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在这里升起
2021-08-13郑那君
郑那君
一、红旗在这里升起
第一次慕名来丁墘是为了一场“摆大龟”的庙会。庙会格外热闹,人山人海,我对庙会活动本不太关注,只是当看见神案前那代表12个月份,用蒸熟糯米做成的,一头就占满一整张八仙桌面的12头大寿龟时,心里莫名起了波澜。中国四象中作为道教神仙信仰的“玄武”,历来是以龟蛇合体为形象的。我不知道,丁墘村的先祖为什么单单崇拜龟文化?一只寿龟所耗糯米百来斤,十几头寿龟,就得上千斤的糯米。这在当代不是啥难事,但在饥荒年代可不容易,况且如此龐大的寿龟是用熟糯米制成,其工艺之难可想而知。可“摆大龟”的民俗,确确实实在丁墘沿袭了800多年。
再次来到丁墘,是奔着它的红色文化。双脚已入豹尾堂,可心依旧为“摆大龟”的大卿宫所迷。大卿宫远观也是非常漂亮的,依山傍水不说,古色古香的仿古宫殿式建筑不说,单是琉璃瓦下那片屋脊就够玩味半天。也许你会说,这没啥的,雕梁画栋,红色琉璃,翘脊燕尾,本就是古老建筑传统啊。可是,你看,屋脊上那对闪着灵光的精巧葫芦塔,塔的两边黄龙腾舞、鲤鱼跳跃……这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是大卿宫原来就有的,还是修缮时后人给增设上去的?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小小村级宫庙,何以历经800多年不倒,一跃成了全县最活跃的道教文化中心?又得历经多少次修葺才有了今天恢宏的格局?而每一次修葺的背后,他们又历经了什么……当然,我更迫切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当年中共闽南部委单单选中了丁墘作为革命基地和指挥中心?脚下的豹尾堂是当年革命主要活动据点,也是策源地,离大卿宫只几步路,虽历经500多年,同样因勤于修缮得以保持完好。
以土木结构为主的豹尾堂,原为陈氏祖祠,占地面积约6亩,外观呈半月形,前有土石墙,内有天井、天庭,堂后宿土地、花台,两边砂手。厅设五龛,屋盖有四对雕龙,并雕有“忠”“孝”“廉”“节”等图样。中厅上挂有奉天诰命“三匾”和“山东检校福宁府教授”“钦取主政南乐县正堂”两匾,柱上留有不少古联文。
“当年的消息树罗汉松,就是县官卸任时从河南南乐县带回家乡种下的。县官为人正派,两袖清风,为官几十载只带回一件百衲衣和这棵罗汉松。”引路的村主任介绍说,“县官夫人共捐建了四座石板桥,石板桥和罗汉松在革命年代都起了了不起的作用。”
村主任口中的罗汉松和石板桥就在豹尾堂附近,石板桥300多年了,至今保存完好。罗汉松早于石板桥,村民视它为神树。而在林业专家看来,这棵植于清康熙年间的罗汉松也是神奇的,因为罗汉松的生长非常缓慢,湖南浏阳2200岁的罗汉松王高也只十多米,可它却达30米,胸围5米,地围11米,更奇的是主干里竟然长出一棵与之齐高的朴树。
“为纪念丁墘光荣的革命历史,2004年县政府给立了革命老区基点村碑,我村自筹资金在豹尾堂旁创建了‘中共德化支部旧址陈列室'作为县爱国教育基地。”随着村主任的介绍,远去的历史又渐渐掀开了帷幕……
二、峥嵘岁月稠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为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发表了《北伐宣言》,为此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东路军筹划入闽。在广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生(姓江,台湾人,祖籍惠安),受中共厦门党组织指示到德化开展革命活动。唐生到德化,以找拳师治伤为名,住在城关塔岸街“吉记”染布店,日常以记录店中账目、协助店员工作为掩护,不断向店主郑信贵(丁墘人)灌输革命思想,又和经常来店里挑粪尿的丁墘村农民张顺月交上朋友,后来住到豹尾堂,当小学教员。唐生在豹尾堂设帐课徒,晚上组织农民上夜校进行爱国思想等教育,秘密发展农会会员。其间,唐生或秘密召开会议,或化装外出私访串联,还接触了驻泰宁城的民军头目徐飞龙,深受徐的礼遇。同年11月中旬,北伐军进驻泉州,唐生说服德化明军陈国华和徐飞龙归附北伐军。12月丁墘村顺利成立农会,之后唐生到泉州中山街小泉涧巷办“泉州书店”,公开销售马列主义刊物。
1927年1月,中共闽南部委(特委)分析了德化及其周边县的形势和具体情况后,即派共产党员庄醒民和唐生、白黎明(庄仰山)夫妇以兴泉永政治监察署民运指导员的身份到德化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在豹尾堂建立中共德化支部,隶属闽南特委,共7名党员,其中庄醒民为负责人,揭开德化中共党史第一页,继而开辟革命据点,建立联络站,联系接头户,成立了德化教员工会筹备会、彩瓷工会、觉民社和300多个乡村农民协会,开展反贪官污吏、苛捐杂税和打土豪的斗争活动。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减少“窑烟捐”和取缔地主收租的“大秤”。丁墘盛产瓷器,是德化五大窑场之一,过去瓷窑很小,烧一窑瓷也卖不了几个钱,但每烧一次窑就得缴“窑烟捐”五块银圆,几乎占去了所有的盈利。几经谋划,他们组织了主要以瓷工为代表的1000多人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取得巨大胜利,不但免去了一些苛捐杂税,还取缔了“大秤”。以前地主收租一律用旧秤,每担要交上110斤或114斤。农会组织起来后,规定每担100斤计算,如果用旧秤,只交80斤或85斤;以前农民要将租谷送到地主家里,减租减息后就由地主自己到农民家里挑。同年4月,国民党开始“清党”反共,德化党组织转入农村坚持斗争,大多数党员通过公开的农会组织开展农运活动。“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地痞、土匪残杀和迫害农会干部,唐生和庄醒民受通缉,被迫离开德化。失去上级指导,支部只得分散隐蔽活动,一场原本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顿时陷入低潮……
1927年8月,党中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德化党组织恢复了与上级的联系,于11月建立中共德化特别支部,并在丁墘开展抗“烟苗捐”等农民运动。随着斗争的深入,附近的400多户农民和瓷工参加了农会和赤卫队组织,三班、仙荣、盖德、格头等乡也纷纷响应,掀起减租减息运动热潮。1929年8月为粉碎敌人三省“会剿”,红四军3000多人在军长朱德率领下,向大田、德化进军;9月,省委将永春、德化党组织合并为中共永德县委,德化设立区委;10月,中共永德县委响应上级号召,组织一支30多人的游击队,从而揭开了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游击战争的序幕。1930年春,中共永德县委领导的鳌峰农民抗捐斗争失利,省委特派员整顿,改建为永春县委和德化特支,组建一支游击队。1932年,永春、安溪游击队整编为“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后来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游击战争发展到德化,丁墘苏兴理家是联络点,整个丁墘村是游击队活动中心;10月在丁墘建立中共德化工委。1933年春,再次在丁墘、鹏湖等村发动抗交“烟叶税”斗争,在丁墘村鸡公山下配合游击队进行多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活动,瓦解和消灭盘踞境内的股匪。1934年4月配合游击队在丁墘镇压了国民党县党部执委李亲起,5月初镇压了股匪林青龙所部连长林勤祖和队员曾受,10月牵制了敌军谢辅三部及保安团,有效掩护中央红军北上抗日……
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惊动了国民党反动派。红军开始长征后,国民党地方武装向红二支队及革命群众进行大“围剿”,丁墘党组织负责人苏兴理遭杀害,隐蔽下来的党员再次失去了上级指导,被迫停止活动,但革命火种早已播在丁墘人民心中并未熄灭。抗日战争时期,丁墘人陈如珠、陈炳金、陈鹏程、陈杰等人毅然各自走上抗日前线。1939年,厦门、金门、莆田、晋江等地遭受日本侵略,难民沦落德化,丁墘人以其博爱的胸怀接纳了近百名受难同胞,安置他们以垦地种植和打短工为生。当年,陈鹏程协助德化县自卫队在丁墘村开办抗日训练班;1947年在香港与张强发起组织“福建人民自救同盟”,同时暗中联系“安南永德”老苏区幸存的老同志及其子女,引导他们继续革命;1948年陈鹏程回到家乡,利用丁墘学校开展策反、抗“三征”等革命活动;1949年春,丁墘再次成为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阵地,游击队攻进德化县城。11月丁墘党组织再次带领民众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德化县城,与全县人民一道投入德化的解放事业。
三、豹尾堂的回音
一群人在豹尾堂,为跌宕起伏的丁墘过往感慨不已。
“我的父亲,聪颖好学,少年时代就参加儿童团,抗日战争时就读于晋江中学(即现在德化一中第一届高中生),毕业后受聘于上涌镇初中部,教授英语、音乐、语文、数学等,并积极加入党组织,和全县的青年学生、妇女、社会青年、爱国志士一起,举行集会、上街演说、销毁日货、散发革命传单、传播马列主义等,还组织学生罢课闹革命……因为当时懂得普通话的人极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进驻德化,很多事务碍于语言交流无法正常开展。我父亲知道后,于1950年初毅然辞掉中学教员岗位,投身革命行列。当年5月,在剿匪期间,到赤水小铭村征收支前粮草、了解敌情时,遭到敌军伏击……”豹尾堂里,张英俊向我们讲述了张良启英烈短暂的一生,“我父亲被战友从赤水镇抬回来的时候,我只有6岁,少不更事,但那天的情景就像照片一样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也是在那天,我一下子从男孩子长成了男子汉,因为就在那刻起我成了没有爹没有娘的孩子。我的母亲刚刚在3个月前病逝,现在父亲为了掩护战友,与敌匪英勇奋战,身中7枪,壮烈牺牲。而妹妹当时才两岁,根本不懂得自己已没有了爹娘,还在花圈下不亦乐乎地玩着被雨水打坏的小纸花。是的,那天是雨天,端午时节的雨还夹着冷,可妹妹依旧玩得冒出了汗……父亲是独子,自从他走后,爷爷根本无心经营原来的小杂货店,奶奶天天哭,早上哭,晚上也哭,把身子都哭坏了。一家子的生计很快成了问题,我只好背着妹妹东一家西一家地讨饭吃……”事隔几十年,忆起往昔辛酸,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张英俊和他的妹妹张秀美依旧鼻酸泪落,在场的文友同样难以自禁。
“党和政府有没有伸出援手?”有人问。
“有!幸亏有了党和政府!分稻谷分良田给我们,还组织互助组帮我们种田,免了我和妹妹的学杂费不说,每人每个月还给我们6元的助学金。大学毕业后,奶奶把我送到部队参军。她说,你父亲为了革命牺牲了,没有党没有政府,就没有你和妹妹的今天。有次我和妹妹受到欺负,病倒在床上的奶奶要我们去找党和政府,她说当年我父亲在共产主义的呼唤声中觉醒……”
觉醒?这一刻,一直执拗丁墘之魂的我似乎有所悟了。古老大卿宫融入现代的文明信息,豹尾堂里革命的呼声,县官夫人捐款修桥,以及丁墘先人推崇龟文化等,都源于他们敢于开创、弃恶从善、厌暗喜明的意识觉醒。就连张英俊的奶奶,大字不识一个的女人,不管是最早鼓励独子闹革命、送孙子参军,还是后来相信党和政府会为他们讨公道,其实也是缘于她意识上的觉醒。仔细回想,不管是来自台湾的唐生、厦门的庄醒民,还是当地的苏兴理、张良启等英烈,在面对生命危险时的坦然和硬颈,无不因为他们深刻觉醒到最大的恶是不义和耻辱,意识到只有自己才做得了自己的主人。这是一种发自生命内里的觉醒,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反映的方式不同而已。
四、红旗再次从这里升起
眼前,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恍若置身繁华都市。日新月异的丁墘村,已然没有了“农”味,似乎也不宜再以“农村”来定位它。如今的丁墘村,说它是一座城才对,一座崛起的城。
“村内有各类企业400多家,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村主任的话里有满满的自豪,绘声绘色地描述起丁墘村的骄傲。
丁墘村,古称丁瀛、丁荣、大卿、张墘,自宋至今,窑火不断,世代以来均以生产日用瓷、工艺瓷为主,产品远销国内外,历来为德化陶瓷主要产区。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因为匪乱迭起,社会动荡,瓷业严重受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墘人初心不改,继续联合经营瓷业,农业集体化期间改为集体瓷厂。改革开放后,采取家庭作坊式、合伙股份制等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陶瓷业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特别是德化实施“小县大城关战略”以来,县委县政府于1996年在丁墘创建陶瓷科技园区,引进资金和科技人才,并与德化陶瓷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工艺美术、电脑培训班,为陶瓷企业培训专门技术人员,使丁墘成为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新工业区,不仅是德化培育陶瓷人才的孵化地,也是德化陶瓷生产的原料配方、成型、釉色、彩绘、雕塑等技术研究的重要科技园地。
“1997年科技园区就列为省级科技园区;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陶瓷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陶瓷大师7人,省级大师30多人,以及后来在德化其他地方发展的大师们,这里培养了德化70%省级以上的艺术大师。2020年开始,我们着手科技园提升改造,动工建设科技园陶瓷文化旅游景区和‘太平宫窑文化旅游项目。計划通过申报‘世界最大糯米龟‘世界最高罗汉松王世界纪录,打造3A级丁墘村文化旅游综合体。”现任的村主任李文芳向我们介绍。他年轻有为,曾获得省级散打冠军,办过学校做过校长,于2018年回到家乡,致力于德化文旅事业和丁墘村的发展。
“以前,大家只知道瓷帮古道(古时德化瓷外销通道)在高阳和三班村。但是,现在我要大声地告诉你们,瓷帮古道的出发点就在丁墘!”村主任朗声笑道。我则浅浅一笑,因为在说“瓷帮古道”时,一般很少会提及丁墘。
可是,当我的双脚移入丁墘窑场,这个德化五大窑场之一时,心里的不屑一寸一寸地瓦解了。地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碎瓷片已围地保护了起来。他们说,至目前发现的古窑址有太平宫窑(梅墘山窑)、痒柄山窑、窑埯窑和丁墘窑等,其中以太平宫窑最为著名。说丁墘自宋代已在梅墘山建太平宫窑烧瓷,产品远销海内外。由于需要漂洋过海,因此祈求神灵保佑,所以有了大卿宫,有了从湄洲湾妈祖庙里引火回来的娘妈庙,也就是福崇宫。1980年在太平宫窑发现有4英寸小花瓶、3.5英寸浮雕小碗、8英寸浮雕粉盒等珍品,白度、薄胎程度居德化宋窑瓷器产品之首。
“这几年来丁墘的工作屡屡受到上级表彰,是市级乡村记忆文化村和示范综合文化站,就在前不久被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是的,改革开放以后丁墘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富足安乐,然而他们并不为此满足。他们认为,作为党旗第一个升起的村,有责任做好各项事业的引领,有责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所以他们在做好经济、民生等事业的同时,于2019年对中共德化支部旧址陈列室进行翻建,安装了“智慧党建”系统,增设了支部生活体验馆和用于开展上党课、集体学习等活动的会议室,方便各单位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在大革命时期建立的中共丁墘支部,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其机构、名称也不断变换,但革命性质始终没变。我们要做的是,让老区人民和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党的恩情,让红旗永远在丁墘这片红土地上高高飘扬!”回来的路上,村主任激昂的话语一直在我耳边响起……
责任编辑陈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