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的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2021-08-17李原孙希化封超董丽
李原 孙希化 封超 董丽
摘 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78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诱发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主要类型为:早发性癫痫57例(73.08%),单次发作55例(70.51%),运动性大发作45例(57.69%)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脑出血患者、多脑叶病灶患者、病灶累计皮层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计皮层、有吸烟史是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发性癫痫、单次发作、运动性大发作,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积皮层及有吸烟史为本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发作;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46-03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post-stroke epileptic seizure,PSE)已经成为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1]。国内相关报道显示,其发病率为5%~15%,由于我国每年都会发现大量的脑卒中患者,导致癫痫病并发率也在逐年升高,目前已经超过20%[2]。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容易使患者的大脑急剧缺氧,其病症类型较为多样化,主要为部分性发作,临床症状较为危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78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78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42~73岁,平均(57.41±2.83)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40~72岁,平均(56.20±2.51)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初次脑卒中发作;②以往无癫痫病史。
排除标准:①伴有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②患有恶性肿瘤或脏器衰竭。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颅脑CT检测,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下颌内收,两侧耳部与台面等距离。设置常规层厚5~8 mm,层距5~8 mm;脑窗窗位L:30~40 HU;窗宽:W70~100 HU。骨窗窗位L:250~500 HU,窗宽:W1000~1600 HU。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60~100 mL。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为2.0~3.0 mL/s;注射对比剂后10~15 s进行动脉扫描;60~70 s进行实质扫描。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发作时间、疾病种类、发作次数、发病年龄、病症类型、病灶范围、病灶部位、饮酒情况和吸烟情况等。①按照患者的发作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发作时间≤14 d为早发型;发作时间>14 d为晚发型;观察患者的疾病种类,包括:运动性大发作、小发作,以及单纯运动发作;观察患者的发作次数:1次属于单发,超过2次属于复发。②观察患者的发病年龄:分为超过50周岁与未超过50周岁。③观察患者的病症类型:分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④病灶范围:单脑叶、多脑叶。⑤病灶部位:累及皮层、皮层下。⑥饮酒史:持续6个月,每周超过1斤白酒。⑦吸烟史:持续6个月,每天超过10支香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组间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临床特点
对研究组的78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早发性癫痫57例(73.08%),晚发性癫痫21例(26.92%);运动性大发作45例(57.69%),小发作7例(8.97%),单纯运动性发作26例(33.33%);单次发作55例(70.51%),反复发作23例(29.49%)。
2.2 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两组年龄、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类型、病灶范围、病灶部位和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的项目放进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出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积皮层、有吸烟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极容易引发癫痫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救治难度,使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显著上升。从流行病学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年龄超过50周岁的脑卒中患者发生癫痫病的概率为50%,这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3]。目前,临床还没有明确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发作机制,主要认为和脑部神经受损有关。本研究显示,此次纳入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主要类型为:早发性癫痫57例(73.08%)、单次发作55例(70.51%)、运动性大发作45例(57.69%)等。这些患者癫痫病发作在14 d之内,并且大部分都是单次发作。癫痫病会加重患者脑损伤程度,对缺血区域造成进一步损伤。所以,临床医护人员要知晓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各种危险因素,做好及早处理,这对防止患者脑神经继续损伤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发现,脑卒中后癫痫病会改变患者脑部结构,提高颅内压,使颅内电解质紊乱[4]。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脑卒中类型、病灶范围、病灶部位、吸烟史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差异性(P<0.05)。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为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积皮层、有吸烟史(P<0.05)。与高树森[5]研究报道相一致。当患者形成脑出血后,脑组织会产生大量含铁血黄素,刺激局部组织,过度释放兴奋性氨基酸,提高神经元兴奋性。因此,需要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诊治及护理,从而避免癫痫病的发作。大多数早发性癫痫病能够自行痊愈,但是晚发性癫痫病患者,由于颅内产生大量胶质细胞,患者脑组织发生纤维病变,所以要加强对晚发型癫痫病患者的对抗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发性癫痫、单次发作、运动性大发作,脑出血、多脑叶病灶、病灶累积皮层及有吸烟史为本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要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做好预后工作,避免产生癫痫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冬美.脑卒中患者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脑电图表现[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2):174-175.
[2]李承霞,湛长青,庞洪波.14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分析[J].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9,28(5):288-292.
[3]龙亚德,陈国光,关春红,等.80例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11(5):284-285.
[4]聂荔,谈庆华,朱婷,等.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脑电图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J].江西医药,2019,54(7):769-771.
[5]高树森.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诱发癫痫的危险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5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