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实践与思考

2021-08-16

环球慈善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防性女童讲师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当我们提到性的时候,都去回避它的结果是什么,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即便孩子遭遇性侵的时候,他也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不知道他正在经历的哪些是属于性侵害。

根据一个调研,有预估20%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侵,性侵不一定是强奸,有一些没有身体接触或者没有到违法的程度,但客观上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伤害。

我讲一个案例,也是去年媒体公开报道的,今年曝光的一起案例相对比较特殊,是企业家通过网络性侵未成年人。去年发生在四川宜宾有一个案子,当时有一个新闻报道说在一个桥底下有一个小女婴被遗弃了,在这种情况下,全城通缉,到底是谁能把这么小的孩子放在桥下?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生下这个女婴的是一个12岁留守女童,她为什么会生下来扔在桥下?因为她遭遇了自己亲戚的性侵。但是性侵之后,她不知道什么是怀孕。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不知道怎么办,她也不知道月经停经意味着怀孕,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的爷爷奶奶只是觉得孩子长胖了,让她少吃一点。她的父母带着弟弟在外面打工。她在家里,即将生孩子的时候,她完全是茫然无措的,特别无助和绝望。如果仅仅是刚才说到的数据,有时候我都没有感觉,当我听到这种个案的时候,我内心的绝望和想到这个孩子经历的无助感,就觉得特别痛心。每一个案子背后有多少这样类似的孩子?更让我心痛的是,我们的媒体记者去采访这个案子,这个小女孩生完孩子,事情曝光后她就去住院,她的妈妈赶回来并没有安慰,而是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顿,说你怎么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不仅是孩子遭遇了性侵,当孩子遭遇性侵之后,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安慰,也没有得到事后干预。我们希望有一些行动,一方面是改变家长的意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推动法律法规层面的完善。在过去7年多时间里,我们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两条路径在推动儿童防性侵的工作。

自下而上从2013年发起之初,我们开始研发教案。针对学生、家长、讲师的,去一线培训考核讲师,我们对讲师的考核非常严格,因为如果讲师自己有误区,他可能会把误区带给孩子,所以我们对讲师的考核是百分制,9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有61个要点,脱稿试讲,合格以后去一线,对儿童、家长、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做课前课后的调研,对全国儿童防性侵的现状进行调研。我们每一年发布公开曝光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分析和防性侵教育的调查报告,根据这个报告,我们会提出很多的建议。我们会发现熟人性侵超过了七成,家庭成员性侵在熟人性侵里占10%以上,熟人和亲人性侵非常多。

我们发现在2015年还有嫖宿幼女罪,如果儿童遭遇性侵之后,民事诉讼时效只有两年,于是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在每年两会的前一天,我们还会召开女童保护座谈会。这是两条路径。

针对小学生讲的防性侵教案,有家长版、儿童版,针对教师的培训单位,我们也做了手册。针对家长和孩子有不同的版本,我们还研发了非常有趣味的教具。我们会告诉孩子,隐私部位是哪里,哪些地方不能碰。孩子就问隐私地方不能碰,其他地方就可以随便碰吗?当然不是,如果是遇到奇怪的,让你不舒服的就不能碰。就是希望孩子在趣味快乐中学会自我保护,并且防性侵和防拐卖、防绑架,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是一线教学的部分。

怎么推动在全国覆盖那么多人群呢?我们和官方部门有很多合作,包括目前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团中央、全国妇联都有合作,在地方有地方教育局、妇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在每个学校培养一位讲师,这是最成熟的模式。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实现的,但在一些地方就是一校一讲师,实现一个学校有一个女童保护的讲师,他就像埋在学校的“地雷”,这个“地雷”是好的,当这些孩子一批一批地走了,来新的学生,他们同样可以讲。还有社会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非常多元,法官、检察官、全职妈妈、大学教授等都有,这些社会志愿者会进入学校给孩子授课,是“扫荡”式的,每次去就把全校的课上完。

在過去7年里,女童保护在全国31个省份有330个地方团队,已经考察合格的有超过9000名讲师,超过10万志愿者,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长。

有一些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很多孩子不知道,刚刚的防性侵教育更多的是从儿童安全的角度,而性价值观的建立,以及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少一些,也是基于现状。

我们研发了针对六到九年级拥抱青春期的版本,这个版本会讲到美丽的青春期、认识身体,用科学的态度告诉你身体的发育、身体的结构,包括认识与异性的交往和恋爱,生命诞生、性行为与我们的决定,辨别和预防性侵害,我们想要传达给孩子的就是性价值观,也就是说性不是两腿之间的事,是两耳之间决定的事。所以我们给孩子讲的性包括很多维度,有生殖健康、亲密关系、道德伦理、愉悦、性认同等等,但一切和性相关的东西都是和两耳之间决定的。

我们做政策倡导是在每年的两会,今年是第七年了。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官方部门、最高法、最高检、儿童保护专家和媒体一起来参与,即便在今年疫情期间,我们通过多个平台直播,有上千万的阅读,告诉大家我们今年的报告是什么样,以及提出我们的建议。在过去7年,我们也提出了很多条,这次只列出7条,一共提出了11条建议,包括废除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延长受性侵儿童的民事诉讼时效,一直在推进把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完善社会监护制度,建立兜底社会保障。我们发现有很多监护人,包括亲生父亲、继父性侵未成年女儿,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兜底的社会保障,社会监护制度不完善的话,这些孩子不敢讲。因为一旦她们报警,如果没有人能够让她继续学习生活,她们不敢说,迫于这种生存的压力和亲情伦理不敢讲。建立受性侵儿童额定的最低赔偿标准,禁止有性侵儿童前科者从事与儿童接触的职业,一站式询问中心,这个在台湾做得相对比较好。如果一个孩子遭遇了性侵,应该是有专业的社工陪同,有心理咨询师的陪同,应该由女性询问,而不是开着警车去,公安问一遍,检察官问一遍,这样会加重孩子的伤害。这些都正在推进过程中,有些部分实现了,有些部分没有实现,我们会持续推动。

在传播方面,因为我们是由媒体人发起的公益项目,包括最近刚刚过去的“99公益日”,我们会做一些线上课程直播。由于疫情,今年还推出了动画版课程,刚刚推出了第一集。已经有非常多妇联、学校申请在自己的学校播放,5到8分钟一集,在各个学校都可以观看。还有很多明星联动,在去年邀请16位明星发起了女童保护的倡导。我们所有的传播渠道,能用的都用上了,也在“奇葩大会”、“朗读者”这样的节目里传播我们的理念,希望改变更多人的观念。我们和电影《嘉年华》合作,我们自己也联合出品电影《如果树知道》。大家如果去“太平洋咖啡”,现在全国280多个“太平洋咖啡”店都有女童保护的手册。为什么要这样大面积做传播?因为我们觉得关于儿童防性侵,关于性观念的改变和更新一定是长时间才能改变的,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渗透到每一个角落里,让每一个人的观念逐步改变,从一开始的20%改变,逐步推动到80%,最后再带动剩下的人更容易一些。

我们一直在学习,包括海峡两岸这些先进的经验,也包括国际的经验。我们发现台湾性教育方面有很多的优点,体系更完整。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每一个阶段所讲的内容会不一样,并且进入校园更容易,形式也很丰富,不仅是从安全的角度,刚才已经讲到了,从性价值观的建立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从法律方面,台湾地区有关性犯罪的规定相对来说也要完善一些。比如说列明猥亵罪和性侵罪加重处罚的具体情节;比如如果受伤害的孩子是有精神障碍的,类似这样的会加重处罚;还有猥亵罪与强奸罪的适用范围和犯罪类型更广泛。

我想说,虽然我们是做公益的,我们希望做公益不仅是一腔热情,更要用专业去造福社会,也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猜你喜欢

防性女童讲师
防性侵教育在初一学生中的实践研究
金牌讲师在哪里
“防性侵”讲座促健康成长
坚持图像的科学 深入解读ISF讲师Joel Silver
小学生防性侵的教育策略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数学小讲师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关于儿童防性侵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建议
——以珠三角城镇小学生为例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