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线无战事》中的伦理困境与战争创伤
2021-08-17林芷欣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510006
⊙林芷欣[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州 510006]
德国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以创作战争小说著称。他曾在“一战”中受过伤,《西线无战事》是他在战后创作的成名代表作,可以说是雷马克“最恐怖生活的自传”。小说中主人公保罗和同学阿尔贝特、米勒、莱尔四个青年学生在老师及校长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应征入伍,却在战场上被消磨了少年所有的人生理想和英雄梦想。
“伦理叙事”关注作品中人物的伦理状况和道德处境。从人物内心刻画来看,面对战争和战场上的生死考验,以保罗为代表的德国青年一代无疑面临着巨大的伦理困境,小说有着深刻的伦理意蕴。本文以小说文本为基础,从伦理叙事角度探究小说中人物面临的无法挣脱的伦理困境,无法挣脱是人物的悲剧性所在,困境中的选择也必然带来战争的创伤。
一、战争中的伦理困境
伦理两难是伦理困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西线无战事》中,士兵们面临的伦理两难无处不在,伦理困境对小说主题思想的表达有着深刻意义。
在保罗不到二十岁时,校长坎托雷克就时常用他充沛的激情和对英雄的吹捧来鼓动同学们参军。来自远方战场的诱惑和身后母亲苦苦哀求“不要去”的眼神产生了冲突。要不要参军,不仅是一个青年对自己未来的选择,从伦理的角度看,也是让孩子与父母分开、让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分开、让新手父亲与孩子分开……所以,这时以保罗为代表的青年们面临的第一个伦理困境就是要不要参军。但是,保罗和他的同学们还是十八岁的热血青年,听到战场的呼喊、英雄的召唤,自然是热血沸腾的。因此,当他们中间有一个人迟疑不决时,就要被叫做“胆小鬼”,甚至连父母都这样认为。然而当保罗第一次上了战场后,那些枪林弹雨使他的世界观顷刻间崩塌了。他原本以为那些在他十八岁时鼓动他参军的人是引导他走向成人世界的人,那将是一个工作、责任、文化和进步的世界,可雨点般的炮火却告诉他现实远比空洞的语言残酷,曾经的鼓舞不过是班主任为炫耀而编织的美丽谎言。从伦理层面看,以保罗为代表的青年们又遇到了上战场前同样的两难:要不要继续和父母、恋人或孩子分开?也许自己牺牲一只胳膊或是一条腿就能和他们团聚。这时保罗面临的第二个伦理困境就是要不要留在战场上。
战争期间,保罗得到了一个十七天的假期,他回家看望了家人。一年前还不认识战争的他驻扎在平静地段,所以休假对他而言当然是难得的放松。但是今日的他已经在战场上见证过无数生死,自己也只是从死神手中侥幸逃脱的一个,这使他越来越害怕回到战场,尤其是病弱母亲的哀求触碰着他的心理防线。可父亲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保罗的回家似乎成了他向朋友炫耀的资本。德语老师也急切地与他谈论前线战况,他不考虑实际战况的自大言论使保罗感到失望。总之,这次回家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面对之前的伦理两难,他有了重新抉择的机会,要不要回到战场,是保罗面临的第三个伦理困境。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上战场、留战场、回战场,随时都会面临死亡,但那也可能是像保罗这样的无数德国青年们别无选择的生存方式。伦理困境反映的是“义”与“利”的问题,它进一步凸显了保罗在面临伦理两难时所做选择的无奈,从这个角度解读小说,是对小说主旨的一种充实。
二、战争中的伦理选择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认为:“在文学文本中,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西线无战事》中的人物在同样的战争灾难中有不同伦理选择的表现,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小说中人物身份的不同。
一场在前线与法国军队的生死搏杀中,保罗、恰登、海埃等人可以抵挡住猛烈的连珠炮火、狙击火力、地雷、毒气、手榴弹,等等,但它们包含着全世界的恐怖。能够抵挡这些的人是保罗这些老兵,当然不是说他们刀枪不入,而是他们的意志足够坚强,反应足够灵敏,总能抓住死亡前的一瞬跳入掩护的战壕或是戴上防毒面具,是经验和勇气救了他们。
贪生怕死的士兵是希默尔施托斯,他是仗着自己的长官身份在练兵场上折磨士兵最残忍的家伙,让保罗吃了不少苦头。当他从练兵场被派遣到前线,和曾经的手下、现在的老兵保罗、恰登等人共同作战时,却是一个只会躲在战壕里假装受伤的新手,无论保罗如何吼他推他,他都不肯出去。然而当一支队伍潮水般经过这里时,其中的少尉喊他们前进,保罗通过打骂没有做到的事,少尉的话却做到了,希默尔施托斯听到了上级的话,犹如大梦初醒般站了起来。
当了逃兵的是农民德特林,持久的战争是非常磨人心智的。德特林的不幸是在一个花园里看到了一颗樱桃树,这使他想起了家中大果园里的樱桃树,那个有他妻儿的家,于是他当了逃兵,尽管他一个星期后就被战地宪兵逮捕了,从此再无消息。困扰了他这么久的伦理选择,最终抵不过一场热烈的思乡病。
保罗、希默尔施托斯和德特林都是害怕在战场上死亡的普通士兵,面临着同样的伦理困境。但是希默尔施托斯是权力的奴隶,长官的那一声号召比保罗的痛打奏效得多;德特林是个享受过家庭温暖的人,所以当樱桃树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时,他当了逃兵。而保罗,这个钢铁战士、热血青年,因为害怕死亡所以学会了躲避炮火,仍在战场上英勇作战。面对同样的伦理困境,这三个人不同的伦理选择,正是由于他们家庭身份的不同。
三、无法逃避的战争创伤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独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却还是被战争毁掉了”。雷马克的这句话最能概括《西线无战事》所要表达的内涵。“以保罗为代表的这一代年轻军人的整个人格发展和自我认知形成的青春期都在战壕中度过。一旦战争结束,他们将悲惨地发现,除了内心难以言说的创伤,战争什么都没有给他们留下”。而这些苦难都来自于他们在伦理困境中做出的选择,这里以主人公保罗的伦理选择为例,阐述战争带给他的创伤。
保罗选择回到战场,而战争带给前线士兵最直接的伤害便是身体上的摧残。战场的颜色是黑暗的,有着亲身经历的雷马克对于伤兵的描写更是捕捉细腻、触目惊心:头盖骨被炸飞的人还活着,一个二等兵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爬了两公里,另一个二等兵两手捧着从肚子里滑出的肠子朝急救所走去,或许这些士兵应该已经死了,但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抱有对活着的强烈渴求,那意念甚至已经操控了自己的身体,求生的本能让他们拖着自己的残缺之躯逃命或是寻医,这样强烈的反差更进一步将真实的战况扯碎给读者看,战争对人身体的残害是有悖伦理的。
战争带给保罗的身体创伤是他伦理选择的结果,他选择离开父母再次回到战场,就已经准备好随时接受死亡的降临,但对身体的残害又是有违道德伦理的,从这个层面上看,保罗最终还是被锁在了伦理困境中。
然而,战争带给前线士兵最难以磨灭的伤害是心灵的冲击。雷马克在书中一直试图叙述一个平淡的事实:那些从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幸存者,才是真正被战争毁掉的人。战争除了带给士兵身体上的摧残,更腐蚀了他们的意志,他们甚至相信每天噩梦一样地奔走在战场上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命运。他们做了战场上的英雄,却成了自己生活里的逃兵,他们不再相信梦想,他们只相信战争,这才是战争真正的可怕之处——吞噬了一颗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心。这是钢铁青年的悲哀,战争结束后的每一天于他们而言都像是苟活,他们不会比此刻更加脆弱,因为战争已经让他们一无所有。
四、结语
《西线无战事》是雷马克在亲身经历“一战”后的自白。没有伤悲就不会有慈悲,所以有过伤悲的雷马克始终是怀着道德良知在创作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从对小说中人物面临的伦理困境、做出的伦理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战争创伤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被困于伦理两难境地的士兵的悲剧命运的披露和反思,有力地揭示了战争对人体的破坏和人性的摧残,其对于战争的反思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提醒人们记住苦难,拥抱和平。
①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3页。
②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李清华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题记。
③ 王菲:《疗战争的伤 ——创伤理论视角下的〈西线无战事〉解读》,《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第67—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