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建筑设计要点分析与思考
2021-08-12戴火树
【摘要】现代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各类机械的融入使得剧场演艺焕然一新,演出手段越来越丰富,对剧场建筑设计的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构成一定的设计难度。本文以镜框式舞台剧场为例,根据实践经验浅谈剧场建筑的设计要点,阐述作者的心得体会,以期为此类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剧场建筑;镜框式舞台;观众厅;视线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48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剧场建设最集中的地区。科技影响着演艺文化的走向,推动剧场建筑的升级换代。剧场设计与诸多领域相关,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建筑设计需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才能营造更好的作品,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所需。
1、剧场定位与建设规模
近年来,我国新开发的剧场大多为“建管分离”模式,建设方投资兴建,竣工后通过招标、聘请等方式委托专业文化单位运营,呈现鲜明的文化艺术业态,而运营方并不参与前期策划工作。此外部分高校将多功能厅结合中小型剧场建设,用于多媒体教学、礼堂、校园文艺汇演,校方虽然自持,而剧场只是附属功能。
剧场定位与建设规模的确定属于设计前期工作,需将社会需求、经济状况、科技支持、地方文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融合,量体裁衣,才能确保后期良性运行。
业主往往未作前期社會调研,不懂剧场运作原理,缺乏后期运营经验,甚至好高骛远,将项目作为“标志性建筑”“业绩工程”打造,致使定位偏差、盲目追求建设规模。同时由于舞台工艺及声学系统的特殊性,业主如未聘请专业顾问,往往较难准确、详尽的提出设计任务书,设计成果自然不尽人意。
剧场建筑的规模按观众座席数量划分为小、中、大、特大四级。规划设计时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反而规模越小视听条件越优。规模每提高一级,各类用房增加、配套设施增多,造价上升,视听效果下降。
剧场建筑两大核心功能为表演、观演。规划设计时应抓住主要矛盾,遵循实用的原则,适当考虑可持续发展,在满足使用人数、保证良好的演出条件、良好的视听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规模,以经济、适用的模式进行开发,力争获取最佳的观演体验。
2、平面布置与空间利用
演艺包罗万象,剧场是其根本。现代剧场涉及诸多领域,建筑师需要事先研究透彻剧场各部位的使用功能、技术要求、运作方式,并对演员、观众的活动作深入了解,设计时才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如缺乏认知,粗制滥造,则容易导致空间混乱、流线交叉、后期使用不便。
池座设计应结合地形,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布置阶梯,减小土方量降低造价。阶梯底部可布置辅助用房,如卫生间、库房、小卖部等,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作为休息厅、大堂使用。
楼座一般采用悬挑钢筋砼桁架结构,受力柱后侧因柱子遮挡不宜布置观众座席,但此区域面向舞台,视线良好,可布置放映机房、灯控室、声控室等需要对舞台可视操控的设备用房。
对于镜框式舞台剧场,当观众厅采用矩形平面时台口处镜框明显、感观突兀。可将台口两侧用八字墙围合成房间,作为耳光室或左、右声道音响室利用,观众厅容积下降声学性能提升,镜框感淡化,视觉美观,同时应控制观众厅总宽度宜小于两倍台口宽度,以进一步消除“第四堵墙”。
3、观众厅声学设计
声学性能好坏,是评定剧场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一环。声学主要包括音质设计、噪声防控两方面。
3.1音质设计
观众厅体形与声学息息相关,体形变化声学随之变化。但音质不是判定体形的唯一标准,还需要考虑交通流线、视觉效果、结构形式、工程造价、美观等因素。常用体形有矩形、钟形、扇形、六角形。矩形大厅方正、易于施工,声能分布均匀,但由于存在平行墙面易产生颤动回声;钟形平面是矩形的改良版,将台口两侧围合成房间高效利用,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剧场;扇形是在钟形基础上的扩大,最远视距短,座席量大但边座较多,适用于大型剧场;六角形是扇形的改良版,消除了偏远边座,同时声学性能最佳,适用于音质要求高的剧场;圆形、椭圆形、马蹄形因弧墙凹面反射容易形成声聚焦缺陷,且造价高、施工不便而较少采用。
观众厅的容积对音质有非常直观的影响,容积越小越易获取较好音质。容积应满足规范要求,以常见剧种歌舞剧为例,每座容积宜按5-8m3控制,当设置有楼座时因空间高大可适当放宽,当兼顾其它剧种时为确保视听效果则应适当减小。
对于镜框式舞台剧场,根据台口宽度合理值推算观众厅适宜面宽,再结合最远视距可以得出池座合理面积。经推算当观众席少于1000座时应尽可能不设楼座,以控制大厅高度和容积,提升音质,避免楼座下方声影区缺陷。
音质设计贯穿剧场设计全过程,建筑设计、舞台设计、装饰设计时,各部位应遵照声学专业顾问要求进行细部处理,全面把控才能确保良好的声学效果。
3.2噪声控制
建筑设计时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噪声控制:合理规划总平面,从源头上避开外界噪声干扰;观众厅外围尽可能环绕休息厅或走道,隔离室外噪音;观众厅入口处设置两道太平门形成声闸;围护结构采用多孔材料砌筑;观众厅与休息厅之间设置双墙,形成空腔以利于隔声降噪;产生噪音的房间远离观众厅布置;屋面采用隔声材料进行处理。
4、观众厅视线设计
观众进入剧场就是为了观演,良好的视觉效果是观赏演艺最基本的要求。观众厅视线设计包括视距控制、视角控制、视线遮挡分析三方面。其中最大视距、最大俯视角跟人体器官的生理特性相关,设计时满足规范要求即可,本文主要针对视线遮挡分析稍作浅谈。
观演时没有人愿意被遮挡,保证观众的视线能够越过前排观众的头部和其它障碍物观看到整个表演区,是视线遮挡分析的目标。对于剧场建筑而言,要解决遮挡问题将地面设计成阶梯状使座席逐排抬升是必需的。然而随着高度的抬升往往伴生经济性、高差衔接、声学变化、俯角超标等问题,特别是大型剧场,当高度抬升至一定值后进入两级高差无法衔接的死区。为此,应当从舞台高度、座席排布方式入手进行控制,避免形成过大的抬升高度。
对于镜框式舞台剧场,舞台高度即视点高度,宜高出观众厅地面一米左右,过高时前排观众难以看到演员脚尖动作,过低时视线易被前排遮挡,需要更大的俯角才能看到舞台全区,从而拉大了观众厅地面起坡。
为减少前排观众对后排的遮挡座席宜采用错位布置法,使后排观众不需要转动头部就可以轻松通过前排两座席之间的间隙观看表演。错位布置时,对视线形成遮挡的不再是前排观众,而是往前第二排观众的头部,地面起坡可大幅减缓。
对于镜框式舞台,台口两侧墙体对观众厅边座的视线遮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控制边座数量、适当加大台口宽度、布置边走道的方式多管齐下,最大限度的削弱台口遮挡影响,可使最不利边座观看到95%的表演区。
5、设计团队协作
现代剧场舞台工艺复杂,特别是镜框式舞台,两侧、前后、上下均需布置各类灯光幕布,舞台上空天桥、码头、灯光渡桥、吊杆密布,舞台结合机械驱动实现平移、升降、旋转。此部分内容需要建筑师配合专业舞台公司实现。
剧场各部位尺寸、高度、形态、容积对音质的影响,反射、混响的模拟计算,扩散体、反射材料、吸声材料、隔声材料的布置,回声、声聚焦、颤动回声的消除等等,需要建筑师、音响系统设计师、装饰设计师配合专业声学人员共用完成。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第4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8
作者简介:
戴火树(1981.03-),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