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河湖长制工作成效与经验启示

2021-08-13陈秀洪梁志宏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长制河湖河长

陈秀洪 梁志宏 罗 欢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新时代河湖治理的创新举措[1-3]。广东省河流纵横,水系发达,境内拥有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河流约1.1万条,湖泊159个,水库8413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水域空间侵占、河湖管理保护不足等问题突出。中央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比2018年底提前一年建立河长制,提前半年建立湖长制,实现全省江河湖库管护全覆盖。截至2020年5月,广东省已设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河段长共计80430名,设立湖长476名,形成了总河长高位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机制。结合省情和河湖水情,开创了具有广东特色的河湖治理新模式,成为全国3个连续两年在河湖长制方面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省份之一[4]。

1 河湖长制工作模式

广东省河湖治理1.0版聚焦“盛水的盆”。贯彻水利部部署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结合地方实际,广东省发布了《关于在全省江河湖库全面开展“五清”专项行动的动员令》,紧扣“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总目标,提出了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碍物、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的工作任务。

广东省河湖治理2.0版在强化“盛水的盆”治乱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落实“盆中的水”治病以及河湖景观与文化内涵提升。《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了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管控水空间、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8项重点工作,确定了将全省河湖打造成畅通的行洪通道、安全的供水河道、健康的生态廊道,两岸建设成秀美的休闲绿道、独特的文化驿道的新时期河湖治理目标定位。相比1.0版,广东省河湖治理2.0版在水污染和水环境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源头到末端逐层设置控制目标,以保障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4.5%以上,劣Ⅴ类水体和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在水景观、水文化方面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建设水文化景观驿道驿站和水利风光带,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文化设施配套建设。

随着“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广东河更美大行动”等系列治水工作,广东省在河湖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标志着广东省河湖治理进入3.0时代。《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了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共建高质量发展滨水经济带“5+1”工作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初步建立“广东碧道”品牌;到2022年,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到2035年,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的工作目标。相比2.0版,广东省河湖治理3.0版在水资源方面新增了考虑保障生态流量和景观水位,水生态方面兼顾了生境和生物,景观与游憩方面更加强调了亲水性,滨水经济带经济效应开始凸显。

2 河湖长制工作成效

2.1 河湖治理专项行动

2.1.1 “清四乱”专项行动

2019年,广东省共计排查河湖“四乱”问题15998宗,总销号率为99.6%。其中,规模以上河湖“四乱”问题7512宗,已清理整治7478宗,销号率为99.7%;规模以下河湖“四乱”问题8486宗,已清理整治8455宗,销号率为99.6%。全省累计清理侵占河道管理范围面积3779万m2,清理违章建筑物数量14853栋,面积为866万m2。东莞、广州、中山清理整治数量位居全省前三;广州、汕头、汕尾、东莞、湛江、茂名销号率达100%。

2.1.2 “五清”专项行动

2019年,广东省共计规范整治入河排污口10605个;清淤疏浚城市黑臭水体474条,清淤河道长度1080km;清理水面漂浮物668.84万t、河道长度5.37万km、水域面积6979.13km2,形成全省一年两次集中“清漂”的常态化机制。

2.2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9年,广东省建成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67座,日处理规模达2472万t,累计建成污水管网达6万km;全省地表水国考优良断面同比增加3个,水质优良率提高到77.5%,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4个;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525个城市黑臭水体,已有461个消除黑臭,其中,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全域消除黑臭水体,入选国家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省江河湖库水质总体向好,茅洲河、练江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其中,茅洲河治理成效被央视《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美丽中国》等纪录片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样本收录。

2.3 万里碧道建设

广东省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形成了湾区引领、区域联动、十廊串珠总体布局。2019年4月,省河长办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和10个地市组成的“1+10”省级碧道试点,总长约180km,试点名单见表1。截至2020年底,省级碧道试点工程基本建成,显现出水碧岸美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初步建立“广东碧道”品牌的目标。

表1 广东万里碧道省级试点名单

3 河湖长制经验启示

3.1 河湖治理理念创新

广东省立足于河湖本底和地区发展定位的空间差异性,创新性提出了以“绿色生态水网”和“平安生态水系”两种模式分类推进河长制。广州市等9个珠三角地市注重生态优先,结合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构建了绿色水网。汕头市等12个粤东西北地区注重保障水安全,以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长效综合管护为依托,结合美丽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平安水系。

广东省立足于不同时期的河湖治理的重点和突破口,在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的同时,结合省情实际,相继提出了针对排污口、水面漂浮物、底泥污染物、河湖障碍物、河湖违法违建问题的“五清”专项行动,凸显“河颜粤色”的“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和高标准规划建设万里碧道,扎实推动广东省河湖治理从1.0版到2.0版再到3.0版的渐进升级。

3.2 河湖治理手段创新

3.2.1 破解跨界治理难题

为破解跨界河流治理难题,广东省确定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组织体系。通过设立省级河长助理和联络员实现“配管家”,通过每季度向省级河长专报流域工作情况实现“架桥梁”,通过建立跨界河湖问题清单,实施“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完成“建档案”,采用每半年召开流域联席会议研究突出问题完成“搭平台”,强化流域统筹,落实流域区域协作。

3.2.2 创新河湖管护体制机制

广东省各地市因地制宜创新管护体制机制。广州市推行网格化治水,形成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治水网络体系。深圳市创新构建“全流域、全要素、全联动”流域管理体制,率先成立四大流域管理中心。江门市设立潭江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实施水库、山塘承包退出机制和鱼塘排水申报机制。茂名市创新“河长+直播”“河长+交叉巡河”“河长+精准扶贫”“河长+企业”治理模式。河源市创新开展水浮莲收购试点工作,实现河湖保洁与助农增收双赢。

3.2.3 创新“三四五”中央激励资金使用法

广东省分解中央激励资金突出“3个倾斜”,重点向考核优秀市、省级碧道试点、“流域+区域”统筹协调工作方向倾斜。注重“4个明确”,明确项目范围、任务清单、绩效目标和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提高河湖管护水平、夯实河长制工作基础、巩固专项行动效果、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热情的“5个效益”。截至2019年年底,已完成中央激励投资4931万元,投资完成率达98.6%。

3.2.4 落实智慧化监管

为推进河湖智慧化监管,广东省开发面向河长制工作人员与社会公众的“广东智慧河长”。“广东智慧河长”作为集公众服务(公众号、小程序、粤省事、河长热线)、智慧河长(企业微信)、监督管理(PC端应用)、市县数据上报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河长制信息工作平台,初步实现广东省五级河长巡河、事件处理和社会公众监督治水。“广东智慧河长”以2.4万条河流、150个湖泊为数据主线,已汇集全省组织机构、河长、河流、河段、湖泊等共10类数据,以及水质断面(测站、视频、水质动态监测)、入河排污口、取水口等共14类数据,通过“河长制一张图”展示全省河湖水环境、水生态、水事件情况,全面实现河湖问题“看得清、管得住、查得到、连得上、全覆盖”,为广东省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业务支撑。

截至2020年6月,“广东智慧河长”线上巡河累计126万次,巡河发现问题88648条,办结率为99.49%,平均办结用时2.7天;接收公众投诉建议问题5841条,办结率为98.31%,平均办结用时5.1天,公众满意度为91.20%。

3.2.5 引导全民化共治共建

a.公众参与。坚持凝智聚力,打造全民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格局,采用聘请社会监督员、招募民间河长、设置河道警长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化全民治水格局,增强全民治水护水氛围。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共组建“护水骑兵”、皮划艇护河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河道志愿者巡河队、龙舟护河巡逻队、志愿“小河长”等各类护河志愿者队伍1505支。另外,广东省河长办在3月22日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正式开通全省统一的河长热线电话,开辟了水利强监管新渠道。

b.媒体宣传。广东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以江门市为例,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刊发5000多篇河湖长制专题报道,“江门河长”南方号连续在“广东河长南方号矩阵”和南方号·江门矩阵影响力月度排行榜中名列前两名。

c.物业管理进河道。深圳市首创“物业管理进河道”模式,联合传统水务行业与优秀物业公司,借鉴优秀物业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优秀物业公司在人员渠道、标准流程、精细管控、服务亲民等方面的优势,全面开展以市场化、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所有水体的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巡查管理,将精细化模式引入河湖管养。

4 结 语

广东省在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从“见河长”到“见成效”、从“河长治”到“全民共治共建共享”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效,主要得益于针对不同区域河湖特点、发展定位以及不同发展时期河湖治理重心积极探索创新理念和手段。随着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部署的推进,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是提升河湖管护水平、打造幸福河湖的关键要点。

猜你喜欢

长制河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节水专栏约稿(征稿)函河湖长制专栏约稿(征稿)函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推行湾长制的重点问题与优化进路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