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溺水问题怎么破?提供安全戏水场所才是正解
2021-08-12陈斌
陈斌
进入夏天,尤其是进入暑假以来,儿童青少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中国每年有多少未成年人溺水死亡?原卫生部多年前有一个统计数据,每年约有5.7万人溺水死亡,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56%,可为参考。从中可以看出一条迄今不过时的结论,未成年人溺水死亡的占比远远高过他们在总人口中的占比。
一些原因可以想见:与成年人相比,总体而言,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冲动行事,只图一时爽利,不顾风险,无视警示;对尤其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而言,喜欢从事一些涉险活动,以在同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气;当发生危险时,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自救、救人的能力较弱,不乏未成年人为了救身处危险中的同伴而把自己也搭进去的悲剧。
又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18年出版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状况回顾报告》,2011-2015年期间,0-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年有54194人因伤害死亡,日均死亡148人,其中排第一位的死因就是溺水。除了1岁以下的首位死因是机械窒息与15-19岁的首位死因是道路交通伤害之外,1-14岁的首位死因均为溺水,1-4岁、5-9岁与10-14岁年龄组溺水身亡占比分别为51%、47%与51%。
针对溺水问题,中小学安全教育是非常关切的。每年进入夏天,学校都会要求家长会同孩子在安全教育平台上看防溺水视频、要孩子及家长签防溺水承诺书,想必多少都会有一些效果。所以在溺水问题上也很难苛责学校教育。
那么追责作为监护人的家长?问题在于,绝大部分家长都是有一份工要做、要揾食糊口,难以时时刻刻紧盯孩子。更何况,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是天性,对习得社会化生存技巧也是必需的,有大人盯着他们当然更好,但有大人在一旁“煞风景”孩子们未必喜欢。而且,一般而言,孩子们年龄越大越是不喜欢有大人在场,想想你小时候怎么与父母斗智斗法就明白,用各种借口或谎言逃逸大人的“监管”并不鲜见。所以,就算把监护人入刑,也不可能杜绝未成年人溺水问题。
我们只能通过合理的措施把未成年人溺水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关键点在于堵不如疏,孩子们喜欢玩水,就给出路,给孩子们提供可以自由安全玩水的游泳场馆。学校、家长一味教育诫勉孩子这个不许,那个不许,抑制孩子的天性与需求,可能对一些孩子长期内有效,也可能对所有孩子短期内有效,但不可能对所有孩子长期内有效,“禁忌”本身会刺激打破“禁忌”,尤其是当禁忌本身是反人性的。
安全教育的前提是给孩子的天性发挥以出路,就儿童喜欢玩水而言,应提供尽量充足的安全玩水场所,并提供各种有效自救、安全救人的技能。这一点在城里容易实现,在农村就棘手一些。因为农村有许多天然的河道、池塘等,但安全的游泳场馆往往阙如。在看起来平静无害的水面之下往往潜伏着危险:水深本身就是危险,还有能缠住手足的水草、尖锐物、淤泥。至于在湍急的河道游泳或戏水,更是赤裸裸调戏危险。如何利用既有水面或新设场地让农村孩子安全戏水,对农村基层政府或公益组织来说大有可为。
日前,湖南道县,50岁的大叔杨景易,因担心村里孩子玩耍时发生溺水,自费三十多万,花了3个月时间在家乡修建了一个游泳池,划分深水区和浅水区,让村里孩子们免费游玩。杨大叔也会在一旁指导游泳技能,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保障。
这是行善,怎么赞也不为过。不过,还是给杨大叔提个醒,虽然是行善,但要是有孩子在你的游泳池出事,你也是免不了责任的。能否长期无偿承担对这些孩子的监护责任?为了避免加在身上的过度责任,为了公平合理,为了行稳致远,最好有相应机制设计,比如由当地基层政府来对游泳池进行管理,或者由所有孩子的家长共同负责场地的运营等等。当然,这个事儿本身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不仅仅是一个善行,更是给农村孩子安全戏水、防溺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杆与示范,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