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裕而高贵

2021-08-16徐珊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刘国梁慈善家土豪

徐珊

【编者按】本期所选杂文谈的都是关于富人的话题。有的为富人说话,谈仇富心理,提醒大家警惕“红眼病”;有的对富人提出良好愿望,希望富人有仁,能够成为慈善家;还有的直接提出批评,对那些没有高贵灵魂的富人表达了内心的鄙夷。所有种种,皆为了同一个目标——希望穷人们能够努力,希望富人们足够仁慈,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小,大家一起共同富裕。

国人的奇特心理

韩寒

今天在新浪的博客上看见一篇文章,说刘国梁开了一辆一百多万的新车,奥迪的Q7。再看网友留言,发现大多数都是骂的。我表示十分的不解。一个得了如此多世界冠军的人,别说自己买了,体育总局从男足那里转点钱过来送他一辆都没什么稀奇的。花自己的钱还要被人骂,恐怕最中国特色了。

前几天看汽车杂志的时候,看见有一人从法拉利定了一辆车,因为几十万美元的最好的限量版的ENZO已经不能满足人家的需要,而且几百的限量也不够稀有,所以他以ENZO为原形,拆个乱七八糟,让法拉利重新打造了一辆价值500万美元的车。

他是美国的一个编剧。

这要在我国,一个编剧敢买个价值10万美元的保时捷,肯定被观众骂个狗血喷头,以后这个编剧的戏就不看。肯定不下十万人诅咒他车毁人亡。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就不行,划不了你的车,老子至少还能骂你。骂什么呢,骂你写了好电视剧还是拿了世界冠军?

归根结底,一是穷,二是根子里的习性。当然,穷是最重要的,如果大家都能买得起A6,那杰出点的开个A8,大家也没意见。不但经济上和精神上都穷,而且我们的福利差,每个人都搞得很紧张,教育、医疗、住房都没保障,普通老百姓生个病,自己治好,家里穷死。

但,这和刘国梁开什么车没有任何关系。

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辈子自己都好不了。

我是这样想的,我很羡慕刘国梁,喜欢他那辆车,我还喜欢M5,还喜欢911,我希望自己明年的赛车成绩再好点,得更多的冠军,虽然不是世界冠军,但全国冠军也成,亚洲也成。所以冬季要给自己再加一点训练的时间。明年拿更多的奖金,改天换辆自己更喜欢的车。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车,但从不诅咒眼红有车的人,只是希望早日能开上自己的汽车,甚至参加汽车的比赛。如今我可以光荣地无愧于小时候的梦想,后天还要去车队领今年比赛的工资和奖金,真是开心。这些虽然比版税少不少,但都是经过不少困难和危险得来的,我爱怎么花怎么花,高兴了我明天就去买M5。我相信,一个世界冠军从小付出的要比我这半路出家的多很多。而且他们的运动因为入门的门槛比较低,一副球拍一颗决心就是成本。所以竞争的人更加多,要赢更难。

我尊重任何冠军。

经常眼红,小心近视。

(选自《杂的文》,万卷出版社2008年版)

赏 析

这篇文章写于十多年前,文中所提及的刘国梁这些年几起几落,有更精彩的故事。只是,当年的热点被韩寒妙笔一写,现在读来依然令人深思。现实之中,像刘国梁这样的相对富裕的人还是少数,再加上他也是名人,所以他买豪车后被一部分人围攻,就有些类似俗语说的“枪打出头鸟”。

韩寒的语言犀利又俏皮,嬉笑怒骂间一针见血。他对那些贫穷的妒忌的懒惰的“打枪者”毫不客气地说:“看不得别人好的人,一辈子自己都好不了。”这话绝对了些,却有几分真理,因为一个巴不得天下都和自己一样穷一样弱的人,他内心更多的是害怕自己富裕不起来,也强大不起来,所以干脆就拒绝强大,围攻富裕。

富人不妨听听比尔盖茨的劝告

钱夙伟

中国的富人购买了很多符合西方国家富翁品位的东西:艺术品、湾流私人飞机、DRC葡萄酒和爱马仕手袋。但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他们还没有接受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慈善。盖茨近日接受采访时呼吁中国的富人多做慈善,认为中国缺乏系统性的慈善行为,并称政府应考虑对慈善采取政策鼓励。

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灾难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发生时,你会看到基本的慷慨行为,但系统性的慈善行为在那里还是很难看到,例如向卫生事业捐款、捐款给大学做研究,以及为残疾人捐款等。”

其实,比尔·盖茨对中国富人的“吝啬”,应该早有所知。2010年,盖茨与巴菲特来中国举办慈善晚宴,拟邀请五十位中国富翁。当时坊间盛传比尔·盖茨此番是来劝捐的,尽管组织方一再表示 “并没有打算要说服中国富人进行慈善捐款,更不会像在美国那样,动员富人进行财富捐赠承诺”,但一些受邀富豪仍因此拒绝参加晚宴。

并非现在的中国富人没有人家那样的慈善捐款实力。比如,早在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就已占全球市场的二成五,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福布斯富豪榜每年的榜单上,中国内地上榜富豪不断递增。尽管如此,富人们对于慈善捐款却相对“吝啬”,据胡润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慈善捐款排名前一百位的加起来也只有八亿九千万美元,不及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捐献的近十亿美元。所以,虽然我们不缺少富豪,却缺少慈善家,尤其是如比尔·盖茨那样由富豪“转型”的慈善家。

一个时下的热词“土豪”足以显示中国富人的档次和品位,事实上,缺乏格调是中国富人的普遍现象。而格调的核心,正是社会责任感,也因此,有格调的富人从来都以为,财富首先属于社会,因此也始终秉持“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信念。邵逸夫先生就曾这样说,“赚了多少不是问题,捐了多少给国家才是重要的事情”,“中国很穷,需要很多金钱来办学校发展教育,建造医院治疗患病的人。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然而,中国的不少“土豪”却根深蒂固地认为,财富只属于自己。

美国慈善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如果只知穷奢极欲,却不懂得“回馈社会”,更是一种耻辱。

然而,现在很多中国富翁都没有这样的耻辱感。不同的财富观,最终体现的是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少“土豪”对待财富无知无识,人们当然不能期望他们在慈善事业上有什么作为,更不可能期望他们成为比尔·盖茨。实际上,缺少这种对财富的观念,他们的事业恐怕也很难做强做大,甚至逃不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命运。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富人实在应该听听比尔·盖茨的忠告。

(选自《2014中国年度杂文》,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

赏 析

钱多了和没有钱,应该都是烦恼吧,后者是大多数人的现实困境,前者则是少数人的精神困境。“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话绝对了些,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富人都是慈善家,扪心自问,自己成了富翁,就一定能成为慈善家吗?但是,一个人拥有了大量财富,狭隘地认为这些财富只属于自己,只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确实有些“为富不仁”,境界比较低浅了。

作者在文中大量举例,借富裕的慈善家比尔·盖茨、邵逸夫、卡耐基来劝说富人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财富,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文中既有各种慈善事实和数据,也有各类关于财富和人生的名人金句,可谓有理有据。其实,哪怕不是富人,一般的平凡人,也应该拥有一颗仁慈之心,去帮助相对贫弱的人,这本是人之初心吧。

富而不贵就是土豪

阮〓直

土豪的老母是暴发户,暴发户经过了市场的摔打,与形形色色之人过招之后, 知道了商海沉浮的钩心斗角,懂得了官场的游戏规则,体悟了社会的人情冷暖,学会了在星级酒店里装范儿,知道了在高官面前谦卑,也装着能给漂亮的女士让路,对着镜头也能给慈善事业捐款,可不知为什么,这些土豪还是得不到文化人的尊重,甚至连土豪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还是个土豪。

我们身边有钱的人很多,但是我们尊重、敬仰的名单上并没有这些人的一席之地。有人总是错误引用休谟在《人性论》里讲过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要比我们因为一个人的权贵和财富而对他尊重更为可能的事情了”。既然人人都尊重权贵,为啥皇帝的家天下还会有人去颠覆;既然财富令人尊敬,就不要对公司的垄断进行限制,谁的财富越多,我们越尊敬谁吗!

人们尊重权贵,尊重富贵,前提是你要“贵”,没有“高贵”的权力只能让人敬畏;没有“高贵”的富人也会让人“心动”,但那不过是嫉妒、是恶心,是巴不得他倒霉。秦始皇、朱元璋、希特勒、东条英机哪个人能被人尊重?他们的权力比任何一个人民推举的领导者都大,但他们的权力是笼子外边的野兽。

权力是这样,富贵也是这样,走出国门的富人更知道,无论你是投资者还是旅游者,都是老外眼中的富人,可是持中国护照的无论是有钱之前,还是有钱之后,依然是被刁难被盘问最多的人。带了大量现金的中国人经常被当成傻帽而挨偷,违规采购东西在出关时被罚没,很多世界名胜建筑前,醒目的中文提醒着“请不要拍照,大声喧哗!”“请不要随手触摸、留言!”“此处不可抽烟!”“请随手冲洗厕所。”这是对富人的人的尊重还是鄙视?

我们富了,但不“贵”,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恰恰是低俗的土豪所为。看看那些富人的手机号、车牌号、甚至临时下榻酒店的房间号,都是要多花钱的吉祥号;看看富人的一身行头,就是个聚宝盆,这些人无论多富也不高贵。没有“贵”的教养在身的土豪就是把他的财富给了我一半,我也是只感谢他八辈祖宗,但不会尊敬他三分钟。

什么样的人才有高贵的灵魂呢?一定是有爱人之心的仁者,是懂得悲悯情怀的智者,是敢于坚持正义的勇者。这样的人,即便身无分文、手无寸权一样让人仰视。比如在狱中度过大半生为争取种族平等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比如一生主张非暴力与殖民者斗争的英雄甘地,比如住在茅草屋中两袖清风还忧国忧民的杜甫,比如连习近平主席都要向他夫人致敬的老将军甘祖昌,这些人能被全世界的人们尊重就不是因为他们有权力、有财富。

如今有钱的人越来也多,可有些人并没因财富而高贵,反倒给自己戴上一顶顶没有光彩的帽子,从“万元户”到“暴发户”;从“土鳖”大款到“土豪”富人,都是贬义的称号,这不能完全怪人性的邪恶吧。

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看,高贵都是被人们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只有我们一度视高贵者最愚蠢。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就是一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

所以,当下无论是党的主流舆论,还是民间的草根声音都在向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爱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才是顶天立地的人。

我们虽说不主张“打倒土豪”了,但我绝不羡慕“土豪”。

(选自《2014中国年度杂文》,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

赏 析

和上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样,本文作者对于富人阶层也有独立的思考,在文中对那些没有高贵灵魂的富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作者将“富” 和“贵”做了辨析,认为高贵是仁、智和勇的结合。一位拥有权力和财富的人,如果不爱人、不悲悯以及不坚持正义,其实就是个暴发的土豪。作者为了清晰说明什么样的人灵魂才是高贵的,还以古今中外的王权统治者和国家领导人为例做了对比。相对普通的平凡人而言,这种对比可能会更有震撼力,也更强化了观点。当然,文章也有些缺点,文中最主要的关于“贵”的概念,在文中是有内涵偏移的,总共涉及权贵、富贵、高贵等不同方面的含义,但在论述时并没有很好区分辨析。

几篇文章,都为富人操碎了心,都在思考如何拥有金贵的财富的同时,也拥有高贵的灵魂。几位作者都是理性的,没有一味赞美财富或者打击土豪,陷入单一的艳羡或者仇恨的情绪中。同时,大家在思考诸如财富与勤奋、财富与权力、财富与仁义等关系的同时,也都列举了心目中的理想富人,讓这些榜样的力量感染读者,也增强说服力。

现实之中,每个人都处在相对的富裕或者相对的贫穷之中,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之中的相对强者或者相对弱者。我自己在一篇探讨贫富差异的文章中,曾经这么说过,“给弱者温暖,给强者欣赏”,在阶层固化越来越难改变的当下,也许这种愿望有些天真,却依然是我的理想。

猜你喜欢

刘国梁慈善家土豪
奥运百星传-刘国梁:国士无双!从天才球手到王牌教练
刘国梁的“两样说”
2019胡润慈善榜
慈善家
刘国梁卸任一说彻底翻篇 坦言要与队员一起出发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送出感激
土豪是这样炫富滴
土豪来了
“土豪”一词蹿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