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对栀子炭疽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2021-08-16徐进周益权刘姝张应
徐进 周益权 刘姝 张应
摘 要:为筛选有效防治栀子炭疽病的药剂,采用叶面喷雾法开展了6种杀菌剂对防治栀子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栀子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2次施药后7d,450g/L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与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水乳剂1500倍液无显著差异,且对栀子植株无明显的药害,可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关键词:栀子炭疽病;杀菌剂;田间防效;药害
中图分类号 S4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7-0085-02
Field Efficacy Evalution of Six Fungicides against Anthracnose in Gardenia jasminoides
XU Jin et al.
(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ongqing 40006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effective fungicide against anthracnose in Gardenia jasminoides, field efficacy tests of six fungicides against anthracnose were carried out by foliar spra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x fungicides had certain control effect on anthracnose, at 7 d after the second applying pesticide, 450 g/L prochloraz EW 1500×solution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80% thiophanate-methyl WP 1000×solution, 10% difenoconazole WG 1500×solution and 25% Azoxystrobin EW 1500×solution,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phytotoxicity.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these fungicides alternately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Anthracnose of Gardenia jasminoides; Fungicide; Field Efficacy; Phytotoxicity
栀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为茜草科(Rubicaceae)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實[1]。栀子含有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色素类等化学成分,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食品加工和日化品行业[1-3]。栀子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产于江西、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栽培面积达1.7万hm2,年产量近4万t[4]。
炭疽病是较为普遍发生的栀子病害,发病初期叶缘开始出现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轮纹状褐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枝枯或整株死亡。目前只有栀子炭疽病室内药剂筛选的报道[5,6],本研究选用6种生产上常用的化学杀虫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旨在筛选适宜于栀子炭疽病防治的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栀子种植基地完成。该基地面积约20hm2,坡度约20°,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试验树为4年生栀子,株行距2m×1.5m,生长基本一致。该基地栀子炭疽病常年发生,当年未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炭疽病。
1.2 供试药剂 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450g/L咪鲜胺水乳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嘧菌酯悬浮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1)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3)450g/L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液、(4)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6)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另设清水对照。每个处理和对照重复3次,每小区6株栀子,随机区组排列。
1.3.2 施药方法 施药器械为标禾牌电动式喷雾器,流量4.5L/rain,工作压力0.3~43.4MPa,喷孔直径lmm,每小区施药液900g。于栀子炭疽病发生初期喷药,以后隔7d喷药1次,连续喷2次。
1.4 调查方法 每棵树按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的方位固定5个枝条,每个枝条固定调查6片叶,记录叶片病级。分别于喷药前、第1次喷药后7d和第2次喷药后7d各调查1次,共调查3次。病叶分级标准:0级:健叶;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15%;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6%~20%;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0%以上。
1.5 数据处理 调查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栀子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第1次施药后7d和第2次施药后7d的防治效果见表1。由表1可知,第1次施药后7d,6种药剂防治后病情指数涨幅均低于对照,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3的防治效果最高,达67.13%,处理1的防治效果最低,为32.63%。第2次施药后7d,各处理的病情指數均明显下降,防治效果上升。其中处理3的防治效果仍为最高,达82.42%,显著高于处理4和处理6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92%、60.60%;与处理1、处理2和处理5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
2.2 药害情况 每次施药后,对栀子是否发生药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理4的栀子植株有大量黄叶、落叶的现象,其余处理对栀子植株无明显药害。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2次施药7d后450g/L咪鲜胺水乳剂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均为最好,可作为生产上主要使用的化学农药。8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25%嘧菌酯水乳剂1500倍液对栀子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药害,可作为交替使用的化学农药用于防治栀子炭疽病。
邓青云[5]等通过室内药剂筛选试验发现,72%杜邦克露(64%代森锰锌+8%霜脲氰)WP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79.5%,其次为25%多菌灵和50%代森锰锌。罗光明[6]等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发现,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咪鲜三环唑和五硝多菌灵。上述研究与本研究的结果不一致,除了各研究选择供试药剂不同,田间药效试验还受到植株本身、田间生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另外,本研究发现施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栀子植株有黄叶、落叶的现象。代森锰锌是生产上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目前造成栀子药害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药剂性质、作物耐药性、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20:259.
[2]Fu Y,Liu B,Liu J,et al.Geniposide,from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inhibit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primary mouse macrophages and mouse models[J].Int Immunopharmacol,2012,14:792-798.
[3]卜妍红,陆婷,吴虹,等.栀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6):89-93.
[4]潘媛,李隆云,王钰,等.我国主要栀子栽培资源分布与综合利用调查[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31:1823-1830.
[5]邓青云,李国元,张全斌.红栀子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5):29-31
[6]罗光明,董艳凯,龚雨虹,等.栀子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J].中国实验方剂,2016,22(19):32-3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