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1-08-18
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纪录
5月28日凌晨3时02分,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控制大厅,当大屏幕上的数字突破100秒瞬间,所有人起立欢呼。
基于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EAST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核聚变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竭,排放无污染,被视为“终极能源”。
实现核聚变发电的两大难点是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此次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采用全金属主动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钨偏滤器等关键技术。新世界纪录,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目前,EAST上的核心技术有200多项、专利近2000项,熔“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炉。实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相关技术迈向商用奠定了物理和工程基础。据悉,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根据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路线图,未来将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
北斗全球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5月26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北斗全球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TruePoint正式发布,北斗全球产业化成果初现。
TruePoint平台由中国卫星导航领域企业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星通”)研制,是基于北斗星通多年来公司芯片侧高精度定位算法的优势,多年全球卫星定位辅助服务的基础及高精度服务算法积累,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以开放共赢的生态合作方式,构建的全球化、全场景、高可靠的高精度数据服务平台。
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发布会上表示:“TruePoint的发布是自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后的行业标志性事件,是北斗产业化全球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据了解,在过去的5年里,北斗星通与大基金设立的重点募投项目之一就是辅助增强云平台项目,并且在2017年成功收购了国际主流卫星定位辅助服务供应商加拿大Rx Networks公司,构建支持北斗全球辅助服务的能力。据北斗星通相关负责人介绍,TruePoint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搭载自主芯片+时空服务的北斗产品已具备全球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引入“云+端”的理念,让用户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享受到运营商级别的高质量服务,赋能智能应用,实现万物精准互联。同时,TruePoint服务全球的国际布局也进一步促进了北斗“走出去”“走更远”的目标,开放式高精度定位数据生态的构建,助力打造“全球一张网”,为北斗高精度定位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更广、更高量级的应用场景,以及无限可能。
我国天文学家新发现135颗O型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在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光谱数据中筛选出209颗O型星,其中135颗是最新发现的。这是迄今为止利用单一光谱数据库,一次性新发现银河系O型星数量最多的研究工作。在这之前,最大的具有光谱信息的银河系O型星星表,仅有590颗O型星。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发表。
O型星是一种极其稀有、生命极其短暂,但影响着很多天文领域的大质量天体。它们主导了其所在星系的光度;它们在宇宙早期发出了大量的电离光子,电离了中性的氢和氦,从而使得宇宙进入了黎明时代;它们的星风及死亡时剧烈的爆炸,搅动了周围的气体,促使了新的恒星形成;抛出物与周围气体混合后,增加了气体的金属丰度,从而促进了星系的化学丰度演化;它们是核塌缩超新星的前身星,也是长伽马射线暴和引力波事件中双黑洞的前身星。因此,对大质量O型恒星的深入研究将为人类理解宇宙黎明时代、星系化学演化、恒星形成、核塌缩超新星、长伽马射线暴和引力波事件等当前热点前沿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大质量恒星处在银盘中,被银盘中厚厚的尘埃遮挡,因此具有很大的消光和红化,从而它们的颜色与银盘上海量的冷星类似,这就导致了我们很难找到大质量的O型星。LAMOST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负责运行的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具有5度的视场,一次曝光可以获取4000条天体光谱。迄今为止,LAMOST已经获得了1700多万条光谱,其中低分辨率光谱占到1100多万条。正是基于这个海量光谱库,天文学家才有可能一次性新发现如此多的O型星。LAMOST新发现的135颗O型星中包含一些较暗的、处于银河系外旋臂的O型星。此外,把LAMOST发现的O型星与前人公布的光谱数据比较,还发现了一些呈现光谱变化的O型星。
据介绍,接下来对这些新发现的O型星样本的后随观测和进一步研究,对理解O型星各种观测现象、本质,以及推进与大质量恒星相关的前沿热点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怒江中下游发现特有鱼类新分布区
“悟空”已进入第二次延寿运行阶段
最新出炉的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怒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调查评估显示:2019年至2020年,我国科学家共发现怒江鱼类7目19科59属81种,其中土著种56种,怒江流域特有鱼类18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鱼类后背鲈鲤、长丝黑鮡等。
怒江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河流,处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地形和气候复杂,水资源丰富,物种分化强烈,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孕育了许多特有种类。
项目执行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林峰介绍,此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怒江特有鱼类野外仍有分布,个别物种为首次发现。像中国特有种——大盈江黛鲈,过去仅发现于云南省伊洛瓦底江流域,此次就在怒江二级支流姚关河发现了新的种群。“值得欣喜的是,我们还在海拔1662米的怒江干流发现了近危种‘裸腹叶须鱼’和怒江特有种‘长南鳅’,分别刷新了这两个物种在怒江流域分布的海拔下限和上限。”林峰说。
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小勇研究员说:“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怒江鱼类的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个别物种略有回升,证明保护成效显著。一些特有鱼类新分布区的发现,也为今后生物多样性监测、受威胁等级评估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次调查评估由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完成。
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布第三批科学成果
中国暗物质卫星项目团队近日再次公布科学成果。基于4年半的在轨观测数据,“悟空”绘出迄今最精确的高能氦原子核宇宙射线能谱,并观察到能谱新结构。这一发现可能预示存在一处未知的宇宙射线源。这也是“悟空”继精确测量电子能谱、绘制高能质子宇宙射线能谱后,第三次发布重要科学成果,标志我国在空间高能粒子探测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
“悟空”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天文卫星,于2015年12月17日升空工作,原计划在天运行3年。目前,“悟空”已进入第二次延寿运行阶段。此次研究成果于18日刊发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