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教育实践创新路径分析
2021-08-15徐红叶朱燕潘红恩
文/徐红叶 朱燕 潘红恩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严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企业招工难的就业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以大学生就业导向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对纾解我国就业矛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大学生就业导向与高校教育相挂钩,探究大学生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专业性提供理论支持[1]。
一、中国就业创业教育的缘起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业创业教育”这一词汇首次出现在我国教育事业面前。至此,就业创业教育逐渐被提高到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地位高度。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2002年,教育部指出要持续完善高校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相应制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保障;201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在高等学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高校学生进行自主就业创业;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021年8月,国务院提出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就业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国务院颁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健全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二、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经济发展方式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经济正从外向型经济、劳动密集型经济驱动转变为服务型经济和内需型经济驱动为主;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再生型经济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新阶段,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相关教育工作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挂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更应该担负起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实践创新,高校能实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2]。
(二)有利于满足市场人才需要
高校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主要育人方向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高校应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行业需求。而基于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高校教育,更应充分契合市场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高校能够基于大学生就业导向,及时了解市场发展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继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基于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高校教育能根据市场技术人才需求,培养出“好就业、就好业”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以大学生就业导向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3]。
(三)有利于企业用人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就业难”与“招工难”的就业结构矛盾。企业难以招聘到与岗位相契合的员工,大学生难以找到与所学知识相匹配的职业。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高校未从根本上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基于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高校教育能及时跟踪市场发展的变化,把握企业用人需求,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可见,高校以大学生就业导向为核心,开展相关教育工作能有效缓解当前“就业难”与“招工难”的就业结构矛盾,为企业输送与岗位需求相契合的高质量人才。
三、高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我国高校正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起步时期比较晚,并且由于在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没有本土化模式与经验提供参考,再加上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就业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相关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探索时期与初步发展阶段,高校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就业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对就业创业教育认识欠缺
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既包括理念上的认识,还包括实践方面的认识。在就业创业教育理念方面,就业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的培养,强化学生就业观与择业观;在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方面,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塑造具备创新创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纵观当前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无论是就业创业教育实施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存在着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态度观念上过于保守的问题。就业创业教育实施者在教育观念上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严重。大部分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实施者依旧采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信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时,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传授,忽视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培养。同时,高校只是将就业创业教育作为课外辅修,促使就业创业教育始终游离于育人体系之外,导致学生与教师对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严重不足,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不佳。受教育者普遍认为创业只是在就业过程中的“无奈之举”,找一份“铁饭碗”的工作是首选,对就业创业的探索性、创新性理念严重不足。此外,受教育者主要是注重对就业创业教育经验的积累,存在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是为了赚钱的错误观念,在就业创业实践过程中忽视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的培养,使就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4]。
(二)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就业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对高校实施教育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对就业创业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这种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业创业资金支持和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近年来就业创业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我国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舶来品”痕迹,本土化特色较为匮乏。在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高校普遍缺乏与自身特色相契合的一体化本土教材和独立的就业创业教学课程体系。而就业创业教育往往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创新创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脱节,使学生无法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教育培养,难以实现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就业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方面,高校普遍未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多数高校面临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匮乏困境。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普遍由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等非专业人员担任,他们不仅存在就业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还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普遍不足,导致高校在就业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理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偏离了就业创业教育的目标[5]。
(三)对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不够
当前,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缺乏对就业创业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既包括高校教学资源,还包括政府、社会、家庭、企业等多样化资源。但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往往忽视对创新创业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仅将资源的整合局限在高校自身与政府支持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各类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提取利用,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充分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难以深入学生内心,与学生产生共鸣。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但对企业创新创业资源的利用常常陷入误区,认为校企合作只是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对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创造性的企业家精神的重视。在价值取向方面,普遍存在对学生引导产生错位,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难以与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也导致高校创新创业资源的利用不当。甚至部分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盲目实施行为,使创新创业教育难以融入学校育人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导致学生虽然拥有创新创业热情,但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使得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存在病态化。
四、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实践的创新路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内核,重塑教育教学体系
传统人才市场主要是立足于本职工作,与企业和社会就业人员的纵向交流相对较多,而很少与教育部门机构展开横向沟通,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出现断层,教育教学体系难以契合市场用人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市场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高校应联合人才市场,重塑教育教学体系。首先,人才市场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企业、高校之间的纽带作用,将市场变化趋势以及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高校,让高校可以实时掌控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其次,高校应积极创新教育教学体系。高校可在传统教育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就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就业信息检索等方式了解市场就业环境和人才需求动向,保障大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最后,政府相关就业主管部门应积极研究当前就业市场状况以及外来趋势,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报告文件,为高校设置相应专业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依据。
(二)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充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高校应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科+实践”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课程设置应在强化大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提升大学生实践水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同时,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在维持教育规律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岗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此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可能难以满足未来人才需求。为此,高校应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变化,分析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变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高质量人才。
(三)以构建评价监督机制为抓手,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
首先,构建要素资源赋能监管机制。在以大学生就业导向为核心,推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各类要素的资源禀赋。高校应将人力、财力、物力向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方向倾斜。通过成立就业专项经费、就业办等方式,监管要素资源赋能高校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水平。高校可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强化高校科研水平。其次,建立大学生就业考核机制。具体可通过在教学工作考核中嵌入就业考核环节,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就业工作嵌入到高校日常教学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就业情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考核每年大学生就业率及本专业岗位就业率,对成绩优异的辅导员进行奖励。最后,引入企业岗位评估机制。高校应积极与各企业用人单位进行衔接,协同构建企业用人单位信息网络。借助这一网络,高校在及时了解企业用人变化的同时,让大学生们充分了解各企业用人单位的优势及特点,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
五、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如何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有效地缓解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找人难”的矛盾成为重要问题。基于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高校教育实践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因此,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发展及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开展动态化、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