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

2021-08-15樊茂瑾王雪红张文宇高培涵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3期
关键词:劳动力大学生信息

文/樊茂瑾 王雪红 张文宇 高培涵

互联网就业主要是指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求职。2017年,党的十九大发出充分就业的“动员令”,要求在国内实施更加积极、覆盖面更广的就业政策。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线下招聘覆盖面不够广、不够便捷且成本较高,给求职者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互联网招聘以其高效性、广覆盖和巨大的资源优势受到大家青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学生就业率受到严重打击,同时,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在大学生就业求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社会各界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也引发了大家对网上求职的关注。在上述背景下,研究大学生互联网就业机制,对于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在我国,关于互联网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研究的切入点与研究方法也各有侧重。有人提出,“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更迭速度极快,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服务平台来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需求信息[1];有的学者以互联网对就业渠道的改变为切入点,认为互联网改写了就业市场格局,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判断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是社会就业形势优化的表现;有的学者以“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服务”为视角,认为对互联网的应用旨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如王艳侠研究提出,要搭建就业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将互联网与就业市场相融合,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便利的服务;有学者直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招聘信息可信度、招聘流程、毕业生综合素质均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应构建“认识—能力—平台—个体”四联协同的线上就业工作模式来保障大学生线上高质量就业。

以上诸多文献为互联网就业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内容上也相互交织,覆盖范围较为全面,对互联网就业信息平台的架构也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但对于构建统一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却没有给出见解,本文将就此提出看法。

二、“互联网+”大学生就业理论

(一)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就业理论

互联网思维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人职匹配”作为大学生精准就业的核心,需要大学生不仅具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需要较强的规划能力。但目前高校内开展的就业指导缺乏一定的“规划思维”,仅停留在课堂服务层面,未能充分唤醒调动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这就需要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统筹结合,由解决阶段性的学生就业服务转变为唤醒式的全程化就业指导。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技术,依托搭建时空数据生态链,将职业规划分析分为高级指导、中低级规划分析和追踪反馈三部分,对整个生态链进行实时数据整合分析,并有计划地提出修正意见,全方位准确把握就业规划的层次性、动态性,做到精准规划、精准服务、精准帮扶、精准反馈。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对于就业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互联网信息技术降低了一些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它所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壁垒和网络效应壁垒与传统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适配。同时,随着网络信息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会对互联网属性的商品和云服务产生正外部性效应。究其原因,是因为正外部性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加持下,人们对于传统的市场边界的概念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逐渐模糊;第二,5G时代下的互联网使得万物互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间接地增加了社会的整体福利;第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非对称的问题,信息与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增值,而互联网中知识和信息的获取相对较容易且边际成本较低[2]。

互联网应用对就业的影响有如下几点:第一,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使得传统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概念逐渐模糊,促进了平台式就业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就业模式的转变;第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而效率的提升意味着边际成本的下降,劳动力的信息搜寻可以在更大的范围中进行,促进了资源的区域间流动;第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搜寻劳动力的成本下降的同时,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更快、更准确,减少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非对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劳动力具体分工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减少了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三、互联网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理论

(一)劳动力市场搜寻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认为,人们对劳动力的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不对等。劳动者搜寻的目的相对比较单一,就是寻找能提供最高报酬的潜在雇主;而雇主的搜寻则是寻找潜在劳动者,并对他们的劳动能力进行有效甄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非对称和劳动力搜寻成本的增加,会使总的社会福利受到损害,进而导致市场失灵,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由于劳动力搜寻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现实中的劳动力搜寻大部分在有限的知识框架内进行,人们很少把同一个决策问题有关的全部知识都了解清楚后才做出选择。因此,在劳动力搜寻过程中,人们要注意知识对现实决策问题的有效性,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来降低搜寻成本[3]。

(二)“互联网+”使用中的交互效应

互联网在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传播媒介作用。但在“互联网+”就业模式发展前期,各类就业信息蜂拥而至,信息多样,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然而就业网站的信息呈现单项化模式,既无法针对大学生就业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也无法向社会大众反馈企业的真实信息,甚至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既无法为初入岗位的就业者提供成长空间,也极大地干扰了精准就业的有效实施。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在传统模式与衍生出的一大批“互联网+”模式的融合中发挥了纽带作用,在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入各行各业的当下,不仅传统行业迎来新的机遇,新兴行业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909万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社会特征的重要行为。而当前社会实践能力匮乏是就业问题的一大根源,社会交往中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有效拓宽就业从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更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社会活动,丰富社会人际关系,因而,互联网的交互效应在社会交往中促进就业有积极的推动力。

四、大学生互联网就业机制

(一)互联网就业机制研究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其核心优势就是利用网络连接来实现便捷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第一,通过互联网终端,使用者可以更加直接快捷地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用于职业决策,使人才市场交易信息更加透明,求职者和企业均可以更大限度地获取对方的信息,同时参考自己的需求,做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向匹配。

第二,对劳动力的提供者来说,学习是对人力资源自身的投资,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也改变了劳动力供给端传统的投资方式。互联网促进了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推动劳动力知识体系指数级增长,打破了劳动者获取理想资源的时空限制,丰富的学习工具、多元化的学习渠道和全面的课程内容可以助力劳动者随时随地获取各类职业技能,这也有效促进了待业人员进行技能转换,以适应新的技能需求从而更快地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减少社会摩擦性失业。

第三,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中介平台也改变着传统的劳动关系。技能型的劳动者不必再过度依附于企业,而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直接进行价值创造。跨区域的人力投资极大地增加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促进了劳动力高效快速地转向需求较高的区域,避免了劳动力的结构性错配。

第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传统的经济学研究过程中基本上都避不开产品同质性这一假设,但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中,产品的异质性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技术进步条件下越发精细化、复杂化的劳动分工,也使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企业和劳动者供需双方要相互适配,就要有效取得并处理这些信息,互联网信息平台为这一过程提供了便利,使就业市场的信息可以双向传递,在公开透明的就业市场中,劳动力的价格信息也有市场的参考,劳动者可以掌握更大的议价条件,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负面影响,帮助供需双方在信息相对完整的情况下都能做出最优选择。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

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资料和条件,加上“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只考虑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程度,而忽视就业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影响。而发展经济学就业分割理论中,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外两个市场。其中,内部市场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开始出现诸多分支。例如劳动合同模型、筛选模型等,具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和劳动刚性。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群体呈复杂化、多样性就业心理状态,在理性与感性就业心态并存,积极与消极就业状态并存的情况下,多样化的就业渠道使得大学毕业生有了更多有利于实现自我成长的就业选择。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利用信息传播范围广、透明度高、流通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推动信息呈多样化的特点发展、扩散。招聘企业逐渐利用互联网发布招聘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面试、录用,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便利。

五、大学生互联网就业模式研究

综合上述分析认为,以往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在企业、大学生、高校三大主体中往往只能强调到两个主体,要么是侧重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招聘信息交流,要么是侧重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抑或是侧重于企业意见作为高校培养方案的参考。本研究认为,大学生互联网就业模式应是一个校企互动、双向选择、跟踪调查、个性定制的在线求职平台,在校大学生可以随时在该平台发布更新个人信息,企业可通过该平台按条件查找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同时,通过该平台可对“目标职员”进行有效的审慎调查,与高校进行直接地沟通,三方互动,在降低企业招聘成本的同时满足大学生实习、就业的需求,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一)统一平台,大数据助力精准就业

当前互联网人才市场各类求职APP百花齐放,功能侧重各不相同,但是各类APP进入市场后,求职者难以做出选择,只能对每款APP都进行招聘信息的查找,反而导致信息搜寻成本的上升,因此建议由各地方政府出面,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统一当地求职信息平台,或促进企业间业务在当地的融合,或通过竞标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从而统一当地就业服务信息平台,便利求职者的求职。

同时,该平台的搭建至少应包含行业职位的详细分类、对企业及求职者的个性标签简介以及合适岗位的推荐,面对新的就业形势,统一的就业平台应更多地展示大学生信息,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精准推荐和企业所需人才的精准推荐。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就业质量

大学生互联网就业还需充分调动学校、社会两方面的资源。面对就业的结构性失衡,应该以互联网就业平台为纽带,有效衔接就业需求与人才缺口,同时以平台为第三方引入评估机制,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进行全程的跟踪评价,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回高校,作为培养方案修正的参考。

同时平台还应对企业和求职者所发布的信息进行核实,对于大学生发布的信息,平台应进行审慎调查,并追踪制定大学生发展轨迹,对企业发布的信息应进行云端备案。

(三)打造校企生态社区,实现就业需求与人才缺口的动态匹配

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高校应充分认识各自在推进社会就业工作及社会生产中的作用。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企业科技转型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应清楚认识到自己为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后备军的作用,形成大学生在高校和企业间的流动,高校开展对接企业的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大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匹配,从而实现时间上的就业需求与人才缺口的动态匹配。

六、结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行业本身所创造的就业已经趋于饱和。在当今,互联网对就业所起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就业信息的筛选传递上,面对每年高校毕业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最普遍的受众群体,如何在该渠道中实现快速精准就业变得越来越重要。统一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校企和学生三方的人力成本和会计成本,还可以对大学生人才市场形成假性垄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入职工资,缓解大学生初入社会的经济压力。

猜你喜欢

劳动力大学生信息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