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耿耿此心”顾炎武

2021-08-12张砺

同舟共进 2021年4期
关键词:顾炎武清军昆山

张砺

历数中国百强县,近年来一直有个县级市独占鳌头,它连续十几年排在全国首位,那就是江苏苏州下辖的昆山。地处江南富庶之地的昆山,不仅经济发达,还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它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闻名遐迩的江南古镇周庄也在昆山的市域范围内。

历史上,苏南地区更是文人辈出的地方。有人统计,明清两朝历年的202名状元中,江苏约占1/3,其中尤以苏州地区最为突出,竟有35位。不过,若论苏州地区文人学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还要数昆山人顾炎武。虽然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无建树,但后来却成为了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地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

时局变迁,弃笔从戎

昆山东南有一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镇千灯镇,1613年,顾炎武便出生在这里。如今,顾炎武的故居依旧保存完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毗邻亭林湖,所以顾炎武也被尊称为亭林先生。顾氏家族是江南望族,顾炎武的曾祖父顾章志在明朝万历年间曾当过南京兵部右侍郎。

顾炎武本名顾绛,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让他十分崇拜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以及方孝孺这样的忠义之士,后来他还因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忠肝义胆的为人,而改名“炎武”。顾炎武小时候勤奋好学,通过长期苦读和不断温习,他记下了大量经典。这个习惯伴随他的一生,以至于他到了老年时,还能将一些生僻的诗词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顾炎武有一个同窗好友归庄。归庄出身于昆山的世代书香之家,与顾炎武同龄,两人意气相投,成为莫逆之交,因为都是耿介之士,不落俗套,当时两人还有“归奇顾怪”之合称。18岁那年,顾炎武与归庄一起前往南京参加乡试,可惜名落孙山。此后,顾炎武始终不能适应科举,屡试不中。

27岁时,顾炎武见科举无望,干脆放弃研习应试八股文,开始走自己的道路。他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志向,博览群书、脚踏实地地研究和探索经世致用的学问,并着手进行资料搜集。他遍览历代史籍,将其中关于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涉及国计民生的记载摘录下来,并对文献中所提到的山川要塞、风土民情做实地考察研究,加以证实。

然而,时局的变化打乱了顾炎武治学的节奏。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师,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不久,吴三桂投降,引清兵进入山海关。李自成抵抗不住清军的打击,匆忙撤出京城西逃。五月,留都南京的明朝大臣拥立朱由崧为帝,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在昆山县令杨永言的推荐下,顾炎武在南明朝廷当了一个兵部司务的小官。他满腔热忱地为朝廷出谋划策,撰写了《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和《钱法论》,针对弘光政权以及明末朝政的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

弘光元年(1645,顺治二年)五月,就在顾炎武取道镇江前往南京就职的途中,弘光政权即遭灭顶之灾。先是扬州城被清军攻陷,遭到屠城十日的惨剧;接着清军又渡过长江,攻占了京畿要地镇江。在南明大臣的出卖下,南京也很快陷落了。弘光帝朱由崧仓皇出逃,在芜湖被清军擒获,押解到北京处死,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随后,清军疯狂南侵,兵锋指向苏杭地区。江南民众纷纷自发组织抗清义军奋起抵抗。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字同初)等人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祚领导的一支义军。当时,江南各路义军合谋,打算先收复苏州,再攻取杭州、南京及沿海地区,建立一块连接海外的抗清基地。可是,以这样残余拼凑的兵力,又怎么能与清军的虎狼之师抗衡呢?

是年闰六月,吴淞总兵吴志葵率领一部水师,会同太湖总兵黄蜚所部的水师进攻苏州,却中了清军的疑兵之计。当时,苏州城中的清军只有千余骑兵,他们派出一部分兵力在城外活动,伪装成来自江宁的援兵,其余精锐则在城内府学宫和瑞光寺附近设伏。义军前锋数百人打进了苏州胥门,长驱直入四五里,却不见敌军人影,正在迟疑不决之际,遭到清军伏兵的突然袭击,全部战死。而城外的义军也被清军派出的疑兵所骗,不敢上前攻打,随后败退而去。后来,清军攻克了嘉定和江阴,在春申浦纵火焚毁了义军水师的船只,义军被击溃,明朝水师全军覆没,吴志葵和黄蜚被俘。不久后,嘉定、江阴和松江诸城也相继陷落。

清军压境之时,顾炎武潜回昆山,与归庄等人加入了守城抗敌的行列。几天后,昆山失守,年仅26岁的吴其沆战死。顾炎武在悲恸中写下《吴同初行状》一文,追思这个志同道合的挚友:“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昆山城破后,城内百姓尽遭洗劫,死难者多达数万。顾炎武的四弟和五弟被清军所杀,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昆山陷落时,顾炎武恰好在护送养母王氏去常熟避难的路上,这才得以幸免。几天后,常熟也被攻占。顾炎武的养母王氏是一个学识过人、性格刚烈的妇人,她眼见国破家亡,毅然绝食,慷慨殉国。临终时,王氏给顾炎武留下“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的遗训。

耿耿此心,终始不变

背负着国恨家仇,顾炎武继续投身反清复明的事业。弘光元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经大臣路振飞举荐,隆武帝任命顾炎武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但因刚刚安葬了养母,他一时不能赴任,留在了江南地区继续抗清。他参与了暗中策动明朝旧将、清朝苏松提督吴胜兆的反清起义,不料事情败露,吴胜兆被斩首。在清廷的大肆搜捕中,一同策划起义的人均不幸被捕,顾炎武因为及时外逃才没有落入敌手。他努力营救被捕志士,但都失败了,数十人受到株连被害。

此后几年,顾炎武受隆武朝廷之命,北上淮阴等地,奔走往来于江淮一帶的各支抗清力量之间,联络反清豪杰,意图组织各地义军伺机而动,打击清军。但是,面对清军的步步进逼,几个南明政权却不能团结一致,反倒争权夺利、彼此倾轧,甚至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大批明朝将领竞相投降,最终南明小朝廷被各个击破。1646年,清军攻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俘,绝食而死,隆武政权就此灭亡。

虽然亲身参与的抗清斗争屡试屡败,但顾炎武依旧不改初心,并不因此而颓丧失望。相反,他以精卫填海的精神鼓励自己:“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精卫》)在此期间,顾炎武还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此后,他一直隐匿在江苏太湖地区,与抗清志士秘密往来。

永历七年(1653,顺治十年)八月,浙东南明鲁王监国政权的将领张名振和张煌言率领数百艘战船在长江口大破清兵,进驻崇明岛。第二年,他们又率领明军乘坐战船,接连冲破清军的狼山、江阴、圌山等多处江防,溯江而上,直抵镇江。张名振等人带领500名军士在金山寺登陆,向着西南方向遥祭明孝陵。顾炎武听到消息后欢欣鼓舞,兴奋地作诗抒发豪情:“海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沉吟十年余,不见旌旆浮,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金山》)

这一时期,顾炎武还参加了抗清义军领袖吴振远等人创办的惊隐诗社。一批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在诗歌中抒发眷念故国之情和对清朝统治者的仇恨;背地里也以诗社为掩护,躲过清廷的严密监视,进行抗清活动。

永历八年(1654,顺治十一年)春,顾炎武迁居到南京的钟山南麓。此后数年间,他多次晋谒明孝陵,以寄托对故国的思念。虽然复明大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顾炎武始终坚守节操,拒绝在清朝为官,对朋友中在清朝为官的,他也一概与之划清关系。

永歷九年(1655,顺治十二年),回到故乡昆山的顾炎武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事情缘起于顾家一个名叫陆恩的仆人。陆恩见顾家日益没落,顾炎武又常年在外不归,于是背叛主人,投靠了觊觎顾家财产的昆山豪族叶方恒,两人图谋以私通南明的罪名控告顾炎武,将其置于死地。顾炎武回到昆山后,秘密处死了陆恩,因而被关押到松江府审理,被判杀“有罪奴”的罪名。

危急之际,顾炎武的好友归庄只好向叛明投清的钱谦益求助。钱谦益是当时的文坛宗主,他表示,如果顾炎武是自己的门生,才方便替他说话。归庄救友心切,明知顾炎武不会同意,还是代他拜钱谦益为师。顾炎武知道后,急忙叫人去取回归庄代书的门生帖子。见钱谦益不还,便自己写了个声明,说从未拜钱谦益为师,托人在通衢大道上四处张贴,丝毫不顾自己尚身陷危险之中,弄得钱谦益无比尴尬。

顾炎武出狱后,依然受到叶方恒的迫害和威胁。一次,在南京太平门外,他突然遭到刺客袭击,头部受伤,幸亏遇救。面对险恶的处境,顾炎武决定去往北方,一方面远行避祸,一方面结交志同道合的反清志士,考察各地的山川形势,再图复明大业。于是,他变卖家产,离开昆山,从此一去不返,这一年,他45岁。此后的20多年间,顾炎武孤身一人漂泊各地,四海为家,足迹遍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他曾专门到山海关凭吊古战场,也曾多次到昌平的明长陵和明思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和崇祯帝朱由检。

永历十三年(1659,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张煌言再次发兵,由长江口西上,攻克镇江后兵临南京城下。顾炎武闻讯随即南下,可还在途中就听到义军兵败撤退的消息。两年后,郑成功退往台湾。随着永历帝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杀,坚持到最后的南明永历政权也灭亡了。

清廷全面统治后,顾炎武仍旧坚持不为清廷做事。康熙十年(1671),顾炎武来到北京,住在外甥徐乾学的家中。国史院学士熊赐履设宴招待顾炎武,邀请他参加修撰《明史》的工作,被他坚决拒绝。后来,清廷开设明史馆,顾炎武依旧拒不赴任。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广招天下饱学之士,很多人推荐顾炎武出山,都被他一概辞绝。他三度致书昆山籍礼部侍郎叶方蔼,说自己“耿耿此心,终始不变”,甚至以死来表明心迹。

康熙十九年(1680)是明神宗、光宗逝世60年,思念故国的顾炎武特地写了一副对联,以寄哀思:“六十年前,二圣升遐之岁;三千里外,孤忠未死之人。”两年后,顾炎武的夫人在昆山去世,他在妻子的灵位前作诗遥祭,仍以明朝“遗民”自称:“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悼亡(其四)》]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眼见反清复明大势已去,顾炎武决心笃志经史、潜心著述,从此投身学术事业。他着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为此,他通读“二十一史”、天下郡国地方志、名人文集、奏章文册之类达数万卷,查阅了大量地方志书。多年来,顾炎武独自往来于华夏南北,不辞辛劳地游历、考察名山大川,走访、结交学者名流,行程达到两三万里。外出旅行时,他用马匹载着书籍,一路跟随。途中,他连骑在马上时,都在背诵典籍中的注解和考证。到了险要之处,他就叫随行差役打探当地的详细情况,当发现现状与所知不符,他就到客店中停留,打开书本进行核对校正。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部记载明代中国各地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顾炎武在书中重点叙述了兵防、赋税、水利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他特别关注与军队设防相关的地理,详细摘录了各地涉及地势、卫所、城堡、关塞、屯田、马政、草场、兵力配备、粮草供应等方面的资料,记载了农民起义和其它社会动乱的有关信息,对于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也进行了揭示。

书中对边疆的形势和沿革做了特别详细的叙述。在“边备”一卷中介绍了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哈密等边陲地区的形势。在“河套”及“西域”二卷中,则介绍了交趾、安南、流求、日本、暹罗、苏门答腊等境外邻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交通、物产等方面的情况,至今依然是了解古代邻国状况难得的宝贵材料。

《天下郡国利病书》大约在康熙初年编成,后来又不断增改,始终未定稿,也没有付印,主要以抄本流传于世,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由商务印书馆用影印原稿的形式出版。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这本书为“政治地理学”。

顾炎武提倡做学问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反对空谈,他创立了新的广求证据、朴实归纳的治学方法,一改晚明时期空谈心性、脱离实际的学风,顾炎武也因此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的“开山始祖”。顾炎武将《论语》中的“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为学宗旨和处世之道。他所理解的“博学于文”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走出书斋而获得的广博见闻,以及在社会考察中所得到的知识。而针对明末清初一些文人、士大夫寡廉鲜耻、丧失民族气节的状况,他提出“行己有耻”,告诫人们做事时要有知耻之心,而且要以天下为己任。

顾炎武阅历深广、学问渊博,在许多学术领域均有非凡的成就。他对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水利、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独到而精湛的研究。他著作等身,除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可考见的还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50余种。大型学术札记《日知录》是顾炎武的鼎力之作,书中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他一生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充满经世和警世的内涵。

1682年,69岁的顾炎武在山西曲沃因为上马时不慎失足摔伤,几天后不幸辞世。他被安葬在昆山故里。如今,在昆山千灯镇顾炎武祠的祭堂里,墙上有着顾炎武生平事略的砖石碑刻,其中一块碑上镌刻的,正是他在《日知录》中的传世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顾炎武清军昆山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顾炎武谢鼠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顾炎武“拜师”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
顾炎武家族藏书记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