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映红大江南北

2021-08-12

国企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同仁堂雷达

从满目疮痍到工厂林立,从“车无油”到拿下大油田,从被动挨打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共和国长子”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刷新了无数的“纪录”,走过了一段极其艰辛、极不平凡的历程。

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翻天覆地人。

从鞍钢起步

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刚刚从战火硝烟中诞生的新中国,钢铁的分量到底有多重,自是不言而喻。但当时,国内年产钢不足10万吨,都不够每家每户打一把菜刀。

1950年初,党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一时间,近两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技工,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

同时,全国有57个大中城市的199个工矿企业为鞍钢制造各种设备,提供生产建设用料。大批物资经由火车、汽车,甚至是大轱辘车或马车,源源不断地运到了鞍钢。

到了1952年,鞍钢总投资达到2.32亿元,人数达到6.76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29人。

1952年8月1日,鞍钢大型轧钢厂正式动工开建。这是我国第一座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型轧钢厂。当时,如何让这样一座现代化工厂顺利投产,国内没有任何经验。

“大型厂是最新的、自动化的,我们要学习操作,学习规章制度”,鞍钢大型轧钢厂工人任全德回忆说,“轧钢温度不能低于1200度,我们穿着白帆布做的防热服,前面热得冒汗,后面吹着电扇,脱下来的衣服被汗浸透,硬得都能立起来。但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守住自己岗位,不许出事故。”

1953年12月8日清晨,鞍钢大型轧钢厂内早早聚集了众多工人。中午12时左右,第一根43公斤重轨经过11个孔型机械的轧制,终于试轧成功。

鞍钢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根重轨,标志着中国的钢铁工业从这里起步,工业化道路也从这里开启。

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钢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探索。

1960年,鞍钢放手发动群众,鼓励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企业中不合理规章制度等做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毛主席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

发现大铜矿

1953年2月21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令国人为之振奋的电讯稿:“甘肃省皋兰县白银厂发现大型铜矿……这里将成为我国未来的铜都。”

那时的白银,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风吹石子跑,天上无飞鸟。”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投入到特大型铜矿的开发建设中。

1953年4月,重工业部西北办事处成立“白银厂铜矿筹备处”,并建立了党支部。这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历史上最早的基层党组织。

1954年,时任宁夏省委副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的黄罗斌主动请缨,担任白银公司第一任党委书记和经理。他与13岁参加革命的李子奇等人组成了白银公司第一届领导班子。

随后,郝家川、火焰山、凤凰山一带的铜矿大开发序幕拉开。

白银公司创业初期,相关技术匮乏,没有现成可以查找的资料,仅有几名参与指导的苏联专家和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在苏联进行过短暂培训的人员。就是依靠这些人员,白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为大铜矿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1956年12月31日,随着一声巨响,420米的蘑菇云冲天腾起,折腰山等7座山峰高度平均降低了50米。这次国内首次、世界罕见的万吨级矿山大爆破,爆破总面积40万平方米,爆破岩石量903万立方米,以致于有外电误认为中国引爆了原子弹。

从此,白银公司拉开了共和国矿业开发的大幕,一座新型的“铜都”应运而生。拿下大油田

1959年9月26日,位于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一个世界级大油田就此被发现。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举国欢庆,大庆油田因此得名。

大庆油田的发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崭新一页,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也从这里开始。

在石油部的组织和号召下,全国各探区的井队奔赴而来,力求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一场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全面展开。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队不远千里,从玉门赶到大庆参加会战。钻机运到了,但没有起重设备,王进喜毅然决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7人,用了3天3夜,大绳拉,撬杠撬,终于把钻机全都拉到了井场。

按照任务分配计划,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要在杨四屯打出第二口井——2589井。这是高压区的一个井口,当井打到700多米时,突然发生了井喷。强大的高压液柱冲出井口,越喷越猛,越喷越高,眼看一场大事故就要发生。

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不顾泥浆烧灼皮肤,跳进两米深的泥浆池里,手劃脚蹬地用身体来搅拌泥浆。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井喷终于被压住了,钻机也保住了,而王进喜的身上、手上却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大泡。目睹这一切的当地老乡,被深深地打动,纷纷夸赞道:“王队长真是一个铁人啊!”王进喜“铁人”的称号由此传开。

时至今日,家喻户晓的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队伍中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开上解放车

解放牌汽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缔造的民族汽车品牌,它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泽东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汽车试制成功,首批12辆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3年建厂目标如期实现,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一去不返。

其实,建设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计划,从1950年2月就已经开始了。当时,重工业部设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

一无人员、二无阵地、三无经验,郭力率筹备组的同志迅速展开相关工作。招人才,选厂址,翻译苏方提供的资料、图纸,配合专家修改、补充设计方案……在中央批准了初步设计方案后,郭力作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首任厂长,走马上任。

当时的厂区是一片荒野,只有日军留下的细菌工厂和几座建筑物的残垣断壁。郭力果断采取了自营与外包并进的方式,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修复了50338.4平方米的建筑,恢复了水、电、暖,为建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6月,中央正式决定汽车厂要三年建成投产。这时的郭力展现出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大公无私,他认为建设汽车厂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援,调一位熟悉东北情况的干部当厂长,自己做副手,能加快工程进度。于是,他亲赴北京、沈阳,向党中央、东北局进行汇报。最终,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调饶斌担任厂长。

退居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后,作为领队兼党支部书记的郭力,带领500名实习生赴苏联学习。期间,他代表中方审批了一汽的技术设计。

回国后,郭力组织、建立了以经济核算为核心的一汽经济管理制度,把庞杂而分散的生产准备工作纳入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的轨道。在生产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郭力还大胆采取迂回工艺,使试生产一次成功。

有了千里眼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并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所需通信装备,不依靠从苏联进口,全部自行解决。

在元器件十分紧缺的情况下,雷达研究所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收寻器材、配件,甚至从泥土中、草堆里挖出国民党军队遗弃的器材,为志愿军修造雷达装备。

1953年前后,防空斗争日趋尖锐,研制国产雷达迫在眉睫。当年夏天,在共产党员申仲义、张直中的带领下,南京电信修配厂(中国电科14所前身)参考苏式Л-3雷达样机,着手研制国产雷达。

当时研究所里没有一张雷达图纸,仅有的一台苏式Л-3型样机还缺少天线。发射和接收天线是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难度最大的部分。在没有任何借鉴和相关参数的情况下,研发小组只能从零开始,自行设计。

就在研究人员对雷达天线的设计一筹莫展时,申仲义得知东北地区有一部苏联的防空警戒雷达。于是,他立即前去观察学习。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他终于“看”清了苏式雷达的天线是上下排列的八木天线,也基本弄清了天线的物理尺寸。

回到研究所后,申仲义立即组织召开了研发会议。经过一次次对比分析,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八木天线的探测距离更远,方位分辨率更加准确。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自行设计了两单元的八木天线,成功研制了第一部314甲中程警戒雷达。尽管最大探测距离仅有125千米,却是中国雷达迈出的关键一步。

之后,为了提升这种雷达的探测能力,申仲义还带领技术人员对天线进行改进。不仅第一次成功设计出雷达的(二维的)平面位置显示器(PPI),还更换了大型发射管,增加了发射功率,使雷达的探测距离有了明显提高。这种名为314乙型的雷达,生产后大量装备部队,成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主力中程警戒雷达。

东方的巨响

美丽的金银滩草原,因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而闻名,而它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故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否拥有核武器,成为衡量大国军事实力重要因素。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西方国家一再叫嚣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一时间,核讹诈、核战争阴云密布在新中国的上空。

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环境更加恶劣。党中央下定决心,作出了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策。1957年10月15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其中规定:为培养设计、科学研究方面的干部和生产原子核武器的专家,苏联政府保证供给中国生产原子弹的全部技术资料,带有训练使用和战斗用的成品样品……并帮助中国设计和建设研究原子弹结构的设计院。

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并撤走了在华专家。

克服重重困难,我国走上了自主研制之路。1958年,中央决定在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建设第一个核研制基地——221基地。当时,对外名称为“青海省综合机械厂”“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厂址确定后,在中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方针指引下,大批的建设者来到了金银滩。曾参加过221厂建设的方德义回忆,在过年回到家中探亲时,因为保密纪律,也只能含糊的向家人说:“我们是在为党做事、为国家做事,重要的事。”

1964年的一天夜里,第一枚原子弹在221二分厂完成总装后,小心启运,徐徐开向新疆罗布泊。

同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准时起爆。

一声巨响,中华民族挺直了腰杆。此后,221厂的科技人员和职工再接再厉,只用7个月时间制成核航弹,不到1年的时间制成核弹头,并且转入氢弹技术的突破。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那个时候开始,221厂又先后成功完成了16次核试验,为我国核工业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飞冲上天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江西南昌,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登上一架飞机。飞机慢滑、中滑、快滑,腾空而起,直冲云霄……这是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

从抗美援朝的硝烟中一路走来,从蹒跚起步到一飞冲天,中国航空工业的新时代就此开启。

1951年4月23日,新成立的航空工业局正式通知南京22厂迁到南昌原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旧址,洪都机械厂(今航空工业洪都)就在这里诞生。

当时,洪都机械厂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一座厂房、七座旧机棚和30多台旧机床。最初,工厂主要修理朝鲜战场上损坏的苏联飞机,志愿军打下的美国飞机,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打下与缴获的国民党数百架飞机。

1953年底,第二機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到洪都机械厂视察,工厂领导在汇报工作时提出:工厂经过五种飞机的修理及零部件制造,初步具备了整机制造的基础。

1954年4月1日,在正式接受试制雅克18的全机任务后,洪都机械厂由修理飞机转向整机试造的序幕拉开。工厂编制了试制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并对全厂职工进行动员,提出“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

试制过程中,设计部门耗费20多公斤白纸,设计出17个系统、1067份图纸;各生产车间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挑应战竞赛,工人们每天24小时分三班昼夜作业,做到人停机器不停……

1954年5月12日,经过总装、调试,飞机终于完成交付。

7月3日,洪都机械厂仿制的“雅克18”型飞机(后命名为初教-5)在南昌首飞成功,并于7月26日完成了国家试飞和鉴定。

初教-5从资料来厂,到试飞成功,仅用了133天;从零件投入试制到整机交付试飞,历时仅仅57天!

国产飞机制造成功的捷报传到北京,毛泽东主席十分高兴,当即亲笔签署了祝贺信,勉励全体航空人:“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当工厂党委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宣读这封祝贺信时,在场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初教5的成功制造,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行制造飞机的历史,掀开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成就同仁堂

迄今已有352年历史的同仁堂,在战争年代,经营惨淡,几近倒闭。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同仁堂总经理的乐松生认为,民族工商业要想重新焕发生机,必须相信和依靠党和政府,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他的推动下,1954年,同仁堂在北京工商界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做出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的决定并非易事,乐松生遇到了来自家族成员的重重阻力——他们深恐失去生产资料占有权、企业管理权和企业利润分配权,有的有抵触情绪,有的持观望态度。

对此,乐松生通过讲解同仁堂在解放以后股东们红利增加等事实,分析利弊、讲明道理,终于得到了乐家股东们的理解和赞同。随后,他代表股东们向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公私合营的申请。

1954年7月28日,北京市派工作组到同仁堂进行公私合营的筹备工作。乐松生作为资方代表,积极协助工作组开展工作,主持召开职工大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采取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股东、员工解释同仁堂合营的步骤措施,指明合营后的前景,消除各种疑虑。

在乐松生的带动下,同仁堂所有股东和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公私合营的各项工作中。

1954年8月29日,同仁堂实现公私合营庆祝大会在庆乐戏院隆重举行。

之后,同仁堂发生了本质变化,打破了原有家族企业封建性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清产核资、改善经营管理、增产节约、技术革新等一系列举措,“老字号”同仁堂逐步显示出合营的优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1959年比之解放前夕的1948年,同仁堂职工人数由190人增加到539人,增长了近2.4倍;产值由16万元增到1251.9万元,增长78.3倍。

崛起的写照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严重威胁新中国重工业基地沈阳的安全,中央决定把这里的工业企业疏散到哈尔滨等地。

11月底,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电工五厂人事科科长王亚东带领着第一批172人来到哈尔滨,筹建哈尔滨电机厂。他们暂时落脚在顾乡屯康安2道街6号,工人们住在尼姑庙和马车工会的马棚里,生产车间设在农具厂和粮食公司的仓库。

1951年6月6日,哈尔滨电机厂于原来赛马场的旧址上建立,首任厂长白杨,首任党总支书记宋平。

这是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电站设备制造基地。机械部从全国各地调集了最优秀的技术人员来到哈尔滨电机厂,研制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由此拉开了中国水电装备制造的序幕。

当时,我国电力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技术更是落后,只能照着国外的图纸,对零部件进行生产、组装。

从美国摩根史密斯公司学习回来的俞炳元和王述羲负责水轮机设计,从美国西屋公司学习回来的吴天霖负责水轮发电机设计,副厂长陶伟负责机组制造,卢堃和李基昌分别负责水轮机和发电机的工艺。

从全国各地而来的一线工人,白天紧张施工,晚上则加班加点学习文化,上技术课,恶补水轮机、发电机的知识。

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哈电人通过艰苦努力,逐一攻克了研发制造的瓶颈。

1951年12月22日,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完成转子超速总装试验,之后被安装在四川龙溪河下硐电站。1959年,该发电机组迁到四川苏雄水电站,一直服役了近60年。

之后的70年,哈电人累计创造了涵盖水电、火电、核电、气电等领域200余项“共和国第一”。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表示,公司7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秉承红色基因、创造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电力装备史的缩影。

猜你喜欢

同仁堂雷达
老字号乱局:你用的是哪个“同仁堂”
隐形飞机哪里躲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百年风雨同仁堂
班上的“小雷达”
APG—83开始在F—16V上进行飞行测试
仁心卓越
能分身的雷达
“吃亏”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