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鼹鼠老师“故事课”素材小积累写作大用场

2021-08-17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核动力核潜艇核电站

六月故事:彭士禄,永远守望祖国的海洋

3月30日上午,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及其爱人的骨灰在渤海湾撒入大海,完成了彭老生前的愿望:“永远守望祖国的海洋!”

彭老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参与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建造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他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勇挑重担,身先士卒,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可他生前却说:“这些成绩与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

故事一

吃百家饭长大的烈士遗孤

彭士禄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的父亲、革命先烈彭湃牺牲时,彭士禄只有4岁。那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个下着瓢潑大雨的漆黑夜晚,奶妈背着他不停地跑啊跑,而他吓得哇哇大哭。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天,彭湃领导创建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遭到重创,敌人到处疯狂镇压、屠杀,扬言要把彭家人斩草除根。

此后,彭士禄开始了隐姓埋名的逃难生活。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他被带到潮安,在革命群众家里辗转寄养。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彭士禄说:“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老百姓对我,比对自己的亲儿女还要亲。平时他们吃不饱,我吃得饱;逢年过节难得有点鱼肉,我吃肉,他们啃骨头。我曾经在潘舜贞姑妈家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儿子是红军游击队长,家里就是地下交通站。当时,全村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自己的子女都上不起学,可乡亲们还是一起凑钱把我送进了学堂。我还有个渔夫爸爸,时常用打来的鱼给我换潮州柑吃……”

在东躲西藏中,1933年,由于叛徒出卖,彭士禄不幸被敌人抓获,年仅8岁的他被关进了潮安县监狱,不久又关押到汕头石炮台监狱和广州感化院,直到1935年才出狱。然而,一年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又一次将他关进了监狱。经过多方积极营救,彭士禄终于再次出狱,被祖母带去澳门和香港读书。

在香港,彭士禄渐渐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1939年夏天,彭士禄离开香港,后来被中共地下党组织找到,将他送往了延安。

素材运用方向:虽然彭士禄的童年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当中,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周围群众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些关爱不仅给他带来了心灵上的温暖,也激发了他日后参加革命、为人民服务的梦想与热情。适用于“童年”、“爱像一道光”、“成长路上”等文题。

故事二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1958年,彭士禄从苏联学成回国。这一年年底,中国组建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开始核动力装置预研。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彭士禄,经过两年的苦练,彭士禄带着全室基本过了英语阅读关,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要不要建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是核潜艇研制中的一个重大争论。有人认为建造核动力模式装置代价高昂,且会推迟潜艇下水时间,不如直接造产品。彭士禄则坚持,不经过陆上模拟直接装艇风险太大,而且造陆上模式堆等于造了一座核动力装置试验堆,可以培训人员,花这个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最后,周恩来和聂荣臻表态,陆上模式堆必须建。

1965年起,8000军民陆续来到位于四川大山沟中的“909基地”,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潜用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彭士禄被任命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核潜艇研发期间,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只有极少量的计算机、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的条件下,彭士禄等科研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他基本上吃住在实验室,很少回家,一天24小时投入工作,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睡一会儿,也就是在这期间,他落下了严重的胃病。

1970年7月18日,陆上模式堆开启试验模式,连续几天出现停堆事故。彭士禄拍板,拆除了9个安全信号灯中冗余的4个。他说,过分追求安全,反而不安全。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艇上的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没有用国外的一颗螺丝钉。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其命名为“长征一号”,舷号为401,并授予军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素材运用方向:彭士禄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其实无论是胆子大还是敢拍板,折射出来的都是他敢于担当、敢于挑战、认真负责的优秀品格与工作精神。适用于“勇于挑战”、“国之栋梁”、“尝试”等文题。

故事三

在大亚湾“趟浑水”

晚年的彭士禄回忆往昔,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1983年,彭士禄南下广东大亚湾,出任广东省核电站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改革开放初期,迅猛发展的广东省遇到了电力紧缺这一瓶颈,因此对建核电站寄以厚望。广东电力局经过初步选址,勘察了4个地点,彭士禄考察权衡后,敲定了大亚湾。

为了尽快熟悉核电站的建设情况,彭士禄攻读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的《核电站投标经济评价》等文献。他不仅从书本中学,还在宴会、闲聊等各种场合向外国人学。很快他就入了经济学的门,提出了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并为投资和进度控制建立了数学模型。

经过自己的计算,彭士禄告诉大家,大亚湾耽误一天工期,会损失100万美元。他说,过去我们搞核潜艇是国家拨款,不用还债,现在建商业性核电站,筹建工作不能等,要快马加鞭。这个“时间等于金钱”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给他贴上搞资本主义的标签,但他还是力排众议,说干就干。

1986年,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影响,香港百万人签名并游行,反对建核电站。彭士禄因公赴港时,大批记者包围他提问:“核电站会不会爆炸?”彭士禄说:“原子弹里的铀含量高达90%以上,好比酒精;核电站里的铀含量约为3%,好比啤酒。酒精用火一点就燃,而啤酒是点不燃的。”

这个经典比喻是彭士禄的杰作,1970年陆上模式堆启堆前,他被军管会从试验场紧急召回,回答人们“模式堆出事的话会不会爆炸”的质疑。好酒的他突然想出了这个妙喻。这个比喻在不同场合中被多次引用,此后香港媒体的报道倾向开始转变,反核风波最终平息。

素材运用方向:面对专业性的问题,与其用严肃呆板的科学理论去为大家讲解,以此堵住悠悠眾口,不如让思维转个弯,找到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人们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适用于“让思路转个弯”、“换一种方法”、“科学与生活”等文题。

故事四

生前的最后时光

退休后很多年里,彭士禄仍然以顾问身份在中核集团自己的办公室里演算画图,直到身体情况再也不允许。

在北京海淀区甘家口的家中,彭士禄要靠老伴的搀扶在屋内走动。他喜欢在午后沏一壶普洱茶,点一支烟。每当家中来客,他总是以酒代茶。因为喜欢喝酒,他获得了酒友们颁发的“酒圣”荣誉证书。住院时,为了不被查房的护士发现,他还把啤酒藏在被窝里。

2018年7月24日下午,原首艇主机兵程文兆、反应堆一回路操纵员李善昌和辐射剂量监测员刘洁清代表第一代核潜艇艇员,前往北京协和医院探望彭士禄,赠送了他一艘首艇的模型。彭士禄戴着吸氧面罩,和三位老兵一同对着镜头敬了个军礼。

60多年前在909基地时,这几位老兵每天在工地都可以看到彭士禄。彭士禄给他们上课,讲授核物理、热工水力、高等数学、化学、电子学、辐射防护等几十门学科,课后再实操、模拟演练。

在彭士禄生前的最后时光,他居住的病房布置得很简单,墙上却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这是他的最爱。军帽上绣着他一生牵挂的核潜艇。

女儿常来医院看彭士禄,有时还带客人来,每次探视完了,他总是坐着轮椅坚持送客人到电梯口,等客人上了电梯后,他冲着人们挥手,有时还调皮地跟女儿说“See youtomorrow”,最后还来一个飞吻。这是他跟女儿之间特有的互动。

他在医院里获得了许多新的绰号:彭老乖、彭老赖、彭老帅、彭老六、老顽童……他告诉来访的《彭士禄传》作者杨新英,自己最不喜欢别人称他“中国核潜艇之父”,最喜欢别人称呼他“彭大哥”。

素材运用方向: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彭士禄老先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在事业上取得如此骄傲成就的他,在生活中却是这样的低调与可爱。他淡泊名利,看中情谊,在他魂牵梦绕的激情岁月中,永远铭记着祖国,铭记着自己的事业,彭老千古!适用于“淡泊名利”、“奉献”、“热爱生活”等文题。

猜你喜欢

核动力核潜艇核电站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奠基者——彭士禄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俄罗斯最强大核动力破冰船开建
核电站护卫队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
中国巨轮持续远行的“核动力”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