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21-08-18姜鹏
姜鹏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磁共振室,内蒙古 扎兰屯)
0 引言
前列腺癌是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致死率仅低于肺癌,其主要是指发生于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后,会出现压迫症状与转移症状;前列腺癌常出现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骨痛、截瘫,严重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学者研究指出[1],前列腺癌的治疗与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术前分期。目前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方式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核素骨扫描、B超检查、MRI、CT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等。MRI(核磁功能成像)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与CT、超声检查相比,核磁功能成像具有多方位成像、多参数等特点,能较好地显示出前列腺病变,还能准确鉴别前列腺良性、恶性病变。为进一步明确核磁功能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现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于80例本院诊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样本入组时间由2019年1月开始,到2020年12月结束。入组标准: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患有前列腺癌;病例资料完整,配合度高;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符合医院伦理要求。排除标准:有免疫系统疾病、造血功能障碍者;伴有肝、肾、心等重要器官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史者;沟通障碍、听力障碍者。所有疑似患者均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临床病理诊断。年龄59~80岁,平均(66.52±5.81)岁;33例接受一次核磁共振成像,42例接受2次核磁共振成像,5例接受3次核磁共振成像。病理确诊的80例患者中有5例(6.25%)被排除前列腺癌,75例(93.75%)确诊为前列腺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4例(5.00%),穿刺活检43例(53.75%),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2例(15.00%),细胞学检查16例(20.00);部分患者存在尿流中断、尿线细、尿后滴沥、射程短、排尿不尽、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症状,还伴有夜尿增多、尿急尿频和尿失禁等表现。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内容如下:选择1.5T MR扫描仪(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进行扫描,取轴位扫描,矩形兴趣区,对所有前列腺组织进行扫描。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水、空气和脂肪等因素的影响,扫描时应尽量避开膀胱内液体、肠道内气体和周围脂肪。接受线圈为腹部相控阵线圈,射频发射线圈为体线圈,单次的激发EPI序列,轴位扫描精囊、前列腺。扫描时间共78s,TR:3000ms,TE:56.4ms,层厚:6mm,层距:0mm;B值:0、800s/mm2,扫描矩阵:128×128,激励4次,重建矩阵:256×256。
1.3 观察指标
(1)预后标准判定[2]:通过Gleason分级对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分化情况进行评估,其中低分化:10~8分;中到低分化:7分;中分化:6~5分;高分化:4~2分;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评分越低,预后相对越好。(2)比较病理结果与核磁功能成像结果:主要指标包括诊断准确情况、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特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展开统计学分析,%表示计数资料,c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75例为前列腺癌,通过Gleason分级结果显示:10分患者有9例(12.00%),9分患者有14例(18.67%),8分患者有17例(22.67%),7分患者有17例(22.67%),6分患者有18例(24.00%)。
2.2 病理诊断结果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比较
80例患者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的特异性为86.25%、灵敏性为98.75%、阳性预测值为98.75%、诊断准确率为97.50%,与病理诊断结果100%、100%、100%、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核磁功能成像结果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之一。人口肿瘤学统计显示[3],前列腺癌排国内人群肿瘤发病率第六位。目前尚不明确前列腺癌的病因,可能和肥胖、吸烟、饮食、环境、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关。王立鹏,阳青松,张威,等[4]研究认为,过多摄入动物脂肪,有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的发展。前列腺癌源自腺泡、前列腺导管,患者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发展后,晚期将发生局部浸润或转移,进而出现类似于前列腺增生的表现,如下尿道梗阻,但无典型症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尽早确诊前列腺癌,并采取规范的措施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当下前列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常取决于疾病病灶部位、大小及严重程度,故了解病灶实际情况具有必要性,可采取无创性检查,获取正确的诊断结果。核磁共振成像在检查前列腺癌中优点较多,如空间分辨率高,另外,其信噪比也比较好,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有良好作用。目前采用的核磁功能成像技术有多种,如磁共振波谱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等。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是唯一可无创伤性对机体生化变化以及活体组织代谢情况进行有效观察的检查技术,在一定化学条件下,机体内各组织中原子核质子、化学物形式都会出现不同的位移,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这一微小变化中进行采集,将其转变为数值波普,于重建图像中显现,能准确反映组织细胞代谢变化。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早,其主要采用血流动力学原理,工作原理是:先静注低分子造影剂,行功能成像,再掌握造影剂在器官组织内行进情况,从而准确判定肿瘤组织的情况。客观上来说,在肿瘤组织与普通组织中,前者不管是血管分布,还是血液供应量,都比后者丰富,因此早期肿瘤的供血便是通过微血管的高通透性来实现的[5]。值得注意的是,新生毛细血管未完全生长,故基底膜的不完全性在对比剂进入肿瘤组织中有促进作用,继而达到成像的目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较为敏感,能精准地显示小的肿瘤,可使肿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然而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因机体正常组织与癌症血管构成无典型差异,故在肿瘤中,造影剂较晚达到峰值,外加强化方式具有特别性,故较难检出中央地带的癌灶;此外,造影剂的使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肾脏,故临床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是按机体内水分子布朗运动,对分组扩散程度进行评估的一种成像方法,该技术能将不同组织微观结构灌注、扩散状况显示出,依次判定异常组织病变,优点有成像时间短、分界明确和对比度强等;另外,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是一种比较实用、简便的功能成像技术,能对ADC进行计算,展开定量分析。ADC能反映毛细血管灌注、扩散情况,若数值提高,预示分子运动受限;若ADC值下降,提示分子运动能力、扩散程度下降;ADC值与肿瘤生长、癌变组织侵袭性有密切关系,ADC升高和下降都影响运动。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无任何伤害,诊断快速、安全且准确,分辨率高,能通过多平面、多角度成像,更具体地呈现机体解剖结构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继而实现病灶定位、定性。本研究显示,核磁功能成像检查后,癌区出现枸橼酸盐峰下降的情况,同时胆碱峰、肌酸峰明显上升;73例T2加权成像中有典型征象出现,具体表现为病灶突破包膜,外周带有低信号影,其中6例累及精囊,4例累及膀胱,2例累及直肠,1例累及盆腔周围骨组织;另外,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比较高,且与病理结果比较,其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尽管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高,但本次诊断中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推测原因可能是:诊断时,磁共振磁场要处于均匀状态,且相较于其他扫描仪,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每位患者病情有差异,外加癌组织大小、形态不同,其能影响磁共振波谱分析信号程度,故成像结果的稳定性也容易受到影响。
综合上文得出,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核磁功能成像检查准确率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