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的老家有福分
2021-08-13高明昌
高明昌
春天还在继续,但日照時间长了,天气也暖了。孩子们喜欢去桃林里跑。大人们在收拾农具,说是种蔬菜的时辰已经逼近,不可错过。冷冷热热天气里,大家看到了树上的嫩枝,草上的嫩叶,接下去日子或许很忙,忙之前再去看一下老家前面的海,就像再去看一眼老亲戚一样。看一次,想多时,平时的念想就会少冒出来,心情会平静很多,干活的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
上午,准备好了一切,大家三三两两地出了门,骑车、步行、开车,三个一群,五个一排,走大路,穿小路,各有各的走法,但都行色匆匆,脸上布满了想见老朋友的喜悦。一刻钟后,全都来到了护塘,过了一会儿,几个人走下了护塘,几个人走上了滩涂,他们先是定定神,闭闭眼,然后朝前望去:海啊,空辽无边,海天一色;浪潮不翻卷,海水无喧哗。大家说,今天的海,特别懂事。
海边村的海,是杭州湾的海。多少年前,东海滔滔的海水流到了上海,看到了奉贤景致的好,奉贤人的好,就兜了一个圈,转了一个弯,就此歇脚一下,就把海岸线留在了奉贤,留在了海边村,从此家乡有了大海。
天地养人,大海也养人,家乡人相信这一事理,他们敬奉大海,有空无空,常去海边看看,常去海里走走。他们知道:踏一脚有弹性的滩涂,掬一把有咸味的海水,都是对海的留恋与尊敬。也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家乡人从海里获取了无数的宝藏,比如好吃的鱼虾、贝类。一家又一家,一代又一代,饭桌上堆满了海鲜,宅前头晒满了海货,心底里珍藏着感恩,月月这样,年年如是。海与人,人与海,物我交流,情感交融,后来就相看两不厌了。
看过海的人,与不看海的人是不一样的,一直看海的人与看得少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半天看海,一天无语,已经想好的话,想说的话,大海好像都说了;踩了一路的滩涂,抓了一桶的泥螺,就知道再大的浪,也冲不走躲在土里的生灵;涨潮慢,退潮快,好像与自己种的庄稼一样,生长总要几个月,收拾总是几天里;去海里,回护塘,护塘很近,却走了很长的时间,但必须继续走,护塘的北面是老家。正午了,太阳挂在海中央,海里的太阳比天上的太阳的光圈要大得多,但光线淡而散,才明白太阳只有一个,大海里的太阳是眼里的太阳,是水里的太阳,不是自然的太阳,不是天上的太阳。
老家的春日大海,涨潮不喧嚣,退潮不热闹。海水很平静,海水在流逝,海水是黄色的,海水撞上了护塘,跌落的水花却是白色的,而在脚背上冲来冲去的海水却是黄中带白的。老家的海水就是没有蓝颜色;海水是咸的,海水可以看,不可以吃。
这又想起了海里的鱼,海里的鱼叫海鱼,海鱼与老家河里的鱼不一样。海里鱼多,鱼大,鱼力气也大。为什么?想来想去,因为大海不是河流,海水不是河水。
海真的值得你去看一看、想一想的。在我的家乡,有空的日子,不看海是个损失。
看海回来了,人与人客气了,就觉得对方原来很和善;人与人也不小气了,就觉得对方原来心量很大;人与人都相帮了,就觉得对方原来很热心;人与人也相问候了,就觉得对方原来很体贴——大家说,今天看好了,离开了,下次什么时候去看呀?大家都笑笑,有人伸出手,在嘴前握成一个圆,大声喊,大家相互招呼一声!
海边人看海的半天过去了,现在回家了,回家要整理看海的心情,总觉得在看海的日子里走过春天,迎来夏天,是海边村的人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常朔摘自新民网/图 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