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攻城法 欧洲为何不用
2021-08-19柏舟
在中国历史上,水淹攻城的战例很多,比如关羽水淹七军。《孙子兵法》更是评价:“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但在欧洲历史上,水淹攻城的战例却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屡试不爽
水淹攻城的前提条件是,高大的城墙经不起水泡。大部分中国古城墙都是夯土版筑的,水泡久了会塌。所谓夯土版筑,就是城墙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而成。
中国人热衷于夯土墙,一个原因就是石材比较难以获得,而泥土取用方便、经济实惠。这种墙的厉害之处在于土皮厚实、抗揍耐打,能有效抵御各种冷兵器的进攻。现代力学对此的解释是,夯土墙在强大外力作用下,土壤颗粒被动粘连,就会整体发生移位,但仍与周围的土壤颗粒粘连,这期间发生的摩擦会消耗掉外力。甚至越多外界打击,城墙如同被再次夯筑,会变得更加紧密结实。然而,夯土墙也有致命弱点,那就是害怕水泡,土墙被长期浸泡腐蚀会逐渐散落和坍塌。
公元前7世纪,楚军北伐,筑坝截断宋国与郑国附近的两条河流。如果不是齐桓公发兵干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水淹攻城将取得成功。公元前6世纪,吴军进攻徐国,用筑坝拦河的方式摧毁城池,成为有史可考的第一次水淹攻城成功的记录。
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征楚,攻打鄢城,多次攻打未果。白起率兵筑坝拦水,又挖了49公里长的人工河,引蛮河河水灌城。经河水浸泡的鄢城东北角溃破,城中军民被淹死数十万,秦军占领鄢城,打开了通向郢都的大门。公元前225年,秦军攻魏都大梁。大梁城高墙厚,秦将王贲下令掘开鸿沟,引水灌城。浸泡三个月后,大梁城垣崩塌,魏国灭亡。可以说,没有水淹攻城战术,秦始皇很可能就无法统一天下。
198年,曹操率军东征吕布,谋士郭嘉与荀彧提出掘开沂水和泗水,灌入下邳城。吕布军心大乱,下邳失守。
欧洲不用水淹攻城法
欧洲中世纪以来防御的核心不是城市,而是城堡。欧洲城堡大多以石砌为主,根本不怕大水浸泡。另外,欧洲城堡一般都建在高处,居高临下,很难引水去淹。
中国自汉朝以来,中原王朝的主要对手是游牧民族,夯土墙足够应付袭扰,而进攻游牧民族也用不到攻城机械,因此攻城机械发展缓慢。水淹攻城一般也是迫不得已时才会使用,因为它会祸及万千百姓,有損进攻方统治者的声誉。
在欧洲,中世纪之后,随着大量新式的石制城堡出现,欧洲军队在大量的反复攻坚中,开发出配重抛石机,并大量使用船舶搭载各种攻城武器。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让水淹攻城没有用武之地。到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大炮威力逐渐强大起来,足以击碎石制城墙,水淹攻城更不可能被选择。
(据“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柏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