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加速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

2021-08-13

科学导报 2021年53期
关键词:晋中山西基地

晋中地处太原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特殊而关键的地理位置,汇集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职教港、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等得天独厚的资源,具备强大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活跃的创新资源禀赋。

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在晋中调研时特别指出:“晋中在创新引领发展上,至少有两张‘王牌,一张是山西大学城,一张是国家农高区。”近水楼台,利用好这些独特的优势资源和禀赋,发挥好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高区“两张牌”的创新动力源作用,不仅是全方位推进晋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贯彻落实林武书记晋中调研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

“六位一体” 绘就智创谷美好蓝图

对于晋中来说,山西大学城是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和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以大学城为平台、职教港为基础、智创城为载体、金科孵化为基地、示范区为研用、全市域为辐射“六位一体”的“政产学研创用”智创谷,是贯穿晋中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实现晋中以产教融合、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践。

2012年大学城投入使用,晋中市委、市政府便同步为十几万大学生的前途规划,并一直为这一目标努力着,在完善商业配套服务、餐饮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设施的同时,引入社会力量配套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2016年,全省首个集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示范基地——晋中大学生创业园开园,为大学城1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服务。开园至今,累计开展了337期创新类创业培训,培训12562名大学生,孵化189家大学生初创企业,现在在孵企业72家,入孵企业包括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媒体门户、影视制作、电子商务等,带动就业800余人。

山西智创城NO.4基地是以全省布局的、具备完整双创全产业链培育体系的“双创”支撑平台,它依托山西大学城的优势和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的承接空间,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赋能。走进2020年刚刚建成的山西智创城NO.4基地,浓浓的创业气息和青春活力扑面而来,脑控娃娃机、意念四驱车、脑电信号采集器、3D生物打印装备等各种高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无不让人对其中蕴藏的奥秘与科技惊叹连连。

山西智创城NO.4基地包括伊甸创新创业基地和金科创新成果孵化转化中心。其中,伊甸创新创业基地重点为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教育—育苗—孵化”平台,着力培育优质科创类企业与新兴产业项目;金科创新成果孵化转化中心重点服务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成果转化,打造“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科研中试—产业落地—企业上市”的赋能平台,培育和引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两个板块相辅相成、双核联动,打造产创、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为我市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山西智创城NO.4基地已对接高校及科研院所71个项目,引进创新项目53个,涵盖信息、金融、医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规划设计、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新媒体等领域。

太原理工大学校本部搬迁大学城明向校区,是太原理工大学全面融入晋中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晋中市政府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太原理工大学晋中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六新”突破,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双方合作产出更多一流成果。规划建设太原理工大学附中,解决学校教师子女就近入学难题;扩建教师周转宿舍,解决青年教师安家等核心关切问题;扩建明向校区,更好满足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晋中市持续优化大学城创新创业环境,重点解决好各高校人才和团队最关心的成长平台、发展环境和住房保障问题。

让实习实训大学生免费拎包入驻并发放生活补贴、为高校干部人才提供挂职锻炼岗位、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近日,晋中市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具体部署,大手笔出台“人才新政”,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12大基地,全方位推进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

山西职教港项目是近年来晋中市投资最大的公建项目,占地面积1.15万亩,总投资235亿元,建成后将聚集10余所省内外高水平职业院校、容纳15萬名师生入驻。经过近两年时间建设,首期晋中职业技术学院54幢单体已交付使用,剩余35幢单体也将在8月全部投用。项目的建成投用,将对整合职业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为拉动周边区域发展、提升城市级次提供坚实保障,对于加速晋中转型跨越、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围绕“特”“优” 做足农高区有机旱作文章

盛夏时节,走进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设施大棚内各种蔬菜水果长势喜人,一片茂盛:一个个西瓜挂“树”上、一串串番茄上了架,早黑宝葡萄硕果累累、可食用玫瑰花开正艳……满目所见都是绿色的希望、崭新的天地。

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获批建设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努力在“特”“优”农业上蹚出一条新路。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搭建农业科创新平台。目前,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入驻高新技术企业35家,5家企业正在申报,其中3家为农业类企业,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个,几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科创基地内,中科院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室成为省内首家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的研发创新平台;稼祺藜麦研究院建成全球唯一的藜麦基因库;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30个产品获得“晋中国家农高区监制农产品品牌”标识。功能食品加工基地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年底主体完工,配套建设研发实验室、检测中心、产品展示厅,目前落地企业5家。中国农科院花卉蔬菜科研基地建成2万平方米玻璃智能大棚、30个柔性大棚和38个棉被拱棚,引进晋中青农联、山西农大和先正达等创业团队,开展南果北种新技术和食用玫瑰、高端花卉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成千亩粪污有机化循环利用、千亩有机旱作谷子机械化生产和农大中试“三大示范园区”;扩建旱垣温室100个,成为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典范。

猜你喜欢

晋中山西基地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晋中采风行
晋中风光无限好
浅论晋中市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