韩考古爱好者早就对有着“长江文明之源”之称的三星堆、金沙文明有所了解,并对神秘梦幻的古蜀文明充满向往。

今年以来,很多日韩网友都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热烈讨论,三星堆文明是独立发展还是与其他古代文明交融的结果,他们都对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高度关注,非常期待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其实,三星堆的‘前世宝墩遗址,就是中日考古工作者共同参与发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卫东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那还是在1995年,成都考古队、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及四川大学考古队三家联合在四川成都龙马乡宝墩村进行考古勘測,经历4个月左右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5000年左右的古遗址,这座古遗址就是后来的“宝墩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都是它的‘后辈,它们几个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古蜀文明,这一考古发现轰动了全世界,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陈卫东还介绍,日本学者藤田丰八曾在研究中国的《诗经》《楚辞》《庄子》等先秦文献后推测,中国与印度的交通开辟可能始于公元前11世纪。三星堆出土的5000枚海贝经过古生物专家的考证,这些海贝应该是印度洋温暖海域的产物,为藤田丰八的推断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丝绸之路是中日韩考古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陈卫东告诉记者,日韩两国对于丝绸之路研究非常重视,多年来三国间交流合作频繁。日本的奈良、韩国的庆州都是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中日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共同培养保护“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人才并参与相关考古工作。陈卫东本人就曾在2004年至2005年于日本奈良丝绸之路研究所研修,获益匪浅。

陈卫东还认为,中日韩三国互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以考古研究推动人文交流,以学术互信带动民心相通,意义深远,未来三国在考古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传承和保护人类共同遗产

2021年3月,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5号“祭祀坑”中,考古人员在清理新发现的金面具残片。

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1、2号“祭祀坑”文物出土后,曾“走遍”世界五大洲,影响巨大。大学毕业后就在三星堆博物馆工作的副馆长朱亚蓉向《中国报道》记者介绍,三星堆文物海外巡展在前些年比较频繁,可以形容为“常年侨居海外,偶尔回国探亲”。

“1998年,三星堆在日本的大型展出是迄今为止三星堆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展览,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朱亚蓉对记者介绍说,当时选择在东京、京都、广岛、福冈四地进行展出,日本天皇亲自到馆参观,日本民众观者如潮、赞叹不已。

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再次远赴日本参加“四川文明展——三星堆、金沙遗址秘宝展”,在东京、秋田、盛岗、富山、青森、郡山等地都引起了热烈反响。“文物外展是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文化交流。”朱亚蓉对《中国报道》记者有感而发,三星堆、金沙文明改变了包括日韩在内的国外民众对古代中国局限于瓷器、长城等符号的认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爱上中国文化并来到中国探究中华文明的秘密。

“2007年,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门纳客的首个国际官方代表团就是韩国国会议员代表团。”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对《中国报道》记者介绍说,当时这些嘉宾在韩国就已经听说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开馆的消息,到访中国时特地要求来成都看看。从大口陶瓮到耕种木耜,从铜器、玉琮到太阳神鸟金箔,都让他们啧啧赞叹,在他们看来“金沙遗址不仅是中国的骄傲,在整个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

朱亚蓉还回忆说,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日韩两国业界积极支持包括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内的四川文博单位灾后恢复工作,并动员日韩当地的旅行社向四川多多推送游客,得到了日韩两国各大旅行社的踊跃响应,同时还积极捐款献爱心。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文物防震等方面的专家还曾专门来四川调研,参与关于汶川大地震后对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交流研讨,还特别介绍了日本先进的文物建筑防震经验,促进灾后四川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的修复工作。

通过这些年来的文物外展等活动,中日韩三国博物馆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合作频繁而务实,促成了三方的共同进步,在保护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促进民心相通、美美与共方面成绩显著,朱亚蓉如此表示。

跨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金沙遗址与韩国首尔市的合作可以说是中韩文化交流的一个典范。”朱章义向记者介绍。2014年金沙太阳节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就与韩国首尔市政府合作,共同打造了“韩国首尔风情园”项目,精致的韩国传统灯组和宫中舞、街舞、跆拳道、发型秀、泡菜与打糕体验等项目,深受成都市民的欢迎,成为金沙太阳节最大亮点之一。

1.5号坑内发现的鸟形金饰片,长约30厘米、宽约18厘米、厚约0.12毫米。这也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鸟形金饰片。2.此次4号坑发掘出土的玉琮。玉琮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也被认为是表明贵族等级身份的重要礼器。3.此次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正式公布在“祭祀坑”内发现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以事实证明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已经开始使用丝绸。4.在今年新发现的5号坑中发掘出土的半张金面具,宽约23厘米、高约28厘米,重量约280克。

2015年作为“回访”,太阳神鸟、黄金面具、青铜立人等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点亮”韩国首尔清溪川的夜空:数组创意灯组亮相第六届韩国首尔清溪川灯节,引发韩国民众观灯热潮。“华丽、动感和斑斓的古蜀文化灯组极大地震撼了韩国民众,说明文化的魅力是不受国界所限的。”朱章义表示。

2019年9月22日,一场由日本舞蹈艺术家菊池文博和其学员共同呈现的即兴环境舞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上演。3000年前,这里是古蜀国的祭祀场所,古蜀先民也因祭祀礼仪在此翩翩起舞表达敬畏之心;3000年后,年轻的日本舞者则用西方现代的舞蹈语言表达他们对于遗址文化的感悟和敬意。远道而来的日本舞者表示是金沙遗址给了他们更丰富的创作灵感。

“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今年5月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在自贡彩灯装点下,伴随着《太阳·玄鸟》乐曲,三星堆博物馆犹如变身为通向古蜀王国的“时空隧道”:黄金面具和太阳玄鸟化作奇幻的青铜之树,在夜空中摇曳生辉。纵目高鼻咧嘴的三星堆面具上描绘“彩妆”,古蜀大祭司身着“五彩深衣”、头戴黄金面具……包括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中外各界代表人士,走进博物馆真切感受这个“奇妙夜”。日韩两国的嘉宾都对这场视觉与美学的盛宴叹为观止,对古蜀文明的神奇瑰丽、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元有了新的认识。

朱章义表示,中日韩三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通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让三国人民对彼此的文化更多了一分了解,深化友谊、增进互信、团结互助、意义非凡,希望未来三国人民之间能够架设更多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中日韩文化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金沙面具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当远方不再遥远
面具
如果……就……
面具中的鱼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