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了你的故事
2021-08-13何梓熙
一本书她会读上好多遍,然后学着用文字表达自己;一个苹果她会观察好多天,然后把它固像在画纸上;一部纪录片她会看上好多次,然后去博物馆、去书本中追根溯源。她简简单单,努力乐观,她就是我,何梓熙,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
站在熙熙攘攘的展厅间,你特有的凤穿牡丹纹吸引了我。我依稀听见快乐的鸣叫声,仿佛看见几只凤凰从瓶身挣出,尾部在风中微微摆起,又徐徐落下,只留下呢喃的林叶,衬着半开的牡丹。我想,那一定是当时最雅致的纹样。
思绪回到六百年前,一个痴情的女子同她的夫君逝去,把你的故事一同封存于泥土里。而今,我凝望着你,物是人非,耳边响起了你的声音,沉稳中掺杂了一丝沧桑。一个故事,跨过几百年时光,到达了我的身旁,听吧,听吧,那是来自国宝的最真实的诉说。
初生的你,经过了严格的挑选,落入一位工匠的手里,经过淘、摞、拉胚等工艺的洗礼,你变成了一块素胚。修胚的过程中,随着细小胚土悄悄剥落,“簌簌”声如雪花落地,你的身体变得光滑细腻。“滴答”一声,汗水落入胚身。泡了小澡后,手艺精湛的工匠为你绘制上各样的纹饰,卷草纹、锦带纹,拂过你身,蹭入肌肤。画笔的笔尖从你的身子上轻轻划过,伴着细细的呼吸。再后来,你的身上裹住一层釉面,有人忍不住赞叹:“汝乃此之尤佳之品矣!”隐隐约约间,虽然看不见,你仍然感到浑身炽热。有呼啦呼啦的声音在耳边一阵阵奔跑,后来,你便知道,那是烈火在燃烧。土与火的吟诵声好久才落了幕。再见天日之时,你已然脱胎换骨。人们的惊叹声在你的耳边呢喃,少年的你却思考着,不知要去往哪里。700年后的少年,像我一样的人听见你的茫然,都有些感同身受了。
时间流转,一日,你被送至靖王妃手中,王妃对你怜爱备至。是啊,看着今日的你,细腻的皮肤依旧光泽。“王羲之爱兰,相传其自兰之形上获书运笔之所启,而为之行体……”许是从你身上她看见了靖王的君子品德,在无数秉烛夜谈的日子里,他们畅谈古今文客。四爱,四爱,王羲之爱兰,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与鹤。你那仅有两三寸直径的瓶口,也曾为她执二三枝梅花,在故事里绽放,在时光中落地。终于有一天,人们的抽泣声打破了日子的平静,靖王逝去,他的妻子也随着走了,只留下了孤独的你。没有人在你的身侧讲故事了。一阵失落间,你不记得是如何扑到了郭氏的脚边。一铲,一铲,“沙沙啦啦”的泥土掩盖了印迹——往事的印迹,历史的印迹。
再一次醒来,有沉重的轰鸣声隐隐约约传来,是谁,是谁,是谁妄图冲破墓室?石块的怒喝与沙粒的阻止声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决心,突突突的钻土声,砰砰的撞击声不断地响,你不知道他们要做何事,这样的情况在百年里出现了那么多次,尽管害怕,但你仍然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哪怕是面对日本军队……
重现世间之时,是一群考古学家将你从墓室里小心翼翼取出,而墓穴外部已经受到了日军与盗墓贼的严重损毁,你被带到一个安静又肃穆的地方再次陷入沉睡。直到某日,你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大堂中央,有导游在身侧讲解:“四爱图梅瓶是郢靖王妃郭氏珍爱之物,见证了这位王妃为夫殉情的凄婉故事。据记载郢王去世后,郭氏对镜梳妆后自尽,与夫君合葬,生前珍爱的四爱图梅瓶成为其陪葬品……”你,一只梅瓶,带来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经历,所以讲述;因为听见,所以记得。
思绪回笼,一切悄悄归于平静,再一次抬眸看你,你,还是静静地站立着。再回想你的故事,我感受得到你的欣喜,你的无奈,你的迷茫,你的害怕,你面临颠沛流离时的勇气以及你那毅然要同归于尽的决心……二十一世纪出生的我们,透过你,透过更多你的同伴,去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历史,可以是黑白的,可以是彩色的;可以穿梭于字里行间,也可以是心中之景。有声,无声,属于我们的不同思绪四散开来,以你的故事织出一片大网,无边无界,缥缈甚远。大网,网住了真正的历史,也网住了我们的思考,更网住了作为后人的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好奇与憧憬。你,历史,之所以如此令人着迷,应是因为从你们的身上,我,我们,看见了不同的情绪与闪光点,而多了几份不同的观点,你们,带给了我们不同的世界。
我听到了你的故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指导老师:李 劢)
写作背后的故事
文物,一个有些呆板、古朴却又让无数人为之着迷的神秘字眼。古往今来,我们探索,回访,穿过时空,去与之对话,交流。也许,故事是将文物的美好呈现于我们跟前的最好方法吧。时光如细水长流,那些或绚烂、或壮丽的文明和它曾经存在过的证明都会在某一天被忘却,像是五彩的颜料翻进水中,可水终有澄清的一天。每每想到这些,我都觉得很遗憾,我们尝试着去留住它,去找回它,我们让更多人看见它,并探索它。可是人们再伟大的力量都在自然面前变得那样渺小,那么,我们就用故事、视频留下它。故事,留下了湖北省博物馆里的一尊梅瓶,也挽住了几百年前一段小小的记忆。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做,歌曲、纪录片、电影、歌剧,在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回望从前,留住过往。一帧、一针,绣起独属于文物的布匹,織出它们的天地,让文物不困于展馆,而现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