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现实问题研究分析

2021-08-18冯瑞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7期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建筑企业

冯瑞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

【中图分类号】F83;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7-0125-03

1 资产证券化简介

1.1 资产证券化定义

目前,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证券化之父Frank J. Fabezzi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他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将周转率低的资产转化为市场化的证券,实现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匹配的过程。相较于国外,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2011年,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步入常态。2014年,证监会明确了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将资产证券化定义为在金融市场为了融资,以资产为偿债基础,通过多种增信方式发行证券的行为。

由此可以总结如下:资产证券化是在稳定的现金流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重组,使其转换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吸引投资者购买,以此达到融资的目的[1]。

1.2 资产证券化特征

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资产类别一致。资产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而资产不同导致管理难度增大,也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对于类别不一致的资产,投资者很难合理地进行投资,不适合资产证券化。二是资产的产权明确。明确的产权便于资产的出售,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保障。三是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稳定的现金流是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条件。

1.3 资产证券化动因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包括降低融资成本、分散风险、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获取收益等方面。在改革开放大环境的推动下,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扩大,促使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建筑企业为了承揽工程,出现低价竞争,再加上大多都是垫资施工,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常常出现资金链紧张,使自身陷入融资困境。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它的融资成本低、门槛低,能够帮助企业尽快融资。

2 建筑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现状及问题

21世纪,在国家建设经济开发区等政策的支持下,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发展势头强劲,而且近年来建筑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通常,经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后,建筑企业是可以保证现金流正常流动的,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建筑企业的收入和现金流并不匹配,收入质量不高,具体原因主要如下:一是项目的施工期长,大多以年为时间单位;二是工程款是按照完工进度进行结算;三是质保金和尾款只有在项目完工验收后才能取得,并且有时会出现业主恶意拖欠验收的现象[2];四是建筑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需要垫资施工,这使得本身资金链紧张的建筑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现金流的良性循环不能得到保证,业务就无法有效运转。由此看来,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资金回笼较慢。

分析我国多家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后发现,应收账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应收账款占比大、金额高。建筑行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基本维持在40%~50%,甚至有些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高达60%以上,这意味着企业有将近一半的资金无法回笼。例如,2016年以来,“东方路桥”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稳定在50%左右,虽然占比增幅不大,但是所占比重整体较大。除此之外,应收账款的金额也很大,“中国中铁”近3年来应收账款净额都维持在1 000亿元以上。

(2)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回收期较长。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近年来,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基本维持在400%左右,周转天数为70天左右。例如2019年,“宁波建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75.53%,“山东路桥”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44.57%。并且,据有关资料显示,仍有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100天,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比较慢的。此外,在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后发现,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不高。这主要是存在无法垫资收回的风险。例如,“东方路桥”的应收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2~3年甚至3年以上,也就是说公司有将近1/2的应收账款回收期较长,存在坏账的可能性。

(3)债务融资金额大,利息支出高。受行业内低价竞争、垫资施工、资金回笼慢等现实问题的影响,建筑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在此情况下,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企业需要多途径融资。查阅多家建筑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发现,近年来这些公司的负债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有息负债却增速缓慢,但是从企业负债总量来看,有息负债占比却大大超过了权益资金,权益资金占比非常小。这说明建筑企业主要依靠债务融资,并且债务融资的金额很大。此外,由于利息支出过高,所以部分企业出现有息负债超过利润的情况。债务融资在解决了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同时,也使企业承担了高额的利息,甚至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3 建筑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发现,建筑企业融资成本高、有融资需求,并且应收账款具有占比较大、金额高的特点,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做出分析。

(1)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目前,建筑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其中,债权融资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信用評级,还要有担保人和抵押物,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企业将面临高额的融资利息。股权融资由于涉及股权转让,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所以其涉及范围有限。相比之下,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融资成本低、门槛低,适用于大部分企业。并且,这种融资手段不涉及企业股权、企业整体信用评级。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占比大、金额高,将高质量的应收账款证券化,使债权人将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进而提前回笼资金,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额资金。

(2)盘活资产,调节资产结构。建筑行业中有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都呈现过快增长的趋势,应收账款占款情况愈加严重。一般来说,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接近50%,应收账款占营运资金过多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如果通过证券化将其提前变现,则能够盘活建筑企业的存量资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货币资金,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公司的营运能力。这样,即使在行业低迷时,也能缓解企业的生存危机,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

(3)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一方面,建筑企业应收账款金额过大,这也直接导致应收賬款管理成本的增加,而一旦将应收账款证券化,应收账款就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剥离了,这不仅提高了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更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资产证券化对应收账款的质量要求较高,加之证券化后的应收账款受到多方监督,因此需要企业在证券化操作前加强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例如,对子公司的应收账款集中管理,及时登记每一笔款项。规范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提高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4)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指除企业经营费用、税收等资本性支出后,可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流量,用于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对应收账款证券化前,应收账款过度占用了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加之行业的整体形势下滑,有的建筑企业甚至会出现股权自由现金流为负的情况,而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方式融资,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以及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货币资金等方式提高公司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4 提升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有效性的对策

(1)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银保监会发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确保了资产证券化的合法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仍规定不明。一方面,对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缺乏法律引导和约束、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融资机构的设立;另一方面,由于资产证券化发展过快,现行的会计和税收制度发展滞后。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对资产证券化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为应收账款融资做好法律保障。完善有关融资机构市场进入、经营、退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约束融资机构的经营活动,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同时,完善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确保会计制度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同步,避免证券化过程中因制度滞后而出现重复征税等问题,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现今,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的财务制度仍有缺陷。建立独立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最紧迫的任务。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的基础。首先,企业需要设立独立的管理应收账款的部门,实现各部门的分工合作、相互制约。同时,设置信用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评级,逐步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其次,构建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及时统计财务部收到的工程款、考核各部门的绩效指标、根据信用等级和账龄对应收账款自动分类、测算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对未收到款项的业务设置期末提醒,实现企业应收账款动态信息的共享,减少沟通成本,进而改善各部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3]。最后,设立独立的融资管理部门,配备具有融资技能的工作人员。以前,大多数企业是由财务部负责融资活动,财务人员在融资方面并不专业,因此融资工作的效率不高。现今,设置部门单独负责企业融资活动的策划和运作,可以提高融资工作效率,确保融资项目的顺利开展。

(3)加强与信用评级机构的配合。信用评级贯穿证券化项目的全过程,直接关乎项目是否顺利实施。信用评级主要是考核资金池中的应收账款对证券产品本金利息的偿付能力。现今,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不完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逐步完善信用评级制度的同时,还需要企业加强与信用评级机构的沟通,对应收账款证券化的相关风险进行全面披露,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同时,要防范和降级风险。证券化项目要进行跟踪评级,当应收账款的偿付能力差时,产品的评级可能会降低。为防止信用降级的情况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寻求外部担保提升其信用级别。

(4)强化流程管理,建立综合的监管体系。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流程相对复杂且多变,一旦交易结构出现瑕疵,将面临技术风险。当有融资需求时,企业需要召开会议,确定资金需求量。接下来确定适当的融资方式,由融资部拟订融资方案,在表决通过后,与金融机构洽谈,签订融资合同。同时,需要对整个融资过程实现动态监控,在确保融资效率的同时降低融资风险。现今,行业内开展应收账款融资项目还缺乏统一的操作细则,融资机构往往是根据自身经验操作。建议政府部门制定《资产证券化融资操作指引》。同时,证券交易所应完善交易机制,减少投资者和融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资本市场上的高风险行为进行严监管,严格把控证券化过程的各个环节,降低风险。

(5)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从企业本身角度出发,一方面,需要确保财务制度的规范化,使融资过程中的财务数据更有效,确保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履约能力。同时,及时准确地把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点,对证券化过程进行动态跟踪。例如,运用大数据进行风险的测算和评估。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对融资方面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长期依靠应收账款证券化进行融资,就必须关注对融资技能人才的培养。例如,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收账款融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经验丰富的企业开展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

参 考 文 献

[1]何丕琼.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现实问题研究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98-99.

[2]董晓.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分析[J].知识经济,2017(14):96-97.

[3]高凤梅.东方路桥集团应收账款融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建筑企业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特殊目的载体的可行路径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