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摆渡人,你真的存在

2021-08-19秦一丹

知识窗 2021年5期
关键词:摆渡人迪伦荒原

秦一丹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摆渡人》这本书,我读着,悟着。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个指引人在现实中走出困境,积极面对人生的励志故事。一个同学向我讲起,他的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男女主角爱情的细节上,以至于我又觉得这故事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浅薄。如今,我看完了它,每个字都让我印象深刻,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狠狠地锤击着我的内心。

这和我对《摆渡人》的超前认知截然不同。它描写了女主角迪伦在探望父亲的路上遇难,意外来到了一片荒原,与男主角崔斯坦相遇、相依,开头给人以朦胧的神秘感,一直到揭开真相的明朗与震撼。

故事的整体叙述很完整,节奏波澜有致。在开头的地方,作者的描述让人忽然之间由不解猛地变为一种压抑,或许这种压抑感会伴随你很久,直到你慢慢习惯男女主角之间的交往,相互熟知,共同面对恶魔时的相互依靠,你才会慢慢地开始变得轻松,嘴角会跟着文章的行进微微牵起。但是,作者这时便恰到好处地给你另一种冲击的方式——分别。迪伦想尽办法从另一个世界回到荒原,去寻找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迪伦甚至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也要毅然决然地回到荒原,經过长途跋涉,最终在荒原遇见了崔斯坦。后来的描写会让人心里很温暖,爱情永远是最伟大的。况且,作者给了这部小说一个完美、完整、感人至深的结尾。

作者的文笔生动又细腻。看着作者的一字一句,荒原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恶魔的丑态,以及与恶魔斗争时男女主角的动作、内心,无一字不饱含画面感。整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都像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自然而又真实。

迪伦是个年仅15岁的女孩,性格坚强。她得知自己的状况后并没有很焦躁,也没有恐惧,反倒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让她显得很成熟。但是在此之前及后面的故事情节,她还是有些小女孩的正常情绪。小说反映出迪伦对自己世界和对荒原这两种不同环境的态度,无一不让人对她心生好感。她坚韧而又成熟,体谅他人,懂得从别人的角度来感受环境,这是她独一无二的,也是最让人喜爱的特点。

崔斯坦作为摆渡人,他的外貌是可以随灵魂的思想而改变的,他在迪伦面前是一个16岁左右的大男孩形象。虽然在初次见面时,他给迪伦留下的是冷漠、刻薄,只会取笑别人的冰山形象,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崔斯坦被迪伦渐渐感化,他开始蜕掉自己冰冷的外壳,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温柔与温暖展现给迪伦,这让人对他的看法瞬间有了改观。在遇到迪伦之后,崔斯坦心中尘封的情感缓缓涌出,他对迪伦不仅仅只是摆渡人对灵魂的呵护,他愿意放弃自保而救迪伦脱身,在整部小说中赫然呈现了一个合格保护人的形象。

小说叙述的伦理也很简单。崔斯坦作为灵魂摆渡人,引领过许多灵魂,保护他们,这是他的使命。但在现实中,我们的周围也有着这样的人。

任何人——你的亲人、你的挚友、你的爱人、你的同伴、你的上司,甚至是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他们虽然不会保护你的灵魂,但是他们会牵引你的意念,告诉你简单、直白却至关重要的人生道理。他们或许是以安慰你的方式,或许是以嘲讽你的方式,或许是以赞扬你的方式,甚至是以无意间的一句话,在某个瞬间点醒你,唤醒你的思考,指引你走该走的路。

这样的他们,如果遇到了,你应该可以唤他们“摆渡人”。但是,他们引领你走上了该走的路,他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剩下的路只能你自己走了。你必须成长,你要自己决定该选择什么方向继续前进,这也是你自己的使命。

摆渡人,你真的存在,现实里行走的灵魂需要你——此时风和日丽,此时青春正好,阅读中,仿佛我的心灵得到摆渡,摆渡至更为纯粹、美好!

猜你喜欢

摆渡人迪伦荒原
荒原童话
音乐家编年史:鲍勃·迪伦的歌
在荒原上
做自己的摆渡人
摆渡
你不知道的鲍勃·迪伦
张嘉佳《摆渡人》定档12.23
鲍勃·迪伦的摇滚魂
摆 渡
欧美音乐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