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棕榈丝代料栽培优质玉木耳技术
2021-08-16赖腾强谢娜吴伯文赖德标
赖腾强 谢娜 吴伯文 赖德标
摘 要:以棕榈丝替代棉籽壳栽培玉木耳,既能提高玉木耳的糯性,又能改善口感。该文从栽培季节、菌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出耳棚搭建、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利用棕榈丝代料栽培优质玉木耳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木耳;棕榈丝;替代;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7-0030-02
玉木耳选育自毛木耳变异菌株,是木耳家族的新品种。玉木耳具有生长势强、抗杂能力强、产量高、效益高、栽培技术简单、市场前景好等特点,受到农户的大力推广。玉木耳晶莹剔透,富含胶质,单片呈小碗状,肉厚无筋,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口感脆爽[1],同时还具有滋阴补肾、润肺益气、调节血糖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
玉木耳为典型木腐菌[2],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都是栽培玉木耳的优质原料[3]。但棉籽壳的农药残留高,有机食用菌标准中明文规定不能用棉籽壳作为栽培原料,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能替代棉籽壳栽培玉木耳的原料。据测定,棕榈丝含粗脂肪3%、粗蛋白4.73%、粗纤维59.6%,与棉籽壳的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的含量较一致,表明棕榈丝可以替代棉籽壳栽培玉木耳。笔者于2017年引种玉木耳栽培成功,自2018年以来开展利用棕榈丝代料栽培玉木耳技术的研究,并获得成功。研究结果表明,以棕榈丝替代棉籽壳栽培玉木耳切实可行,既提高了玉木耳的糯性,又改善了口感。
1 栽培季节
根据福建省各地区的气候特点,分为春、秋2季栽培玉木耳。春季栽培一般在2月上旬制袋,3—6月出耳;秋季栽培一般在7月中旬制袋,9—11月出耳。
2 菌种制作
目前可选择“玉木耳1号[4]”“明玉1号[2]”等品种,母种、原种按参考文献[5]常规方法制作。
3 栽培袋制作
3.1 配方和拌料 配方:棕榈丝60%、木屑10%、玉米芯18%;棕榈丝50%、甘蔗渣20%、玉米芯18%;棕榈丝40%、木屑15%、甘蔗渣15%、玉米芯18%。各配方辅料:麸皮10%、石灰1%、石膏0.5%、红糖0.5%。棕榈丝应选择天然的油棕树在棕榈成熟时的花托,再从花托碾压处理中分离出的短棕榈丝。木屑需堆积发酵半年以上,不断淋水、发酵软化才能使用[6]。玉米芯颗粒直径0.2~0.3cm,使用前用石灰水浸泡0.5d。棕榈丝、甘蔗渣、玉米芯、麸皮必须新鲜、无虫、无霉变。将原料和辅料一起放入搅拌机后加水自动搅拌,拌料要求做到“三均匀”,即混合均匀、干湿均匀、酸碱均匀。料水比1∶1.2~1∶1.4,即手握紧栽培料时指间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pH值自然。
3.2 装袋和灭菌 采用17cm×35cm×0.005cm塑料袋,用装袋机进行装料,料高18cm,湿料重1.2~1.4kg/袋,松紧适度,采用插棒法和棉花塞封口。塑料袋为聚丙烯时,采用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1MPa、温度121℃时保持灭菌2~3h,压力降为0时方可微开锅门自然冷却;塑料袋为聚乙烯时,采用常压灭菌,使温度快速升至100℃,保持灭菌12~14h,停火焖3~4h后自然冷却;温度降至50℃以下方可出锅,将栽培袋运至接种室强制冷却。
3.3 接种和培养 待料温降至25℃以下,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30min,并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每箱2~3瓶原种可接种64袋。接种完成后,将栽培袋移入走菌室。走菌前期(1~3d)温度控制在(26±2)℃,中期(3~7d)温度控制在(24±1)℃,后期温度控制在(19±1)℃,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避光培养,适时通风换气,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35~40d菌丝可走满袋。
4 出耳棚搭建
采用大棚吊袋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栽培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采收,节省人工成本,且可适当调控温湿度。采用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具有原基形成早、耳片质量优、畸形耳少、产量高、效益高等优点,是玉木耳栽培较好的模式之一。
4.1 大棚搭建 采用钢架结构搭建大棚,棚宽、棚长可根据栽培场所而定,棚顶高3~3.5m,两侧高2~2.5m,棚门宽1.5m以上。棚外搭好塑料薄膜并覆盖草帘或遮阳网,棚内搭好通风、水帘、喷水等设施,利于通风换气以及控温、控湿。选择砂石、炉灰渣或砖平整棚内地面,各角落均匀撒施生石灰消毒[7]。
4.2 吊架搭建 栽培袋吊架采用镀锌管结构搭建,应根据棚内宽度和长度成行埋设若干个立柱,挖坑深0.3m,用水泥灌注牢固。立柱上端架设横梁,每2个横梁架设1条过道,横梁间距35cm,过道宽75cm。横梁上方搭好微喷水管和折射雾化喷头;横梁上每隔25cm系1组3条尼龙绳,尼龙绳底部打结,距离地面20~30cm。
5 栽培管理
5.1 刺孔 栽培袋菌丝走透后,再培养7~10d达到生理成熟,可搬移到大棚刺孔出耳,采用刺孔机进行“O”字形刺孔,孔径0.3~0.4cm,孔深0.5~0.8cm,每袋刺孔120~150个。
5.2 吊袋 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吊袋,在尼龙绳下方串进7~8个三角环;把栽培袋夹在3条尼龙绳上,要求袋口朝下,防止积水;在第1个栽培袋的上方用1个三角环扣住3条尼龙绳;按同样方法将第2个栽培袋扣在三角环上,依此类推直至栽培袋吊挂完成。每组尼龙绳可吊挂7~8个栽培袋。
5.3 出耳 出耳期只给水,不施用任何添加剂,不施农药,病虫害完全采取综合防治,以环境的预处理和卫生维护为主[8]。出耳期间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量,以利于原基的形成与分化以及耳片生长。原基形成前期给予一定的散射光,适时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18~25℃。经常向地面喷水,使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刺孔2~3d后菌丝恢复时开启水帘、喷水设施,向栽培袋喷雾状水,使棚内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以促进原基形成;5~7d原基即可形成,继续保持温湿度,之后原基陆续分化。原基分化后进入耳片生长期,温度控制在20~24℃。温度过低时耳片生长缓慢,耳片洁白、厚;温度过高时耳片生长迅速,耳片颜色偏黄、薄;温度超过30℃时,可开启通风、水帘设施进行降温處理,防止出现流耳。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采用少量多次方式喷雾状水,可直接喷在耳片上,以耳片湿润为宜。晴天时,每天喷水3~4次,阴雨或雨天时少喷或不喷水[9]。同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每天适时通风换气,以利于耳片正常展开。
6 采收加工
适时采收是保证玉木耳品质和质量的关键。当耳片长到3cm左右,耳片背部起白色绒毛、边缘饱满、未完全展开时,此时采收最为适宜。采收时,用手直接将耳片连同耳基采下,避免碰伤周围的耳片,以免耳片变色。采收前1d停止喷水,既可控制鲜耳含水量,又可确保干制后的玉木耳质量。采收后及时清理地面,停止喷水2~3d,待菌丝恢复后再进行喷水管理,同时控制好温湿度,进入第2潮出耳管理。在采收第2、3潮玉木耳时,若出耳不整齐,可采大留小分批采收。鲜品销售时,应及时运到冷库4℃低温保存,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标准分选销售。加工干品时,应将鲜耳除杂并及时送入烘箱进行干制。烘干后应立即用塑料袋密封,以防玉木耳吸湿变软,并放入半成品仓库,然后进行定量分装上市销售[10]。
参考文献
[1]张慧,瞿晓东.玉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物物,2020(12):50,59.
[2]黄书文,刘叶高,张文华,等.玉木耳明玉1号高产优质栽培配方试验[J].食药用菌,2020,28(5):332-334.
[3]王爱仙.玉木耳立体吊袋栽培关键技术[J].食用菌,2018(4):49-50,60.
[4]王怡暄.不同栽培模式对玉木耳产质量的影响[J].食药用菌,2019,27(6):418-420.
[5]赖腾强,吴伯文,谢娜,等.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2):99,106.
[6]李召义.玉木耳袋料吊袋立体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6(3):30-31.
[7]李晓,苏文英.玉木耳大棚挂袋出耳管理技术[J].食药用菌,2017,25(6):385-387.
[8]杨桂珍.赤灵芝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42,144.
[9]曾凡清,钟方翼,蒋俊.浙江地区玉木耳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9(3):54-56.
[10]韦如东,梁善宽,韦莹婵,等.桑枝香菇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农学报,2008(3):75-76.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