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性分析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能力的改善效果

2021-08-18江金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3期
关键词:痉挛偏瘫康复训练

江金波

(广东省四会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 四会 526200)

0 引言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急性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患者通常表现为中枢神经损伤,多产生阴性或者阳性运动神经元综合症,阳性以肌痉挛以及姿势异常等为主要表现;阴性则以肌肉力量变化及动作灵敏程度变化等为主要表现[1]。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当前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临床一般都是对其实行早期康复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肌痉挛,促进其病情恢复。因此本文针对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能力的改善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57.46±1.4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57.28±1.63)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卒中偏瘫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不存在肝肾功能疾病,依从性和耐受性较高。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排除存在高血压病史患者;排除拒绝本次实验研究以及中途退出患者;排除基本信息不全患者。

1.3 方法

在患者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且神经症状好转后则可以对患者实行康复训练,早期于康复病房中实行康复训练,恢复中期及后期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展开康复训练。

1.3.1 参照组

该组实行自我锻炼,对患者实行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指导,开展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1.3.2 观察组

该组实行早期康复训练。①Bobath握手。两侧手指交叉,使用健侧手指将患手锁住,患手拇指在上,行前伸、肩前屈、上举直到头顶,持续数秒后恢复,每天数次。②主动牵引。伸展患手指并将其平放于身体一侧,和身体保持20厘米距离,通过自身重量牵引患肢痉挛肌群,每次3~5min,每天数次。③手法牵引。对痉挛肢体关节实行手法牵拉,在感到产生阻力时则保持2~3min,放松后反复数次。④按摩和被动活动。在由近端至远端按摩后要对患者实行关节被动活动,每天两次,每关节5~10遍,对于意识清晰患者,可以鼓励并引导其使用健侧带动患肢展开被动运动,行环绕洗脸、组指上举、抗阻夹腿及下肢桥式运动,并注意保持骨盆平行,直到患肢产生自主运动为止。⑤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于软瘫期及偏瘫早期患者,要对其实行Brunnstom技术,通过机体反射促进肌群收缩。对于偏瘫后期患者,要通过Rood对其痉挛模式进行抑制,并对其肌张力进行调整。⑥坐起以及坐位平衡训练。早期于床上展开翻身练习,后期可以从半卧位调整为坐位,在躯干产生控制能力后,则告知患者使用健侧手拿放物体并摆放,强化坐位平衡困难程度,于各个方向对患者进行推拉,使其平衡反应得到强化。⑦站位平衡训练。在患者坐位保持30~45min之后则可以对其实行立位训练,告知患者于平衡杠边站立,健侧上肢握紧杠木,中心转移到健侧下肢,并调整站立时间,直到患者可以保持30min为止。对于站立难度较高患者,可以通过高低椅子实行起立训练,并实行翻掌、伸腕、屈腕、等训练。⑧步行和上下阶梯训练。在患者具备一定的步行条件之后,则可以展开步行训练,从分解动作练习开始,重点在于步态训练。注意对步速进行控制,防止由于紧张而引发患肢肌痉挛。初始阶段要使用工具进行辅助,之后则可以慢慢向完整动作进行过度。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训练期间对患者实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内容包括穿脱衣服、刷牙、拧毛巾、穿鞋、梳头等,每次30min,每天2~3次,并告知患者家属辅助患者展开训练。

1.4 观察指标

通过Fuhl-Meyer量表和改良巴氏指数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肌痉挛使用Ashworth量表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2]。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对比参照组的各项评分,观察组治疗后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

组别 例数 运动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40 26.17±16.58 72.11±23.50 22.74±17.46 59.41±26.81观察组 40 20.76±12.85 83.47±16.62 17.26±15.33 71.42±23.01 t 1.631 2.496 1.336 2.149 P 0.106 0.014 0.185 0.034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痉挛情况

经治疗观察组的肌痉挛分级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痉挛情况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年在脑血管诊疗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减低,但是其残疾率却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不管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还是身体健康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所以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逐渐受到了临床的关注[3]。中枢性偏瘫是一个漫长并且连续的过程,主要以肌张力升高、共同运动、联合反应以及分离运动等为主要表现。有研究认为,异常运动模式及肌张力是导致偏瘫的主要因素,且异常肌张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模式。

康复理论表示,脑卒中产生后,在功能或者结构层面,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可塑性,可塑性机制主要有潜在神经连接,且神经元轴突侧支长芽以及潜在的神经通路激活会形成一种存在于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关键在于功能重组,但是对于自然发生的大脑皮层来说,其功能重组有限,因此要想促进患者恢复,对其实行训练是非常关键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增加运动模式输入,同时还可以对选择性运动输出及异常运动输出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对于偏瘫患者,其病情会逐渐从软瘫期向痉挛期过渡,因此展开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并对痉挛模式进行避免就显得非常关键[4]。在患者日常活动训练以及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仰卧位上肢屈伸、仰卧位坐起、下肢伸直体位以及抗阻训练等都会引发运动痉挛,会使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更加严重,病情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残疾。因此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良肢体位摆放的正确方式,怎样对肌痉挛进行预防,强化其自身康复意识和康复积极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肌痉挛产生后,上肢屈肌痉挛模式会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以及协调性;下肢深肌痉挛模式以及肌力异常所造成的足内翻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而对患者步行时的躯体平衡产生影响,且对于年龄较高患者,其很有可能会产生摔倒现象[5]。而通过对患者实行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并抑制痉挛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对痉挛进行抑制,实现强化患者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目标。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3个月使其病情恢复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其实行早期康复训练,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继发性障碍,还可以使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得到强化。此外,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对长时间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缓解,能够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6]。通过本次实践研究,两组ADL和运动功能评分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且经治疗,观察组的肌痉挛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这表明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肌痉挛,同时对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自我锻炼,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促进其肌痉挛的尽快改善都是非常有利的,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痉挛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