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两只脚的书橱
2021-08-19邓笛
邓笛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也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但是人生经历并不丰富,一辈子从未离开过家乡葛底斯堡,工作之余都是读书、思考、写作或者讲学这样单调的生活。这就有点儿奇怪了!因为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如果只读书不行路,十有八九会变成书呆子。可是,康德不但没有变成书呆子,而且有很多非凡的见解。
其实,所谓的“行万里路”,并不是说一定要行万里路。一个人,若在广泛读书的同时,还能勤于思考,那也就如同“行万里路”了。“行万里路”强调的是不能死读书或读死书。无论是谁,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读书再多,行路再远,也是没有用的。
有这样一种饱学之士,读书很多,却不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英国作家赫兹列评价这种人:“你若让他们独立思考,还不如叫瘫痪病人自己从轮椅上跳起来,扔掉拐杖,自由行走呢。”这种人是书呆子,毫无智慧可言,智力全靠书本支撑,离开书本就好像进入了真空状态。读书少的人还能在普通環境中生活,而书呆子只能在读书的环境中生存,没有自己的感觉,也没有自己的观点,所有的想法都有赖于书,借之于书。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只读不思考,只会把你变成一个‘长了两只脚的书橱和‘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行万里路”的宗旨,是为了寻求自由,不仅是行动的自由、感觉的自由,更多的应该是思想的自由,以行路这样的形式摆脱种种羁绊与不便。行路是为了抛开日常的一切,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问题。如果行路只是为了证明“到此一游”,那么这样的行路者与书呆子在本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思想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思想僵化的人,大概与一具行尸走肉没有什么两样。思想可以变成文字,但是变成文字的思想与写作者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一个写作者,如果回过头来看自己数年前写的文章,一定很想动笔改一改,因为思想与过去已经不一样了。
很久以前,缺乏思想的华丽语言也能打动一些人,而现在就很难了,在再现物理现实方面,文字艺术已经被日臻完美的影像艺术甩得远远的。文字表达要想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魅力,就一定要闪耀出思想的光辉。没有思想的语言,无论有多华丽,也只能掩饰思想的空洞。
作家喻丽清生前出版了六十多部文集,她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欢喜与忧伤,都以美妙清澈、富有诗质的文字留存在世间。她生活简朴,不与人争,她在散文《角落》里对自己有这样的描述:“退到一个小小的角落里,这样就可以静观任何的黄昏或早晨。退到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可以学到任一切自然地来,自然地去。”宇秀在悼念喻丽清的一篇文章中说:“正因为她有意退居到小小的角落,才得以静观,才得以思索,心才可能柔软得绕指,不仅仅是亲情友情、故乡新城,就连一件织物、一个竹编烟草包,都会被她顾惜,赋予人情,让人不由得心生涟漪与恋情。正因为安心于角落的静观静思,令她在并不波浪起伏、并无大戏剧的人生里,得以发现宏观与微观里的种种景象,心系万千,淡然处之,从容地任一切自然来去,从而书写美好隽永的文字。”因为思考,让她能写;因为能写,让她在一生中活出了许多段人生。
独立思考也是需要勇气的。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的时候,其实就是将自己置于众人的对立面。顺着人群走是容易的,逆着人流是困难的,有时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社会的进步需要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真勇士。罗曼·罗兰在1917年为《克勒郎博尔》所写提纲导言中写道:“所有称得上真士之人都应当学会在众人中独处,独自一人为所有人而思考,如果必要,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思考,真诚地思考,即使反对众生,那仍然是为了众生!”
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两句话更形象地说明了现状:“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可能只是个邮差;如果不思考,‘读万卷书可能只是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