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在小儿股骨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

2021-08-17蒋西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股骨动力学血流

蒋西银

(华池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 庆阳 745600)

小儿股骨骨折较为严重,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临床对于骨头明显移位的患儿多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复位、固定,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疼痛耐受性较低,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小儿股骨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是临床的重点研究内容。静脉自控镇痛是临床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但会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呼吸抑制[1]。相较于传统静脉自控镇痛,髂筋膜间阻滞(FICB)麻醉对患儿全身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2]。研究调查显示,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超声与FICB麻醉联合可增强阻滞的准确度,从而可提升麻醉安全性[3]。因此,本研究将超声与FICB联合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手术中,旨在探讨其对患儿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于华池县人民医院接受股骨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27例;年龄5~10岁,平均(7.47±1.35)岁。观察组中男患儿24例,女患儿26例;年龄5~10岁,平均(7.73±1.2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骨科疾病诊疗指南》[4]中的股骨骨折相关诊断标准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5]分级为Ⅰ级者;单侧骨折者等。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涉及的麻醉药品过敏或存在排斥反应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保持6 h禁食、2 h禁饮,并于术前停用所有药物;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并开放外周静脉,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行芬太尼+罗哌卡因+氟哌利多镇痛,取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 mL∶0.1 mg)0.5 m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 mL∶100 mg)150 mg+氟哌利多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78,规格:2 mL∶5 mg)2.5 mg+生理盐水100 mL给予患儿镇痛泵输注,持续输注速度为2 mL/h,自控剂量设置为0.5 mL/次,间隔时间20 min,待患儿眼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时置入喉罩。观察组患儿接受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辅助患儿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利用超声仪(美国Sonosite 公司,型号:S-Nerve),8~13 MHz线型超声探头,对患儿的骼筋膜间隙位置进行探查,确定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骼筋膜间隙、股动静脉及股神经,对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采用平针进行穿刺,待针尖穿刺骼筋膜后回抽无血,注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 mL∶100 mg)0.6 mL/kg。若手术期间患儿的心率(HR)或平均动脉压(MAP)超过其基础值的20%,则视为麻醉不足,需进一步增加麻醉药物剂量,直到患儿的生命指标稳定为止;若患儿的HR低于70次/min或MAP低于基础值的20%,则视为麻醉过量,应减少麻醉用量,视患儿身体状况给予阿托品或麻黄碱。术毕,皮肤缝合时必须停止吸入麻醉药物,给予纯氧并将残余的麻醉气体排出,后拔除喉罩,将患儿送入手术恢复室进行监护。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疼痛行为量表(FLACC)[6]对患儿术后即刻与术后6、12 h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价,量表包含患儿腿、活动功能、啼哭、可安慰程度及面部表情5项指标,每项2分,总分10分,评分与患儿的疼痛程度呈正相关。②比较两组患儿切皮前(T0)、切皮后1 min(T1)、切皮后 5 min(T2)、切皮后 10 min(T3)及手术完成时(T4)的血流动力学水平,采用心电监护仪检测HR、水平,平均动脉压(MAP) = (SBP+DBP×2)/3,用透射式血氧饱和度检测法测定血氧饱和度(SaO2)。③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皮肤症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术后即刻与术后6、12 h两组患儿的FLACC评分均逐渐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镇痛效果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儿镇痛效果比较( ±s, 分)

注:与术后即刻比,*P < 0.05。FLACC:疼痛行为量表。

组别 例数 FLACC评分术后即刻 术后6 h 术后12 h对照组 50 3.15±0.99 3.55±1.05 3.70±0.96*观察组 50 2.04±0.74 2.70±0.85* 2.82±0.90*t值 6.350 4.449 4.729 P值 < 0.05 < 0.05 < 0.05

2.2 血流动力学 与T0时比,T1~T4时两组患儿HR水平及对照组患儿MA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观察组患儿MAP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患儿T1、T2时HR、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时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各时间点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

注:与T0时比,#P < 0.05;与T1时比,△P < 0.05;与T2时比,▲P < 0.05;与T3时比,□P < 0.05。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SaO2:血氧饱和度。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HR(次/min)T0 T1 T2 T3 T4对照组 50 81.01±8.35 86.56±10.01# 85.01±8.69# 81.41±10.01△ 81.46±10.11△观察组 50 80.82±8.45 81.51±9.52 81.21±9.52 80.82±8.87 81.35±9.74 t值 0.113 2.585 2.085 0.312 0.055 P值 >0.05 < 0.05 <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MAP(mm Hg)T0 T1 T2 T3 T4对照组 50 75.13±15.69 83.39±9.55# 79.18±4.78△ 68.84±3.24#△▲ 72.02±4.72△▲□观察组 50 75.84±15.42 78.74±10.89 76.36±3.69△ 73.39±5.84△▲ 72.77±5.02△▲t值 0.228 2.270 3.302 4.817 0.770 P值 >0.05 < 0.05 < 0.05 < 0.05 > 0.05组别 例数SaO2(%)T0 T1 T2 T3 T4对照组 50 99.45±0.53 99.22±0.41 99.43±0.42 99.32±0.61 99.43±0.52观察组 50 99.49±0.31 99.34±0.45 99.32±0.56 99.41±0.42 99.52±0.36 t值 0.461 1.394 1.111 0.859 1.00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 术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股骨骨折患儿对于麻醉与镇痛的要求较高,常规静脉自控全身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效果较差,常需多次给予患儿镇痛药物,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FICB麻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通过对特定部位的神经阻滞,来增强镇痛效果,且对患儿机体影响较小,但单独的FICB麻醉仅仅依靠操作者个人经验来完成穿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7]。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超声引导下完成FICB麻醉成为手术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麻醉操作者在肌间沟间隙定位过程中,经超声引导,从而确定股骨骨折患儿神经的粗细、位置、走向、深度及周围邻近组织的情况,大大缩短操作时间,提升麻醉镇痛效果,降低对周围组织产生的损伤,从而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通过超声技术还可观察到局部麻醉药的实际扩散与分布情况,从而实现阻滞过程的全程可视化,提高阻滞的精确度与成功率[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即刻、术后6、12 h的FLACC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HR、MAP、SaO2变化不显著,提示相较于常规静脉自控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镇痛效果更强且时间更长,从而维持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超声引导下FICB麻醉可有效增强股骨骨折术的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从而维持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动力学血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利用相对运动巧解动力学问题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