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野生动物筑起安乐家园

2021-08-17

今日中国 2021年8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

文|本刊记者 赵 阳

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在中国从无到有,直到深入人心,其中的转变并非一日之功。从国家到民间,无数个人及团体为此奠定了扎实基础。

继云南象群北迁引发国际关注,前不久,鲸类搁浅事件、众人接力救治受伤穿山甲事件也让公众感受到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以下简称“动保”)工作的亮眼成绩。动保理念在中国从无到有,直到深入人心,其中的转变并非一日之功。从国家到民间,无数个人及团体为此奠定了扎实基础。

动保工作进入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外国列强对中国丰富的物种资源虎视眈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创始人、动物学家秉志向中央研究院提出建议,强调保护珍贵动植物资源,避免外国人进入中国随意侵占。50年代,秉志以及植物学家钱崇书、陈焕镛等率先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之称的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成立,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建成的开端。

亚洲象群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赖家新村山林地里睡觉休息

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针对该领域并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经过多年沉淀,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科学家群体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开始发挥作用。中国与国外也开始有了野生动保工作的互生,比如1981年与日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1986年和澳大利亚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等,为动保领域的立法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期间,1981年在陕西发现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1985年,本为中国特有却在本土灭绝的麋鹿从国外回归……一系列重要事件极大地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相应地,一批自然保护区陆续建起,为野生动物开辟了大片适宜生存的舒适环境。1989年《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施行,中国野生动保工作进入新阶段。

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国家层面来讲,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依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大幅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都是重要事件。科研层面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21年,距朱鹮被重新发现走过了40年。从7只发展到全球范围内7000余只,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9月,回家35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中国的种群数量达约8000头,饲养点和放归地总共81个;麝科(所有种)、穿山甲属(所有种)、长江江豚等物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相关的好消息越来越多”,张劲硕表示,即将于2021年10月份在云南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促进对整个生物多样性更全面的保护,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前赴后继的坚实力量

几十年来,无数有识之士为保护野生动物奔走呼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研究员汪松就是其中之一。

197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代表团首次访问中国。汪松作为中科院代表,参加了双边会谈,并于同年作为中国政府的观察员,首次走出国门,参加《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二届大会。在担任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一职的近20年间,汪松参与制订了《国家自然保护纲要》《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具有重大意义法律条例的制定,推动了生物多样性在整个中国的保护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协调“麋鹿归家”的过程中,汪松起到了关键作用。北京动物园首任园长谭邦杰同样如此。当时,世界上最后18头麋鹿被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圈养。谭邦杰给贝德福特曾孙塔维斯托克侯爵写信表达希望麋鹿回归中国的意愿,引起了对方重视。最终于1985年,20头麋鹿被送归中国。除此之外,谭邦杰最早提出保护野生东北虎、华南虎,被誉为中国老虎的“保护神”。正是在他的坚持下,中国特产华南虎成为“最优先需要国际保护的濒危动物”,为其种族延续争得一线希望。近年来,中国的华南虎繁殖取得明显成效,与2010年底相比,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达200多只,增长了约一倍。

民间力量也为动保工作的推进起到突出作用。1996年,为保护滇金丝猴,环保作家唐锡阳、沈孝辉发起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运动—“大学生绿色营”。当年,25名大学生、记者、作家、摄影家远赴云南滇西北白马雪山。在环保界、科学界、舆论界的大力支持下,约1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及栖息林中的200多只滇金丝猴得到保护,第一届绿色营大获成功。直到如今,绿色营已举办25届,主题从湿地保护、渭河考察到关爱秦岭生物等,不一而足。参与人员除内地高校学生外,还有来自台湾、美国、日本、芬兰等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及志愿者,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成为传播绿色种子的星星之火。

张劲硕介绍,不少野生动物摄影师通过拍摄影片、纪录片等形式提升公众野生动保理念,博物馆等科普机构的大力宣传也影响深远。“我小时候,曾经发生过竹子开花导致大熊猫食物短缺的事件。自然博物馆呼吁众人捐款拯救大熊猫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几十年来,从上到下,国家各个层面都在不断为动物保护做出努力。”他说。

不同的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宣传手段形式多样,宣传效果也不可同日而语。“之前的宣传主要还是在国家层面,如今,利用新媒体手段自发科普的民间力量层出不穷。”张劲硕举例说,《博物》杂志的张辰亮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这位“85后”北京小伙在运营杂志官方微博时,高冷、有趣、简单明了的语言风格得到了大批粉丝的喜爱,任何与动植物相关的问题都要邀请“博物君(张辰亮在粉丝中的昵称)”来释疑解惑。除了微博之外,张辰亮入驻B站、抖音等人气平台,多渠道进行接地气的科普工作,博物杂志官博粉丝数量从2万暴涨至1300多万,抖音账号获1700多万关注。

掀起全民动保热潮

张劲硕表示,张辰亮等大V的宣传直接带动了公众对野生动植物的关注,影响力巨大。他同时强调,经济的发展是这一转变的基础。“过去饭都吃不饱,哪有精力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张劲硕认为,动物具有精神价值、美学价值。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这必然高于“一块肉”的价值。观鸟、进入大山融入自然等活动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通过微博、朋友圈等各个渠道发布自己所观所感,理念的快速传播与转变便是水到渠成。

对张劲硕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曾经冷冷清清的国家动物博物馆成了“网红圣地”。国家动物博物馆是集动物系统与进化研究、动物标本收藏和动物科学知识普及三位一体的国立学术机构。张劲硕介绍,国家动物博物馆现有893万多件标本,是全亚洲体量最大的动物博物馆。原来只做科研,现在则面向公众开放,服务大众。“近几年,游客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即使采取限流措施,每日仍多达四五千人参观。游客群体也从原来父母带孩子为主,变得越来越多元,很多年轻人乐于来此看展,接收相关知识。”

张劲硕表示,为了满足公众需求,博物馆会经常变更展览,游客常来常新,丰富的展品也吸引游客多次反复参观。不仅可以在白天游览,能夜宿馆内的“博物馆奇妙夜”项目也受到了大小朋友的青睐。

在近期大火的云南象北迁事件中,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事业发展给予了很高评价。“在动保意识深入人心的情况下,老百姓知道大象很珍贵,需要人类保护,一切伤害大象的行为都是犯罪。”张劲硕对该事件中,人民展现出来的对大象的保护欲很欣慰。他表示,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保护中心等机构对事件做出了很多预案,以尽量不干预为原则,引导大象自然回到生活的地方或者找到新的栖息地。至今为止,防预措施和事态发展都比较理想。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近来,野生东北虎入村、上海小区大量貉出没等野生动物进入人类生活区的新闻频上热搜,一方面体现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优秀成绩,另一方面,如何平衡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局面也成为新的问题。张劲硕认为,野生动物数量过多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威胁。“所以野生动物管理必不可少。”他解释说,以貉为例,一个区域内能容纳几只貉、多余的貉如何妥当处理等都需要专业人士给出判断。“然而,这对相关部门来说还是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提高,大量培养相关人才,也需要更多政府部门互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

多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间合作机构在野生动保领域的学术交流方面十分热络。中共十八大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更是成为中国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习近平提出,中国愿同非洲一道,共同保护青山绿水和万物生灵。中国愿同非洲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保领域交流合作,让中国和非洲都成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在一次中非野生动物保护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会上,坦桑尼亚野生动物研究所科研所长Julius Keyyu指出,坦桑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借鉴中国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南非Daily Maverick新闻网刊登文章表示,近年来,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走私活动。在一些与中国进行合作的非洲国家,野生动物走私活动已经大幅减少。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
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上)
为野生动物建座“桥”
野生动物的魅力与野性
国家公园,打造野生动物的家园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关爱野生动物,守护美好家园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瞧 这些搞笑的野生动物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喜感野生动物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