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色隆林供电局:用幸福“点亮”少数民族心灯

2021-08-17陆诗逸

广西电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隆林点亮供电局

●陆诗逸

时光雕刻出巨变。巨变,从电网开始。

摊开隆林各族自治县电网建设图纸,一张气势恢宏、五彩纷呈的电网大网,在隆林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编织。

“十三五”是南方电网广西百色隆林供电局改革发展里程碑意义上最重要的五年,也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五年。五年来,隆林网架实现了从“散”到“稳”、从“弱”到“强”的改变。

贫困地区网架弱,人民生活处处忧

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的隆林,自然条件恶劣,石漠化面积大,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自我发展能力弱,是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

长期以来,隆林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严重不足,安全隐患极为突出:隆林县城只有一座35千伏新州变电站单电源供电,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最低1.5元/千瓦时,偏远地区高达3元/千瓦时。深山远乡的少数民族村寨只能天黑进屋、篝火度日,夜间稀稀疏疏散落几盏灯火。

说起2014年前的村屯,杨成先摇摇头。没网改前,龙英村是个没水用的村寨,家家户户的用水都得靠村民自己拿着水桶背水、抬水,连生活用水都成了困难,村民们家中不敢养太多猪仔。杨成先家中也是如此,由于打工挣不了几个钱,家里2018年还居住在瓦房里面,一遇风吹雨打便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加上寨子里电压不足,虽可以使用电磁炉,但是不能一起共用多个电器。村寨里的大多数村民家中仅有一盏灯照明,由于一度电要1.1至1.2元,高电价使得他们不敢使用更多电器。“我们平常都不开电视机,只有过节的时候才打开看看春晚,但经常不稳定,很多时候电视都看不了。”说起用电情况,杨成先无奈地摇摇头。

么基村是德峨镇2020年最后一个预脱贫村,也是隆林脱贫难度最大的贫困村之一。全村共26个自然屯609户2623人,主要居住着苗、彝、仡佬3个少数民族,贫困户362户1716人,贫困发生率为45.98%。2016年以来,该村重点发展桑蚕、黄牛、肉猪、山羊等传统种养产业,脱贫摘帽185户905人,还有未脱贫人口86户389人。2020年以前,村里通过养蚕脱贫了185户,但由于养蚕需要用电照明,村里农网未进行升级改造,仅有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全村用电,用电负荷常常处于过负荷的状态,养蚕产量并不是很高。

薄弱的网架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心头痛,更是政府招商引资中一个“拦路虎”,很多企业担心落户隆林因停电造成经济损失,致使政府招商引资屡屡流产。

得益于隆林电网升级改造,隆林县城灯火通明 时路/摄

大石山区建电站,石头缝里“种”电杆

2014年,广西电网公司与隆林县政府签订隆林电网资产无偿上划协议,结束了长达五年的代管历史,完成了企业“子改分”体制改革。自上划广西电网公司后,隆林网区进行了一次蝶变。

隆林县域大石山区地貌、老旧线路、变电站、设备,线路档距过长等问题都给农网改造工程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要想建造安全、稳定的农村电网,首先得确保每个乡镇都拥有一座35千伏变电站。但要想新建变电站,首先得克服在山上建电站、石头缝里“种”电杆的难题。35千伏革步、金钟山、蛇场等变电站便是在石头山上新建的变电站。

石头山上树电杆无疑给隆林电网改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挖地基时,施工方需事先准备好开凿石头的冲击转,一步步凿石头,才可进行开挖。凿石头的难度令施工方印象深刻:“运气好的站有五分之一不是石头,运气不好的话整个变电站开挖过程中都是碰到石头。”

隆林电网建设中不仅要在半山腰上建电站,还得在石头缝里“种”电杆。隆林县德峨镇么基村罗仕屯是隆林挂牌督战县、村2020年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督战项目,原线路1999年投运,目前供电用户有22户。由于原线路线径小,随着居民户数的增加及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功率电器也进入各家各户,用电需求量大大增加,在用电高峰期间村民家用电路电器不能正常使用,最高负载达到90.83%,常常处于重载状态,无法满足负荷需求。为满足村民用电需求,2020年,百色隆林供电局对其进行农网升级改造,更换新的50千伏安容量台区并加设水泥杆,但由于罗仕屯地处高原地区,周边均为大石山区,需要在石头缝里“种”电杆,项目施工不仅难度大,还经常遭受村民阻拦。

经过努力,隆林供电局促成百色供电局与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十三五”深化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电网建设联合协调小组,强力解决电网改造遇到问题,优化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全力保障隆林电网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基建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为顺应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发展形势找到了突破口。

稳固网架引投资,“手拉手”环网促转型

2018年,隆林县第一座新建变电站35千伏板坝变电站投入运行。

据悉,该变电站是百色隆林供电局上划广西电网公司后建成的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总投资933万元,35千伏出线1回,10千伏出线5回。该站投运后有效解决了隆林县平班镇10千伏电网的薄弱结构和供电“卡脖子”的问题,满足了当地用户负荷快速增长的用电需要,为隆林县东大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020年1月,35千伏者桠线成功投运,使者保站、桠杈站、科丰站形成环网供电,大大提高西北片区供电可靠性,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年8月,隆林新建及技改35千伏沙平线投运,意味着隆林电网改革进入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隆林县“十三五”规划主网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稳定的电力给少数民族地区的隆林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还给隆林县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基础。2019年,广西隆林利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西隆林辉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嗅到隆林电网改革的商机,纷纷到隆林城西工业园区入驻建厂。

据悉,这两个公司是制作铝线等工业品的企业,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整个流水线均用电进行生产,月度平均用电40万至50万度。电压的稳定,不仅给这两个厂提供了稳定的生产,也缩短了厂里加工原材料所需消耗的时长,增加了企业收入。同样感受到供电稳定福利的还有隆林日强钢化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厂长介绍说,制作玻璃的流水线均需用电进行生产,没有电就意味着产量会下降。

凭借着电力的充足,2019年,隆林县政府协调企业在当地置办起了电子厂以及服装厂,专门为扶贫安置点的贫困户提供一个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的机会,提高贫困户的家庭年收入,同时也为隆林县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如今,城西工业园区内已有4家公司进驻,总面积达128.67亩,让安置点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愿望变成现实,满产时可吸纳840余人脱贫户就业。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百色隆林供电局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4.77亿元,与隆林县刚上划时固定资产原值4.3亿元相比,相当于再造了3个隆林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由9座增加到21座,35千伏及以上网架乡镇区域全覆盖,实现了一乡一站,形成了“手拉手”供电模式;圆满完成电网改造任务,居民切实享受到电网改造的红利,居民电价由1.5元/千瓦时大幅降至0.5元/千瓦时,42万群众受惠。

电网红利惠民生,山村巨变奔小康

稳定的电网网架以及优质的供电服务给隆林县埋下了“隐形资金”。

随着政府加大乡镇的规划,上朗洞屯22户村民都建起了一栋栋小楼房,家家户户都使用上新式电表,电线也由单相供电变成了三相供电模式,电价也从原先的1元多降至0.5283元,村民们每家每户都购买了电动粉碎机,现在猪草、玉米都能够直接粉碎养殖。随着农网升级改造后,电充足了,村民们的养蚕产量逐渐得到上升,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杨进荣,龙英村村主任,2013年,由于家中孩子上大学费用较高,时任村主任的他毅然决定带着村里的124人前往广东打工。2014年,杨进荣嗅到了家乡农网改造的变化,辞去了广东的工作,选择回到龙英村,当起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如今,电力充足,村民们用水也得到了解决,家禽使用的饮用水都可以通过抽水泵进行抽水,再也不怕家禽没水饮用了。杨进荣看到这一商机后,跟弟弟合伙搭起了棚,养殖547只鸡、20多头猪。在他的带领下,村支书李新文也做起了养殖产业,养着63头猪。

不仅如此,供电服务也随之不断提升。通过签署供用电合同、采取片区经理责任制,村里线路一出问题,便可随时拨打片区经理电话,供电服务随叫随到,村民们对此都赞不绝口。

平流古寨的群众至今仍保留纺纱织布的传统,身上穿的传统服装、床上用的床单被套都是自己纺织染制而成,衣裤及头巾均保持原来的制作工艺,现如今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家住平流古寨的罗明良家就是其中的受益家庭,原先,他的妻子使用脚踩织布机,两天才能制作完成一件上衣。现在,妻子使用上了电动制衣机,制作一件衣服利润也从先前的几十元上升到如今的一两百元。

此外,隆林供电局面对用电下滑的剧烈市场变化,多措并举推动隆林铝工业的复产和铝产业“二次创业”再崛起。优化业扩报装管理,对工业园区实施供电配套项目建设延伸到客户红线,零散居民、低压非居民新装客户免费装表到户,累计投资800万余元助力脱贫攻坚,完成自治县脱贫攻坚奔小康产业园、种桑养蚕、饮水工程、学校等432个项目用电接入工作。向3个定点帮扶村捐赠产业发展资金累计63.78万元,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建立农配网运维及可靠性有效管控机制,实现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由212.23小时/户缩短至13.82小时/户,综合电压合格率由72.13%提升至99.48%。

稳定的电力不仅给隆林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还给该县奔小康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隆林点亮供电局
桂林临桂供电局:营配协同创典范提质增效优服务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百色隆林:迎来深圳市罗湖区8名支教工作者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三十年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广西电力行业送配电线路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
万家灯火 南网情深
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与展望
本地白山羊和隆林山羊冬春季补料效果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