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北地区居民临终关怀认知现状及需求调查

2021-08-18龙敏捷李晓燕黄丹红曾硕黄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3期
关键词:认知度问卷居民

龙敏捷,李晓燕,黄丹红,曾硕,黄茜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医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0 引言

临终关怀是指给生命即将结束者及其家属提供“多学科-整体性-姑息照护模式”的护理,以提高临终病人生命质量[1]。面对滇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2]、“少子化”趋势,临终关怀定会成为滇西北未来发展的急迫需求。为了解滇西北地区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需求度,促进滇西北地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滇西北地区居民临终关怀认知度及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滇西北地区临终关怀事业的决策及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滇西北地区255名居民,采用线上填写问卷方式,有效问卷254份(99.6%),男118例,女136例;年龄30~70岁,平均(1.83±1.1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1人,初中41人,高中40人,专科及本科112人,硕士及以上10人。纳入标准:丽江市、迪庆市的常住居民;自愿参加本次调查且意识清醒,能够准确回答问题。排除标准:有语言或认知障碍的居民;患有精神疾病患者。

1.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由单选和多选组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如居住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收入情况、宗教信仰。②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是否听说过“临终关怀”、认为“临终关怀”的主要服务对象、“临终关怀”包括哪些内容、认为“临终关怀”的目的、对“临终关怀”所持的态度。③对临终关怀的需求、目前满足情况及未满足的主要原因。④对滇西北发展临终关怀的期望。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认知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调查者于调查前进行培训,确定统一的调查标准和填表要求以及访谈方法。调查者向调查对象说明来意、调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由其本人当场填写。对不识字或其他原因无法自己作答者,由调查者以统一方式读出问题及选项并记录下调查对象的实际回答。

1.4 统计学方法

剔除无效问卷后,将所有的调查问卷进行编号,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采用c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居民对临终关怀的知晓情况

滇西北地区居民对临终关怀认知总得分为(2.35±1.47),其中62.99%(161/254)居民表示从来没有了解过“临终关怀”,37.01%(93/254)居民表示了解过。不同结构居民对临终关怀认知度得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结构居民对临终关怀认知度得分比较

2.2 居民对临终关怀的需求

调查发现,55.51%的滇西北居民认为“临终关怀”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肿瘤晚期患者,意外死亡者。面对滇西北地区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对建立“医疗、养老、护理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模式的需求显示,赞成66.54%(169/254)、一般21.26%(54/254)、不赞成12.20%(31/254)。其中39.76%(101/254)的居民认为综合医院临终关怀病区比较适合,57.87%(147/254)的居民认为临终关怀机构比较适合,2.36%(6/254)的居民认为其他的形式。滇西北地区居民临终关怀需求的目的和内容见表2。

表2 滇西北地区居民临终关怀需求的目的和内容[n(%)]

2.3 居民对临终关怀的接受

调查发现,64.17%的居民表示接受临终关怀服务,22.28%的居民持否定态度,4.33%的居民保持中立者的态度。滇西北地区居民临终关怀态度见表3。

表3 滇西北地区居民临终关怀态度[n(%)]

3 讨论

3.1 滇西北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62.99%居民表示从来没有了解过临终关怀,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类似[3]。但临终关怀在80年代后期就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可见在这三十多年里对于滇西北居民来说,临终关怀的概念尤显得陌生,这可能与该地区经济和教育欠发达、缺乏相关支持政策,工作人员短缺,人们思想相对封建,不能接受讨论有关死亡的话题,公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不足有关。因此,加大临终关怀在滇西北地区的宣传力度,促进居民接受对死亡有关的话题尤为重要。不同年龄段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得分比较表明,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人群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最高,可能与年轻人的思想逐渐开放,较少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且喜欢上网、读书,扩展知识的途径广泛,容易获取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有关;年龄在60岁以上的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也相对较高,可能与年龄大,生理功能下降,日常活动障碍等健康程度下降,会引起自身更加有意的关注临终方面的知识有关,本研究与高茂龙等的[4]研究相符;而50~60岁的居民对临终关怀认知度非常低,因此应更加注重对这类人群宣传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与政策。不同学历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彤[5]的报道不一致。从事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相关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认知度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分析其原因,从事以上职业的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更容易遇到临终患者,从而被动和主动的接受临终关怀相关知识,所以临终关怀的认知度相对较高。但是从事其他工作的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可能与平时生活工作较少接触临终关怀有关。

3.2 滇西北居民对临终关怀的需求程度比较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滇西北居民对临终关怀的需求程度比较高。大部分居民认为临终关怀的内容是给予患者心理、生理的关怀照护,以及道义上的灵性关怀;对建立“医疗、养老、护理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模式的需求显示,大多数居民表示非常赞成,认为综合医院临终关怀病区最符合滇西北地区的需要,希望通过临终关怀服务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心理恐惧、培养患者及其家人的正确生死观、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防止病人自杀。大部分居民认为患者非常需要专业的生活护理、专业的保健知识、家人的关心问候、朋友的定期看望、定期的外出、适当的兴趣爱好、社会新闻及信息的了解、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对于以上的需求内容,居民认为目前已经满足患者需求的仅仅是家人的关心问候,其余的基本没满足,可见,滇西北居民对临终关怀的需求程度比较高,但目前满足率却很低。分析其原因,相关政策不完善,资金短缺,缺乏专业的机构及服务人员,以及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不足,照顾经验不足。所以,政府仍需要加大对临终关怀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有关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志愿者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社区及学校要开展临终关怀宣传教育活动。

3.3 临终关怀的意义与价值

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人类生命质量还有利于提高死亡质量,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李莹[6]的研究显示,接受临终关怀的患者更容易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更愿意通过捐献器官实现自身价值。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愿意接受临终关怀,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轻家属的压力,减少猜忌,从而促进家庭和睦,增强幸福感,还可以为社会节约医疗消耗资源,减轻医务人员压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猜你喜欢

认知度问卷居民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石器时代的居民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问卷大调查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问卷你做主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