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1-08-19孙峰山

陕西中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颈性葛根全血

李 娜,孙峰山

(济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山东 济南 250012)

资料显示,我国颈椎病发病率为3.8%~17.6%,且大部分患者伴有眩晕症状,颈性眩晕是颈椎病的并发症,占颈椎病总发病率的20%,且逐年呈递增趋势及年轻化趋势[1-2]。该病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受机械性压迫导致压迫颈部或引起颈肩痛,诱发脑组织功能障碍,引发眩晕、头痛、颈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3-4]。目前,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常采用西药,以镇静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为主,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根治,且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5]。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药结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6-7]。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3~63岁,平均(42.98±9.21)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5.37±0.65)年;眩晕程度:18例轻度、23例中度、11例重度、6例剧烈。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32~62岁,平均(42.91±9.45)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5.32±0.61)年;眩晕程度:19例轻度、24例中度、10例重度、5例剧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方案的制定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8]制定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①以往有颈椎病史,且伴有耳鸣、呕吐及恶心等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②急性反复发作,或慢性起病加重,发病时颈部活动受限,做后伸、旋转动作时眩晕会加重,发作性眩晕与体位相关;③旋转实验为阳性;④颈部血管彩超显示供血不足;⑤经影像学检查提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⑥除外源性眩晕如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需具备①、②、③及⑥,和或伴有④、⑤。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制定风寒湿证的诊断标准。主症: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次症: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舌脉:舌紫暗伴瘀斑,脉浮紧。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精神正常且意识清醒者;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同类药物治疗者;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脊柱严重畸形、骨折、肿瘤或结核;存在心血管、脑、肾、肝、造血系统严重基础疾病者;合并颈部肿瘤、颈椎结核等器质性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依从性较差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减少体位变化、减少不良声光刺激,指导康复锻炼、膳食指导等。

1.2.1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芬尼多片(国药准字H32025284),每次1~2片,3次/d。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汤联合定眩汤治疗。组方:党参、茯苓各25 g,葛根20 g,半夏18 g,天麻15 g,桂枝、白芍、白术、川芎、生姜、甘草各10 g,僵蚕6 g。1剂/d,水煎服,早晚分服,连服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及左侧椎动脉(LVA)]、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

1.3.1 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制定。治愈: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均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超过9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显效: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均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基本恢复正常;有效: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所好转;无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制定。根据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评分为0~6分;根据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评分为0~3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明显。

1.3.3 血流动力学: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对患者BA、RVA及LV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

1.3.4 血液流变学及实验室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患者的肘静脉血5~8 ml,取1/2对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进行检测,仪器为MEN-C200全自动血液流动动态分析仪。取另外1/2血液离心后将其保存于-30 ℃冰箱内备用,ET、CG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福瑞润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5 眩晕程度: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CCV)评价[10]。该量表包括头痛2分、社会适应、颈肩痛、心理、工作及日常生活各4分,眩晕程度16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6.55%与82.76%,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更低(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4。治疗前,两组BA、RVA、LV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BA、RVA、LV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VA、LVA水平均升高(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cm/s)

2.5 两组治疗前后ET、CGRP及眩晕程度比较 见表5。治疗前,两组ET水平、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T水平更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更高(均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ET、CGRP及眩晕程度比较

3 讨 论

在中医学中将颈性眩晕归属于“颈肩痛”“痹证”“颈筋急”及“眩晕”等范畴,最早可见《灵枢》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冒”[11-12]。其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卫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日久侵袭入络,阻滞气血运行,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为该病。另外,颈性眩晕同时伴随上肢疼痛麻木、恶寒畏风、颈肩部疼痛、屈伸旋转不利。故治疗原则为温经通脉、助阳化气。葛根汤合定眩汤中葛根汤出自《伤寒论》,定眩汤出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方中葛根具有发汗解表、解肌生津之功效;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之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温经活血、温经止痛、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之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止痛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之功效;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散结之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效。诸药合用共达温经活血、助阳化气、止痉通络、养血止痛之功效。

鞠静等[13]通过研究证实,老年人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桂枝葛根汤结合针刺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黏稠度。商艳芬等[14]通过研究证实,加味葛根汤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治疗颈性眩晕。刘少鸿等[15]研究证实,颈性眩晕患者采用益气定眩汤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更低,提示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在正常机体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由自身椎动脉血管调节,当椎动脉受到挤压或发生粥样硬化时,其代偿性扩张受限,造成管腔变窄,致使循环阻力增加,导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紊乱,降低血流流速,诱发脑循环灌注不足,导致眩晕发生[16]。另外,与健康人相比,颈性眩晕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在颈性眩晕的发病过程中血液黏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7]。血液黏稠度会降低血流速度,减慢椎-基底动脉血流,诱发脑缺血、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血液的黏滞性和流动性可通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反映。而基底血流动力学情况能够通过BA、RVA、LVA水平反映。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更低,BA、RVA、LVA水平升高,提示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其主要原因如下:①经药理学研究证实,葛根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氧化、调控骨代谢、降低眼压作用等药理作用;桂枝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肿瘤、抗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天麻具有镇痛、镇静、改善神经紊乱、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等药理作用;党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茯苓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白芍具有抗炎、镇痛、保肝等的作用;川芎具有镇静镇痛、抑制氧自由基释放等药理作用;僵蚕具抑菌、抗惊厥、抗凝、抑瘤等作用。由此可推测,中医药能够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颈性眩晕。②地芬尼多片能够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对前庭系统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且能够缓解呕吐,抑制眩晕。

有研究证实,体液因子ET、CGRP与颈性眩晕密切相关[18]。其中CGRP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属于降钙素基因产物,是最强舒血管物质,能够扩张血管,致使血液黏稠度下降,能够预防细胞外钙离子内流;ET属于内源性缩血管因子,有利于调节脑供血,当脑组织灌注不足时,能够增加分泌量,促使脑组织收缩,加重脑组织灌注不足。马建功[19]通过研究证实,中医方剂能够有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能够调节ET及CGRP水平;程浩等[20]研究也证实,中医方剂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本研究研究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T水平更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更高,提示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促使颈性眩晕患者CGRP水平升高,降低ET水平,改善眩晕程度。

综上所述,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缓解眩晕程度,降低ET水平,提高CGRP水平。

猜你喜欢

颈性葛根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颈性眩晕
葛根复合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