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节目列队待发 河南台台长王仁海畅谈改革思路
2021-08-19杜迈南
杜迈南
3天内全网点击量超50亿,48小时内热搜上榜19次,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端午奇妙游》最近火爆出圈。其中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洛神水赋》收获亿万网友点赞,还获得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文推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也转发相关舞蹈视频。
这已经是半年之中,河南广电第二次惊艳全国观众了。今年春节,运用5G+AR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唐宫夜宴》全网刷屏,河南春晚一举成为春晚大战中的最大黑马。前不久,河南卫视官微又宣布将与B站合作舞蹈新综艺《上下 “舞”千年》,可谓大屏小屏全面开花。
从名不见经传到火遍全网,一个并非位于头部位置的电视台缘何一路“开挂”、爆款频出?屡次“出圈”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运营智慧?正所谓“全台上下一盘棋”,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在接受《综艺报》专访时给出答案,“系列节目的成功出圈,根本原因是河南广播电视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指示。”
文化基因·内容创新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火”的基础。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年,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灿若星辰,成为河南最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也是艺术创新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河南广电坚持“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打造中国传统文化IP”战略,多年来将文化基因深植到内容创新之中,持续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培育出以戏曲、武术、文物为内核的《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三大品牌文化栏目,近年来又连续推出《汉字英雄》《隐秘的细节》《一出好戏》等系列文化创新节目。
今年以来,河南广电紧扣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连续推出“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系列特别节目。“我们将传统文化内核最为饱满的中国节日作为创作主线,以‘依托文化、构思精巧、技术赋能、制作精良为创作理念,创作出穿越时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系列,让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融媒产品。”王仁海说。
除了在重要节日用系列特别节目穿珠成链,河南广电还改革节目孵化机制,酝酿出多个文化创新节目,形成了国潮文化节目集群:大型诗词展演节目《跟着总书记学诗词——天地诗心》,选取八首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诗词,以“戏剧+歌舞+纪实”的形式将诗歌唱出来、舞出来;大型情景诗剧《恰是百年风华》,创新舞台演绎,融合歌舞、戏剧、跨时空对话等形式,重现历史、展现百年风华;历史场景类文化节目《隐秘的细节》,结合精密地理数据,借助三维特效制作手段,展现细微的古代生活场景……另外,整合河南独有杂技资源的《技高一筹》、结合四大书院的《先生有礼了》、整合少林和太极功夫资源的《幸会小师傅》等国潮节目也列队待发。
王仁海表示,河南广电紧紧抓住“华夏文明当代表达、技术赋能”这一核心,以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为依托,将“老家河南”的符号融入节目,通过鲜活、有趣的艺术演绎,走出了一条以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科技赋能的创造性转化实现文化破圈传播的发展路径,对打造文化河南新名片,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创新机制成就爆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河南台与全国其他省广电媒体一样,面临着异常困难的处境。
要摆脱困境,唯有改革。2018年7月,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就提出“融、转、用”发展理念,作为河南广电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王仁海表示,融,是融合传播;转,是转型发展;用,是有用有效。“融”是基础,“转”是抓手,“用”是目标,三者有机融合、互为一体,“这是实现河南广电事业产业发展、探索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遵循和基本思路。”
在“融转用”思想的指导下,河南广电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2020年9月,臺党组推进频率频道改革,将11套广播整合为新闻、交通、都市、生活四个事业部;电视改革方面,将都市频道、电视剧频道作为频道和公司一体化运营的试点,调整发展结构,赋予河南广电发展新动能。
与推进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实施的还有薪酬制度改革。河南广电建立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制度,打破人员身份、级别界限,统一基础工资标准,降低固定工资,大幅提高业绩绩效工资占比,并向宣传一线、创作制作等关键岗位倾斜,对在社会效益、节目创新、媒体融合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或者重大突破的项目,给予优秀项目奖励;与此同时,宣传改革更是接连不断,组织开展全台季度、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创优评优活动。
更为关键的一步是打造河南台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大象新闻客户端,以广电融媒云为技术支撑,整合河南广电现有的音视频资源,打通直播频道、IPTV、有线电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四大平台,使其成为跨媒体跨屏幕移动传播平台。王仁海介绍,在一系列媒体融合发展举措推动下,河南台确立了“一端一中心一云一平台”的全新发展格局,将主阵地转移到移动互联上来。“一端”是建立以“大象客户端”为核心的新型传播体系;“一中心”是建立以河南广电“云媒中心”为中枢的内容生产管理体系;“一云”是建立以“大象云”为基础的技术支撑体系;“一平台”是建立以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为载体的融资运营体系。
在王仁海看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河南广电能够持续制造爆款的根本所在,“以改革强传播,以改革提士气,抓住供需矛盾,深化供给侧改革,倡导‘有为有位的用人导向,通过机制体制、新媒体阵地建设,新闻宣传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机制体制束缚,解放了思想意识,树立了全媒体传播的互联网思维,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了河南广电的活力。”
建设全媒体人才队伍
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河南广电一直强调要积极探索建设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人才队伍。王仁海表示,在培养新生代全媒体人才方面,一是加强选拔培养,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利用多平台互动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持续增强培训专属品牌“广电大讲堂”影响力,组织无人机实操、打造卓越管理团队等各具特色的专项业务培训,线上培训实现台本级85%以上的人员覆盖,基本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三是实施人才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面对近年来广电媒体频频出现跳槽现象,骨干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河南广电在创新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更是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制定岗位分流管理、内部退岗管理等暂行办法,对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和分流,落选人员进入“蓄水池”待岗培训,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问题;二是建立人尽其才的项目化择优机制。以项目为抓手,实行竞聘上岗机制,吸引业务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赋予其选人用人权、自主运营权、资金支配权,激发项目组活力。
王仁海表示,河南广电未来将继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移动互联和市场竞争的灵活用人体系,特别是制作、包装等专业人才,采用全台调配、双向选择、社会聘用等方式,实现强者愈强,资源集中;干部任用实行岗位和职级分离机制,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向一线倾斜、向核心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的人才激励体系和考核机制。
探索年轻化传播路径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作品的连续出圈,是河南广电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结果,也是探索年轻化传播路径,用互联网思维策划、生产、推广的结果。
河南广电深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文艺部、纪录片工作室、精品创作部与技术制作、演艺场所、市场营销整合成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作为河南广电强化传播、对接市场的专业平台。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这四场节日大戏的导演团队,就是在这个中心公开竞聘产生的。
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大胆起用新人,每一个大型活动和项目,都会采用竞聘和内部招标的形式,公开选拔,能者居之。竞聘成功后,导演会获得对节目相当大的主控权。王仁海介绍,承接四场特别节目的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共有280名工作人员,其中综合行政人员仅4名,其他人员成立18个导演工作室,实施目标管理,未完成目標任务的予以撤销,“团队成员均为80后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新锐,当潮不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王仁海还具体介绍了四场特别节目在分发和传播上形成“移动优先”的全系列方案:在节目创意时就把“小屏”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选取B站跨界潮人合作,带动B站话题热炒;对王牌节目提前释放精彩片段,带动网友反向寻找;与快手App合作,在网络上比大屏端提前半小时直播,以小屏“爆火”带动大屏。此外,河南广电建立了全媒体联动宣推机制,改变以往各宣传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面,由总编室统一协调,统筹全台优质新媒体账号,联合腾讯、今日头条、新浪、百度、抖音、快手、一点资讯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平台对节目进行全网宣推,实现重大报道在手机端、PAD 端、网页端、传统电视及 IPTV 用户端等各种屏类终端全覆盖,同时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社交平台统一设置话题。
节日是传统的,表达是青春的;节目是历史的,传播是现代的。王仁海表示,河南广播电视台将以“中国节日”品牌战略为抓手,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世界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