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公厕让人欲“便”不能
2021-08-14
说到公厕,大家会想到什么?阴暗、恶臭、湿漉漉,还是脏兮兮?如果你有机会去日本东京的涉谷区,相信那里的公厕可以彻底改变你的固有印象。为迎接东京奥运会的到来,日本财团发起了一个名为“The Tokyo Toilet”的计划,邀请了安藤忠雄、片山正通、長尾智明等16位知名的建筑家、设计师,在东京涩谷区的17处地方重新设计公厕。希望能够借助这些享誉世界的大师的才能,赋予公厕一个全新的定义,让人们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拥有更加舒适、便捷的体验。目前已建成亮相的“东京公厕”有8所,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都有哪些特别之处。
在安藤忠雄(Tadao Ando)的建筑美学概念中,源自自然的风、水、光是无论大型建筑、还是小型装置设计中都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成为大阪地标建筑的“光之教堂”。安藤忠雄希望将自己设计的建筑与丰富的自然环境共存。随着季节的变迁、时间的流逝,将这些取之不尽的自然万物构筑成为同建筑物相伴相生的艺术品。
坐落于神宫通公园的这座公厕同样蕴含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安藤忠雄选择以圆顶平脊的结构展开设计,其实是将常在公园、庭院中所见到的凉亭与公共设施结合了起来,并用更加现代化的手法将这样的融合理念予以呈现。
考虑到建筑场地本身是一所公园,于是安藤忠雄将丰富这座公共厕所的实用性与公共价值纳入了设计版图中,并命名为“Amayadori”。意即在作为公厕使用之余,环绕圆顶平脊结构的屋檐可以为人们打造一个避雨的空间。
外墙被设计成一个垂直的镂空结构。安藤忠雄认为,人们可以在垂直百叶的圆柱形墙内移动,感受来自周围环境的风和光的舒适。交融于光、影之间,这座建筑得以与自然相辅相成,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共鸣。也可以通过另一侧的自由的、向心的循环强调安全感。
日本著名室内设计师片山正通(Masamichi Katayama)为“The Tokyo Toilet”项目设计的公厕坐落于惠比寿公园的西侧。第一眼看上去,这座建筑并不像一间“厕所”,而更像是公园内自成方圆的小型艺术空间。
谈到此次为“The Tokyo Toilet”项目设计公厕片山正通首先想到的是“川屋”的概念。厕所在日本的绳文时代开始出现,由于彼时取水、排污系统并没有被系统地开发出来,所以大多数的厕所都是沿河川建造的,因此得名为“川屋”。
从都市概念出发重塑“川屋”原始、简单的设计结构。片山正通在外观架构上采用了开放式的空间设定,以错综排列的墙壁构筑整座厕所的主外观——仿佛迷宫一般。不仅有效地划分了男、女及通用厕所区域,其整体所呈现的艺术性同样可见一斑。
诚然,我们能从这种细化空间分隔的开放式架构中一窥片山正通的室内设计功底,而将其作为整座建筑的设计主旋律,也不会令人感觉到过于突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这座厕所的外墙还是内部空间,片山正通都以木质纹理装点混凝土墙壁外层,而在缺乏现代建筑材料的绳文时代,人们通常以泥土、木头建筑“川屋”,这与片山正通的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远处看,位于涩谷区东三丁目的这座公厕的背景色是单调而无趣的:错综交叠的天线、布满涂鸦的行车道,还有远处林立的楼宇……一栋通体呈正红色的建筑物在此拔地而起,倒像是城市中仅有的一抹色彩。
这座公厕由产品设计师田村奈穗(Nao Tamura)所设计。在她看来,公厕将许多人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个人隐私的不重视,而建造一座能够满足任何人,不分年龄、性别、国籍、宗教、肤色的公共设施是她追求的目标。
“我住在纽约,在这座城市中‘LGBTQ+群体得以在自由的环境中正视其性取向。”在设计东三丁目的公厕时,田村奈穗希望能够在这一隅空间为“LGBTQ+”性少数群体建立一个更重视隐私的空间。因此,我们看到的这间公共厕所,在每一扇门外都单独设计了一个折角式的屏风,内部则是独立的厕所空间,将对使用者的隐私保护提升到了最大化。
田村奈穗设计这所公所的灵感来自日本传统的礼物包装方法——Origata,如果反向思考,以礼物包装呈现的公厕造型,表达出涩谷区对世界各地游客的欢迎。而人们同样能够觅得中凝聚的文化包容,对东京这座国际化都市的城市建设也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厕所一向被认为是生活环境中最注重隐私的空间,因此当人们看到这座由透明玻璃构筑的公厕时,免不了会大吃一惊。
“透明公厕”的构想来自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Shigeru Ban),他曾是建筑界的“奥斯卡”——普利兹克奖得主。在他看来,人们上公厕时经常会担心两件事:一是卫生条件如何,二是有没有不怀好意的人躲在里面。
坂茂设计的“透明公厕”很好地解决了人们担心的问题。透明的玻璃外墙能够令前来使用公共厕所的行人对内部的整洁程度一目了然。当人们进入厕所并上锁后,原本透明的玻璃外墙会变成不透明的,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
此外,坂茂希望通过“透明公厕”为所在地区的环境带来改变。为此他给这座厕所的内、外墙顶端设计了LED灯带,入夜后,色彩斑斓的“透明厕所”便成了公园、社区中照亮道路的一盏“明灯”。
在高楼林立的涩谷商业区,这座给墙壁刷上白漆、以湖水绿点缀门窗框的瓦檐小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正是长尾智明(Nigo)所想表达的“温故知新”设计。
1946年美国在如今的代代木公园地区建造的驻日美军宿舍设施,这对从小长在原宿的长尾智明影响极大,于是他选择了借鉴过去。
以白色墙面、红褐色屋顶、薄荷绿窗框构成的公厕,加上被白色栅栏包围着,让人不难联想到驻日美军宿舍。而女厕与男厕入口处的"门”都是敞开的,像是被邀请走进朋友的家,营造出一种随意的温馨感。室内简洁纯白的设计,加上三角形屋顶造型的挑高天花板,也增添了舒适感。
长尾智明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让从城市记忆中消失的房屋,如今又再次回到原宿,成为既怀旧又新鲜的存在。
“像亮起的灯笼一样,让人感到被欢迎”——这便是建筑师坂仓竹之助(Takenosuke Sakakura)希望传达的信息。雾面的玻璃墙在夜晚会发出柔和的暖光,白天则会在日光下,映出旁边树丛的图样。原本,西原一丁目公园里这个之前让人敬而远之的公厕,变得有了温度。
白色与绿色的用色,方正矮小的外形,简单到有点儿怀旧了,于是亲近感也自然随之而来,像一个路过很多次的熟悉空间,随时都让人安心。
坂仓竹之助设计这座公厕时,主要考虑到的是为原有的公园形象带来改善,而非单纯地建造一座厕所。因此,这座公厕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无论外观设计还是内部陈设都很整洁、明亮。这座公厕使用了玻璃外墙,夜晚之际从内部散发的暖色光则令其看上去仿佛公园中的一盏“灯笼”。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公厕并没有单独划分男、女区域,而是设计了三间通用式洗手间。这样的区域划分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们的等待时间,更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尤其是在公园这种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为公园设计一座公厕,需要考虑到怎样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并非一个少见的课题,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由植文彦(Fumihiko Maki)为惠比寿东公园设计的这座公厕时,对这个词或许会有更真切的感知。
惠比寿东公园周围绿树掩映,称其为"城市中的绿洲”亦不为过。同时,它还是周围居民区中颇受欢迎的儿童游乐场,因颇具标志性的章鱼游乐设施而得名“章鱼公园”。植文彦所设计的这座公厕,其灵感便来自“章鱼公园”这个别称,为此采用了酷似章鱼爪的多边形结构构筑其屋檐部分。
在为作为居民生活场所的公园设计公厕时,植文彦除了考虑其基本的厕所功能外,还希望将大多数公园建筑物都拥有的休息区功能设计进去。于是他在厕所外墙增添了公共座椅,呈四边分散的独立厕所建筑中央则是一方栽有绿植的天井。
利用分散布局去建造一座公厕,实际上将整个空间都进行了放大化处理,令其更加通透、明亮。值得一提的是,槙文彦从章鱼爪获得灵感的屋檐设计,恰好能起到一个为往来行人提供避雨场所的作用。基于天马行空的灵感诞生,却意外地展现了更丰富的实用功能,的确值得驻足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