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模块复习单元教材整合策略探讨
2021-08-17宁明鸣
宁明鸣
[摘 要]对于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英语基础好的班级的教师上课流畅,对该教材认可度高,但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的教师则会认为该教材的部分内容偏难,上课难度大,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基础薄弱班级的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以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模块复习;教材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27-03
自2012年笔者所在县份使用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以来,笔者对这套教材的编排和内容进行研究,特别是每个模块的复习单元(Unit 3)。在教学中,笔者积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及认知规律,合理、创新地使用教材,并对教材整合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模块复习单元在整个模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笔者当前使用的是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教材,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适合学生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该教材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了模块(Module)形式,每个模块设置有三个学习单元。Unit 1学习内容的设置侧重于词汇、语法和语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Unit 2学习内容的设置侧重于词汇和语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Unit 3则是模块的复习单元,重现Unit 1 和Unit 2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针对本模块的知识和技能展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并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益。模块复习单元起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作用。
二、模块复习单元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模块复习课虽然说起到总结归纳整个模块语法点的作用,课程编排的活动也体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宗旨,但自使用这套新教材以来,笔者在上课或听模块复习课时发现了以下问题:
1.部分教材内容的编排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模块复习单元所编排的教学内容太多且难度较大、较零碎,而且重难点不集中,在课堂上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虽然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但是实际学会的很少,有时考试考查的这方面的知识更少。比如八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 3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但本单元所编排的内容(Activities 1、2、3、5)对复习巩固本模块所学的现在完成时态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其他模块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还有八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 3 Activity 4的练习题过难,且所设的练习没有与中考接轨,检测时笔者发现学生能把这道题做对的寥寥无几。七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5 Unit 3 Activity 6要求学生谈论American food,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教师和学生都不是美国人,对美国的食品了解不多,最终学生能顺畅地展开谈论吗?由此可见,如果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教学,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以,在上课前教师有必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切合实际的整合。
2.教师理解把握教材的问题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托的都是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教师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因此课前教师需做到:①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模块教材中的地位。②明确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③了解教学内容结构。④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构思切合实际的教学步骤。⑤解决教材疑点。笔者在听模块复习课时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也没有认真思考要怎样整合教材,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重难点把握不到位以及教学环节混乱等问题的出现。个别教师甚至上课就是纯粹把教材中的内容讲完,并没有把重难点穿插于听说读写这四项基础能力的训练中,导致在知识输出环节中,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回答不上来。
3.教师的教学模式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居于主体地位,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因为模块复习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多,有些知识点间的联系不紧密,导致教起来比较难,有些教师就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没有给学生多少发挥的空间。他们會把模块复习课当作语法课或是练习课来上,在课堂上只是按照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来授课,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之下,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但检测下来,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低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4.部分模块复习单元的题目设置缺乏梯度性
笔者所在学校虽然地处县城,但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有些模块复习单元的题目设置缺乏梯度性,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比如说问题的层次性、活动的层次性以及练习的层次性等。在这些方面,笔者都会尽量去细化,否则就会一节复习课下来,尖子生没吃饱,中等生没有提高,学困生游离于课堂外。
三、教材整合策略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之外,还会适当地渗透中考题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增加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开发教材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更多的语言材料。比如在教Module 4 Unit 3时,笔者在四个教学环节增加内容。首先,在Revise words & phrases这个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①Word game(看到英语单词或词组时,快速读出来并说出它的中文意思,或看到中文时,快速说出它的相应英文);②根据汉语提示写单词;③用括号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其中第二和第三种题型是中考必考题型。通过以上环节,快速复习巩固本模块重点的词汇,为下面的练习作铺垫。其次,在复习词汇后,马上展开听力训练。因原有的听力材料过难,笔者把原有的材料删去,增加与本模块内容吻合且切合学生实际的听力内容,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再次,在Grammar教学环节,先用“Use since or for to ask and answer.”“Complete the dialogue in pairs.”这两个题型进行口头练习,在学生归纳语法规则后,增加“Judge the expression T or F”“单项选择”“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三个题型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最后,增加一个Writing环节,通过增加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改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不容易实施教学,教师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删除或改动,以便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Module 4 Unit 3备课中发现教材所设的练习题没有层次性,而且设计的活动多而无用,因此笔者对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把活动1、2、3、5、7删去,增加词汇复习题,设置的题目跟中考题目完全一致,在复习完单词后又补充一道接轨中考的题(根据短文内容,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单词填空)。因为本单元的听力题过难,所以笔者降低难度设计一道与中考接轨的听力题,此外还在Grammar环节适当地补充有梯度的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笔者通过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删减,加上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突破了本模块的重难点即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教材整合应体现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原则
在对教材进行整合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整合应体现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原则,以收到更好的教学实效。例如笔者整合Module 4 Unit 3的教材时,教学设计是按“词→词组→句型→语法→话题”进行:①Revise words & phrases(词、词组);②Texts(词、词组);③Listening;④Grammar(句型、语法);⑤Writing(话题);⑥Summary(小结)。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笔者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法教学中,笔者除了对教材进行切合实际的整合外,同时也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原则。比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 3的There be句型时,笔者先将一些具有典型语法意义的句子或具有典型时态的句子整理出来,如: There (be) a boy in the room. / There (be)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 There (be) some books on the desk.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看图造句,或结合教室内的实物造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和感知There be 句型的语法现象,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使用这些具有语法意义的句子并且会拓展运用,学会总结归纳There be句型的语法现象及规律。最后,笔者用三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句型转换、单项选择、把句子翻译成英语)帮助学生巩固There be句型的用法,这样能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教材这样整合后,笔者发现学生对语法课慢慢有了兴趣,而且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结束语
对初中英语模块复习单元教材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以使教材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曹瑞珍.如何灵活地使用教材[J].基础教育课程,2005(1):52-54.
[2] 刘志强.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5):59.
[3] 盧秋锦.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Z1):7-8.
[4] 张福.词块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