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研究
2021-08-19宋子齐
宋子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8-0157-04
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史和艰苦奋斗史的重要见证和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铸魂育人的特殊功能。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是在特定价值观(理念)的引领之下,通过校园形象、景观等各种符号系统、物质化构建及行为活动来传递文化信息的过程。其中,校园景观具有实体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性,其作为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实体构造,有助于真正发挥景观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育人作用,体现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促使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一、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校鑄魂育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易往来更加密切,各种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与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遭遇着严峻挑战。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场所和各种意识形态激荡的前沿阵地,运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大学生处于个人价值塑造的关键时期,研判能力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被非主流意识形态荼毒。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等诋毁、抹黑、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错误思潮,将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削弱其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出现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严重危害到国家总体安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应当加强精神引领,通过文化与实体构造、景观设计相融合,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可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既是时代所迫,也是现实所需。
(二)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必然选择
校园文化品牌是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富有文化意蕴的特色标识,如校训、校园特色雕塑、宣传语等,是高校文化的浓缩表达和精髓所在,是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是师生、家长、行业企业等主体认识高校风采风貌的首要选择。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要依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不可言之无物,而校园景观就是其重要依托和支撑。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要凸显的是与其他院校的差异性,明确设计方向和发展目标,彰显校本特色。红色文化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是发挥环境育人的关键。尤其是可以将本校的红色校史、知名校友、历届校长、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运用好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个性化优势。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具有地域特色或者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能够使得高校校园充满红色文化氛围,使得校园文化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可见,高校应当深度挖掘可运用的红色文化资源,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和定位,通过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更大程度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三)校园文化环境设计根本目的的集中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要统筹考虑自然与人文双因素,最终实现空间建造的生态性、文化性与人本性。当代高校校园是集建筑、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环境体,对于高校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空间符号系统、景观设计等实体构造来宣传、凸显和传承校园文化,以此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符合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整体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校园知名度、美誉度和辨识度的重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过程,不仅遵循实用性、舒适性原则,还要追求美观性、人本性原则。从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探讨校园景观设计,首先要关注的是校园景观的使用者——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既是环境设计的“文化表达”,也是红色文化的“校本实践”。可见,只有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才能使得高校大学生置身于红色文化氛围之中体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具体原则
(一)功能为首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尤其要注意“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原则,不仅要注重发挥景观的物质功能,更不能忽视景观的精神功能。一方面,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要与他们丰富而充实的学习、课外实践和放松休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构成各种户外交往的空间形态相结合,更好地体现景观的物质功能;另一方面,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其中的景观设计要注重精神引领功能的发挥,要将形态美和色彩美有机结合起来,适度运用宜人的心理学因素,发挥潜移默化的精神引导和心理辅助作用。因此,在设计校园景观时最首要的是确保景观能够发挥好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重要功能。
(二)文化为本
红色文化是高校铸魂育人的天然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重要结晶。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符合高校校园景观教育优先的遵循,反映了文化育人的设计美学潮流,是红色文化全新的艺术表达和阐释。文化发展和景观设计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将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融入景观设计能够推动文化的革新,而革新之后的文化能够进一步推动景观设计走向内涵式发展。校园景观是校园中的代表和象征,代表学校独具个性的文化特点,师生们不仅希望校园景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具有美观性和欣赏价值,还希望从中领会到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意蕴。因此,学校应当注重以文化环境育人,拓宽渠道,运用群体性力量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或者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并将其有机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
(三)整体为要
高校校园景观应该从景观内涵和景观要素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牢牢把握住整体性这一重要原则。一是要注重景观内涵的整体性。高校校园景观应当综合考量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生态等方面,即同时将遵循教育大政方针、平衡成本与利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美学理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因素考虑在内。二是要注重景观要素的整体性。校园是个有机整体,校园景观要覆盖整个校园环境,只有注重色彩体系、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部分功能,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校园景观设计要运用整体和统一的色彩体系和设计理念,积极营造出适合表达红色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爸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红色文化与特色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景观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并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如海洋、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乃至独有的人文精神等,对某个地域的诸多影响。”各地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环境气候、人文景观,拥有不同的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塑造着一个地区标志性的灵魂和根脉,其中不乏红色文化的展现。因此,要构建出红色文化与特色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景观,加强校园文化理念引领,打造地方高校独特文化品牌,凸显地方高校独特地域文化。
一是要巧妙应用地域性建筑风格。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影响下,中国的传统建筑逐渐形成四合院、徽派建筑、江南民居、海派建筑等风格各异的八大流派,不同的地区有其特有的文化意蕴,南北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南方的景观设计多为小桥流水、黑瓦白墙等园林式的建筑风格,更显温润婉约;而北方的景观设计一般具有稳重敦实的特点,再加之北方冬季寒冷、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呈现出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一个区域的建筑风格特征与该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紧密联系,校园景观设计应取材于当地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让地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标志之一。例如,苏州大学作为南方高校的典型代表,将江南园林式的建筑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如图1所示);而延安大学作为颇具北方特色的高校,也呈现出了西北黄土高坡的特色(如图2所示)。从设计理念角度分析,在结合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建筑风格的同时要推陈出新,运用好混搭风格和现代化元素,满足“90后”、“00后”大学生的审美要求,既张扬年轻化个性,又不缺乏其应有的文化意蕴,以此拉近受众与环境的距离,增强高校师生的认同感。
二是要深度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各地都有代表地域文化的红色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文学、红色影视、红色新媒体平台等。因此,在结合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同时,可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景观环境,彰显红色文化意蕴。比如,宁波市的高校可以依托于张人亚这一红色人物,将其守护党章的感人事迹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构建张人亚“初心”广场,建造人物雕像,或者是将其主要事迹在文化长廊中加以展示宣传,赋予景观物质载体红色文化内涵,促使高校学生产生家国情怀;“红船精神”发源地嘉兴的高校可以融合江南农耕文化,设计嘉兴文化名人励志长廊以及弘扬“红船文化”的标志性雕塑“起航”等。这些艺术设计无不体现着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使得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天然课堂,让高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红色文化产生了认同感。
三是要考虑适应当地气候特征。运用适宜的手段修正气候环境对于设计表达的影响是景观设计必须注意的问题。在赋予校园景观红色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在绿地系统、植物选择、各种校园小品的形式及色彩等方面的选择。北方相对南方来说,纬度高、气候低,在设计景观时可以多用一些红色、金色、橙色等偏暖色调的颜色,给人以温暖之感;而南方温度较北方来说偏高,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红色、金色、橙色等色彩的同时,可以搭配蓝色、绿色等冷色,既能凸显红色文化,又能够适应南方的气候,给人以清爽之感。也就是说,在色彩、植被、小品等元素的使用上,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符合自然规律。比如,北方高校构建景观小品时可以以红色、金色、橙色为主色调;而南方高校需要适当搭配一些冷色,并辅以绿色植被、彩色花卉等。例如,位于北方的沈阳建筑大学的教学楼、建筑物多以红色为主,让人感受到大学校园的热情奔放和青春活力(如图3所示);而位于南方的湖州师范学院的教学楼和建筑物多以白色为主,青山绿水间氤氲着大学校园的书香气(如图4所示)。
(二)构建红色文化与校园历史相融合的校园景观
校史是校园个性气质的独特体现。伴随着校园历史的演进,校园建筑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红色校史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及其物质载体,要成为德育资源被学生接受,起到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作用,就必须要通过一定形式加以转化。因此,红色校史是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的独特资源和重要依托,要构建红色文化与校园历史相融合的校园景观,让红色基因渗透到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环境。
一是要充分挖掘校园历史中重要人物的先进事迹。校史中的英雄人物是高校的标志和代表,可以是校长、优秀校友、捐赠者、革命英雄、革命烈士等。高校可以专门设计纪念广场、纪念碑、名人纪念林,或在校史馆、文化回廊的宣传栏中通过图文并茂、感人至深的讲述来渲染气氛,以重要人物的名字命名教学楼和景观等,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还可以在校园主要轴线,如校园入口区、图书馆、教学楼前等空间中设计校史人物雕塑,在石碑或台阶等景观上介绍人物生平和英雄事迹。这些均是将校史融合红色文化,进而融入校园景观设计的方式。例如,宁波大学结合自身特色,以创立者、捐赠者等“宁波帮”代表人物命名教学楼,彰显了浓浓的感恩文化(如图5所示);浙江纺织学院立足纺织特色,以“红帮文化”为切口,命名校园景观和教学楼,旨在传承“红帮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以景观设计为依托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载体,贴近受眾、适应环境,比刻板宣传更能够拉近受众与环境的距离,发挥育人实效。
二是要着重关注重大的校史事件。校史是大学发展历程的见证和记忆,重大校史事件既是高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高校师生追述筚路蓝缕历程的动力源泉。因此,重大校史事件是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典型素材,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塑造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从校史事件着手更容易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可以构建相关景观小品,如校史回廊、亭台楼阁、座椅、花架、叠石、花坛、指示系统、文化展示墙等,它们各自成景又相互关联,在校园文化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校训、校史事件均可以刻写其上,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比如,宁波大学可以构建感恩文化园,在其中央构建邓小平同志和包玉刚先生握手的雕像,并将主要事迹刻写于其下方的石碑上,将学习校史与改革开放史结合起来,促使高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红色文化。举例而言,南开大学就很好地展示了独特的校园历史,并以此为依托构建相应的景观。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马蹄湖的湖心岛上,屹立着南开校友周恩来同志的纪念碑,头像旁还镌刻其手迹“我是爱南开的”,这已经成为这座知名学府的文化符号(如图6所示)。这是将红色校史融入景观小品的典型代表。
三是要充分运用校内古建筑资源。古建筑是校园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独具校园特色和魅力的遗产。有些校园古建筑见证了该校筚路蓝缕发展历程和重大校史事件,有些校园古建筑是红色文化的天然资源,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作为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先辈的“红色摇篮”,沿用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成为了诉说红色故事的见证者(如图了所示)。有些校园古建筑还成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一体的“教科书”,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校内古建筑资源时要考虑两点因素,一方面是校园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搭配是否突兀,是否影响校园整体环境的构建;另一方面是校园古建筑年代较为久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景观再利用时,考虑将过去时转化为现在时,所改造的景观空间也要注重对过去时拥有的价值进行延续和传递。在保护好古建筑、发挥古建筑文化育人作用的同时,更要结合好现有校园文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让校园古建筑成为红色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
(三)构建红色文化与校园功能区相融合的校园景观
高校校园环境由不同区域组成,根据其功能特征和外观构造大致划分为入口区、教学区、道路景观、生活区、文体区与休闲区等,它们在高校校园环境育人中各司其职,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而言,高校校园内部分割成多个功能区。而其中,入口区作为校园对外展示的第一道窗口、教学区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场所、道路景观作为连接各区域之间的要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若要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校园景观设计之中,就必须在确保安全实用的基础上,在功能区景观设计上费一番心思。
第一,在入口区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高校校园入口区是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第一印象,是高校校园空间序列的开头,不仅具有安全保卫作用,还具有“序幕”作用。入口区设计通常包括校园主大门、校园外围景观、门内广场和装饰性植物点缀等。高校校园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优秀校友、重要校史事件等将红色元素融入到相应的设计中,可以将刻有校训、校友题字的石碑、人物塑像等立于校园门前,以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植物加以装饰,或者将入口区的植物花卉修剪摆放成相应的标志和图案,使得进入校园就能够感受到满满的红色氛围,折射出熠熠生辉的红色精神。例如,宁波大学本部校门前屹立着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景观石,背面是“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如图8所示);校园入口区以植物和花卉为依托,构建出植物景观“祝福祖国”,汉字和数字均为红色,体现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的首因效应(如图9所示)。
第二,在教学区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教学区是体现学校教书育人职能的重要场域,其环境育人功能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可以在教学楼中可以张贴红色标语、红色文化宣传栏、校友事迹展示栏等,或在教学楼、图书馆前主广场设立人物雕像刻写主要事迹简介,以此起到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高校所在地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可利用的红色资源,这些都是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最独特的内容所在。比如,湖州市的高校可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在教学楼的红色文化宣传栏中讲述“两山”理论的由来和发展历程;还可以在校园的教学楼、图书馆前的空地中构建革命烈士钱壮飞或者“海空卫士”张伟的雕像,并将其主要事迹撰写在雕像下方的石碑上,促使高校学生更好地了解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
第三,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校园道路兼具使用和景观两大功能,在整体校园环境中起到了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作用,是高校师生的必经之路,具有人流量大,辐射广的显著特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要抓好道路景观这一重点,注重色彩的运用和细节设计,将红色元素加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高校校园道路两边可以设计相应雕塑、红色文化宣传栏等。如图lO所示,红色文化宣传栏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让每一位通过道路的师生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氛围,宣传栏以红色、黄色、白色为主色调,以文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数字(100)、图案(党徽)为主要构成元素,呈现了建党一百周年的党史文化。此外,高校还可以在校园基础设施如排水井盖上刻写校训和校徽,在道路铺装材料和图案的选择上结合红色文化和校园特色。在铺装材料图案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与党建和红色文化有关的图案,如五角星、麦穗、浪潮(暗喻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等;在色彩方面多采用红色、黄色、金色等具有红色文化质感的颜色,让每个走过人行道的学生都能直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但需注意的是,运用色彩要适度,避免产生过于压抑的不适感。考虑到高校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的年轻人群,应当搭配使用蓝色、绿色等具有青春活力的颜色,以及白色等清爽、明亮的颜色,打造舒适的校园文化环境。
结语
环境的优化会影响人们对环境意义评价,从而影响人们参与到环境中,并且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环境设计的灵魂和精髓就在于其蕴含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外在的美观性、创新性和独特性,更要关注其内在的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值得注意的是,依靠简单的红色图片、文字、符号等元素加以堆砌并不能真正满足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特点和要求。这要求我们以设计教育改革为抓手,在注重艺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红色文化与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创意融合,更好地把握校园文化载体的表现力,真正丰富紅色文化教育载体,彰显红色文化魅力,打造具有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