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效果探讨

2021-08-19李家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汤合泽泻天麻

李家健

(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眩晕是指因机体对空间定位出现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患者可自觉自身或周边事物发生旋转,且其多伴有头痛、耳鸣等症状。眩晕具有发病急、病程长、迁延难愈及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学习[1]。西医认为,眩晕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前庭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贫血、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有关。西医多根据眩晕患者的发病原因采用降压药、抗组胺药、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中医认为,眩晕属于“眩”、“眩冒”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阴阳失调、风阳升动,致使气机受阻,痰浊阻滞,清阳不升;或气血亏虚,夹风痰而上犯[2]。风痰上扰型眩晕是眩晕常见的中医证型之一。本文主要是研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2016 年6 月 至2020 年6 月 我 院 收 治 的120 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学》中关于风痰上扰型眩晕的诊断标准[3-4];在近期内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意识清楚且沟通能力正常;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由癫痫、前庭神经元炎、脑出血、颅内占位病变等引起的眩晕;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在近2 个月内服用过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合并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对用药的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在60 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 例;其年龄为41 ~80 岁,平均年龄为(62.48±5.94)岁;其病程为4 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4.27±1.32)年;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颈椎病的患者分别有22 例、12 例、10 例和16 例。在6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33 例;其年龄为40 ~80 岁,平均年龄为(62.13±5.86)岁;其病程为3 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4.16±1.28)年;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颈椎病的患者分别有21例、12 例、12 例和1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是:根据其发病原因采用降压药、降糖药、血管扩张剂、抗组胺药、调脂药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同时用阿司匹林和西比灵对其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684;规格:100 mg/片)的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 次/d,于每晚睡前服用。西比灵(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5 mg/粒)的用法是:口服,5 mg/次,1 次/d,于每晚睡前服用。在此基础上,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的组方是:炒白术、甘草各6 g,陈皮、泽泻各8 g,生姜9 g,天麻10 g,旋覆花12 g,姜半夏、丹参各15 g,白茯苓30 g。水煎服,每天服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 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的中医证候包括眩晕、头重如裹、脘腹胀满和呕吐痰涎,将每项中医证候分为无(0 分)、轻度(2 分)、中度(4 分)、重度(6 分)4 个等级。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5%。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50% ~74%。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 ~49%。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眩晕积分、头重如裹积分、脘腹胀满积分及呕吐痰涎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积分、头重如裹积分、脘腹胀满积分和呕吐痰涎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积分、头重如裹积分、脘腹胀满积分和呕吐痰涎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分,± s )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分,± s )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时间 眩晕积分 头重如裹积分 脘腹胀满积分 呕吐痰涎积分对照组(n=30) 治疗前 4.02±0.86 3.99±0.86 3.97±0.85 3.69±0.81治疗后 2.21±0.62* 2.16±0.71* 2.32±0.68* 2.46±0.59*观察组(n=30) 治疗前 3.98±0.85 4.05±0.91 3.98±0.86 3.72±0.82治疗后 1.43±0.55* 1.06±0.52* 1.17±0.51* 1.19±0.48*t 值组间治疗后比较 6.355 7.041 7.746 6.823 P 值组间治疗后比较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眩晕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患者出现空间定位障碍,自觉自身或周边事物发生旋转。此病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精神心理性眩晕等[6]。目前,西医主要是根据眩晕患者的发病原因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眩晕属于中医学中“眩”、“眩冒”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是肝、脾、胃、肾等器官功能失调,使津液输布失司,痰浊上扰,气机运行失调,进而上犯清窍,发为眩晕。风痰上扰型眩晕是眩晕常见的一种中医证型。中医主张从镇肝熄风、化痰祛湿等方面着手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最早记录于《医学心语》一书中,具有化痰燥湿、平肝熄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头痛诸症。泽泻汤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用于治疗头目眩晕的经典方剂。本研究中将这两种方剂合二为一,用以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方中的半夏可燥湿化痰;天麻药性平和,可熄风平肝、祛风通络;茯苓可调和脾胃、利水渗湿,白术可健脾燥湿、益气利水,二者合用可增强补益脾胃之功效,使气机通畅,脾升胃降,进而可防止痰湿内生,上蒙清窍;泽泻可利水渗湿,引痰下行;陈皮可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使气机通畅,痰液消散;丹参可疏通经络、调节气机,促进痰湿的排出;旋覆花与泽泻配伍可降逆下气,促进痰湿的排出,避免风痰上扰清窍;生姜、甘草可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祛痰燥湿、定眩熄风之功[7]。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能增加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改善其局部的微循环,提高其脑细胞抗缺氧的能力,进而可显著改善其病情。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张许鸽[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选取的样本量较少,缺乏代表性;缺少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并增加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缓解其病情。

猜你喜欢

汤合泽泻天麻
泽泻到底“毒”不“毒”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