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08-14李倩倩王增国魏征徐德智
李倩倩 王增国 魏征 徐德智
1.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14;2.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1
1 环境监测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基础和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我国的环境管理与环境决策有重要影响[1],固定资产是环境监测机构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能,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有助于提升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水平,满足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日益严格的要求,同时对于更好地服务与保障单位履职和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省以下环境监测垂直改革不断深化,环境监测事业不断加快推进,环境监测能力持续提升,环境监测机构固定资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完善,专业化水平不高
资产管理涉及资产购置、验收、入库、领用、维修、报废处置、盘点及监督检查等多环节(图1),日常工作包括资产清查盘点、资产入账、资产信息化管理等大量工作,需要统筹协调资产采购、使用及财务等多部门。既要熟悉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处置等相关国家政策及规章制度,确保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资产管理,又要具备资产管理、财会、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资产分类、资产折旧等方法,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此外,随着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等专用设备在固定资产中占比越来越高,无论是大型实验室环境监测仪器还是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在政府采购、资产验收、使用、维修、报废处置等环节都需要了解其基本的仪器设备工作原理、使用条件等,并定期检定维护,才能保证仪器设备性能指标满足监测要求,并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效能,才能更好履行资产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资产管理服务保障作用,这对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资产管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2]。目前,环境监测机构资产管理职能多存在于办公室、后勤保障或财务部门,大多没有专门内设机构负责,导致资产管理相关职责划分不清,工作中出现互相推诿等情况,导致资产管理出现各种问题;或者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性不够,导致资产管理不能更好发挥对于环境监测业务服务支撑作用。
图1 资产管理全过程
2.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行为不规范
目前,环境监测机构基本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但还不够完善,或者主观原因导致相关制度不能严格执行。比如对固定资产分类理解不准确导致资产分类不当;资产未能及时验收入账而形成账外资产,或者部分满足报废条件的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存在资产挂账情况,导致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与账面情况不符;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未及时对账,导致资产账面与财务账面不符;新增资产登记入账时,为了方便,将多项资产按照总造价一次记入固定资产,没有区分各单项固定资产价值、使用状态和使用人,导致单项资产处置时无法操作[3],或者资产卡片项目填写不准确、不全面,导致后期查询时,难以查到相关的数据等等。
2.3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影响工作效率
环境监测机构中,大量环境自动监测设备随监测点位分布在各地,尤其是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由于目前资产管理方式滞后,很多单位还依靠条形码管理,资产信息利用人工输入,资产标签通过人工粘贴,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还容易出错,资产管理及清查盘点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财力[4]。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不充分、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系统资产信息与预算编制系统信息、各部门资产信息不能及时联动共享,很难真正用于服务领导决策和预算申报、资产购置等环节,无法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作用。比如,固定资产管理从申购、验收、维修、报废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层层审批,导致工作流程运转不畅、效率不高,如遇到特殊情况,可能会因流程缓慢延误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进而影响单位业务的正常开展[3]。
3 对策建议
3.1 提高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落实岗位责任
成立专门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明确单位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角色地位和管理职责,提高责任意识。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资产配置要求,资产优先调剂使用,充分发挥资产效能。资产使用人、管理人应当履行岗位责任,按照规程合理使用、管理资产。资产需要维修、保养、调剂、更新、报废的,资产使用人、管理人应当及时提出[5]。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失追责机制,落实损失赔偿责任。对因使用、保管不善等造成的固定资产丢失、损毁等情形,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认定,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3.2 重视资产盘点工作,加强资产基础管理
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摸清资产底数,是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等环节的前提。应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并编制清查报告、统计报表。查明固定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明确清查基准日、资产范围、清查内容、盘点报表及清查报表。同时,严谨细致做好资产卡片基础信息管理,按照固定资产类别、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部门等信息对其统一编号,编制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并粘贴固定资产标签。资产管理、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应每月对账一次,使账实、账卡、账账保持一致。
3.3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能
各部门负责所用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维护等工作。实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责任制,使用人为仪器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效能,对于长期闲置的仪器设备,要查明情况统一调配使用。新设备使用前相关人员应接受技术培训,熟悉仪器设备操作流程、简单故障排除等基本技术,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仪器,按使用说明书做好日常维护、定期校准、配件(耗材)更新更换或其他保养,确保性能指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仪器设备因故障、老化、性能下降等不能正常使用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好清洗、断电等必要的善后处理,防止故障进一步恶化,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仪器资产(设备)管理员。要建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台账,要做好使用、维护、送检、维修记录并定期存档。同时,重视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按照检定周期及时送检,确保仪器设备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3.4 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探索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协同联动机制[6],提升管理效能。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产出入库、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更新等工作制度,实现从资产购置、验收、配置、使用、维修、报废处置及监督检查等全生命周期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由人管物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考核自评,对账实相符情况、资产配置效率、使用效果、报废处置及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等情况设置具体绩效指标,实施跟踪问效。
3.5 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提高物联网技术等在资产清查、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使得资产管理更加智能、准确、高效。构建功能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同步,实现提醒和催办、数据共享联动、审批、数据查询统计、系统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实时更新资产管理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反映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规范资产处置行为和流程,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及合理、节约、有效使用。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日常维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信息报送。
3.6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加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仪器设备管理、资产处置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宣贯,建立资产管理相关资料库、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对于政策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使资产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资产管理人员财务知识和信息技术等的学习培训,此外,还应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与资产使用人员、财务人员的沟通交流,共同推进资产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对资产管理认识将不断加深,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将更加健全完善,资产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同时,伴随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资产管理会步入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轨道,资产管理将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