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羲檬: 有梦想就有光
2021-08-12哈尔滨师范大学团委
哈尔滨师范大学团委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依然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我们身边就有着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这些孝老爱亲的楷模人物,身上流淌的是优秀传统的血液,闪耀的是民族美德的光彩。
刘羲檬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羲檬,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朝鲜语专业,任班级团支书。
刘羲檬的母亲患类风湿30年,现已至贰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没有劳动能力,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生活困难。
羲檬妈妈在她出生后,病情加重,成为了一个连自理都异常困难的残疾人。因为身体缘故无法照顾幼小的羲檬,妈妈便将羲檬寄养在姨妈家,姨妈也成为了羲檬的第二个母亲。
小羲檬大了些,姨妈将她又送到了亲生母亲身边。
7岁了,羲檬上了小学,在李敏老师班上。但是,妈妈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因为住的条件不好,又没有条件去治病,妈妈的病情就又加重了。冬天,家里的房子很冷,在屋里需要穿着棉衣服,戴帽子,盖被子。李敏老师得知羲檬家里的情况后,便常常帮助她们一家的生活,为羲檬家包饺子,送水果,送热宝。一直到今天,羲檬都深深地感激着李敏老师。
家里的条件一直没有好转,就在羲檬和妈妈几乎要濒临绝望的时候,政府出台了廉租楼政策,这个消息让她和妈妈激动不已。上楼后,妈妈的病情稍稍好了一点,但是没过多久,病情又有了反复。
初中学习时间非常紧张,羲檬需要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妈妈。晚上给妈妈翻身,盖被子,动枕头,隔几天就要拔一次火罐,每天都要按摩。最艰难的就是上厕所,轮椅太宽进不了卫生间,请人做了个特制的轮椅,用的时间长了,轮子经常会坏掉,这时候就要用椅子把妈妈拉到卫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羲檬学会的就更多了,做各种饭菜、给妈妈洗澡、穿衣服、理发等等。就这样,伴随着妈妈的病痛,羲檬挥别了初中,步入了高中的校 园。这段时期的经历也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锤炼了坚强的意志。
妈妈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她不但会直面困难,还督促羲檬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羲檬长大以后做有正能量的事情,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其他人,常怀感激的心。
高中的学习异常紧张,羲檬的每天就是在学习和照顾妈妈中度过。
高考结束后,羲檬考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妈妈知道羲檬的成绩后非常高兴,给家里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羲檬是她的骄傲。同时妈妈也觉得非常愧疚,说如果她没有生病,羲檬没有花那么多的时间照顾她,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但羲檬说:“我照顾妈妈是天经地义的事,妈妈带我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容易,没有妈妈哪有我。”
现在,羲檬已经步入了大学的校园,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知道了她的情况后,在羲檬和妈妈来到哈尔滨的第二天就来到了她们租的房子,给她和妈妈送来了行李、米、面、油和2000元钱,带来了学校和老师们的关爱和温暖。
大一上学期,羲檬在学校举办的“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演出”中演讲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为了真正地锻炼自己,羲檬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学校工作站文创部副部长。
她的事跡感动了很多人。她说:“我是个幸运的人,有人给我关怀,有人给我帮助,有人送我温暖,我将牢记你们的帮助,对所有帮助过我的好心人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我将在大学继续努力学习,勤工俭学,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负众望,继续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行,希望给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将来有了工作回报社会,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如今刘羲檬已成长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她正在向着梦想进发。她将带领着更多的青年人,为社会道德的传承和发扬,贡献属于她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李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