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宋庆龄与“粤东赤十字会”
2021-08-12陈晓平
陈晓平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组织——“粤东赤十字会”,后改称粤东红十字会,红十字会番禺分会、广州市分会,是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创办的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粤东赤十字会的创始人群体、后继机构,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有着密切联系。2021年正值辛亥革命110周年,为缅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开创性贡献,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笔者希望借助新的史料,进一步完善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书写。
【中国红十字先驱】
孙中山是最早接触红十字事业的中国人。1887年,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就读,他的恩师康德黎(James Cantlie)就是香港红十字会的创始人。在康德黎的言传身教下,孙中山很早就对红十字会有着深度认识。
1896年伦敦蒙难获释后,孙中山认识了“伦敦城赤十字会总医员”柯士宾。这年冬天,两人一起游玩了温莎行宫,相谈甚欢。出于对红十字事业的高度推崇,孙中山答应将柯士宾的著作《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译成中文。1897年春夏间,该书译成出版,为中文世界第一部红十字会文献,在当时来说属于救伤领域的标准著作。在译序中,孙中山引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来阐释红十字精神,认为红会救伤法为“救世之金针,救人之要术”。
按伦敦红会的安排,孙中山翻译的这本教材将分发到英国各个殖民地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故也很快进入香港,传回国内。1904年3月5日,上海《申报》评论道:“孙文所译《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亦颇有用,正不必以人废言也。”自1895年秋第一次广州起义后,孙中山已成为清廷钦犯,但《申报》仍对这本译著给予高度评价,丝毫不顾忌孙中山的身份,可谓客观公正。1907年,《民报》社在日本重印此书,为适应日本习惯,书名改为《赤十字会救伤第一法》。清末时期,“红十字会”“赤十字会”很大程度上通用。1912年2月29日,孙中山又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身份,批准中国红十字会立案。
如果说孙中山为中国红十字事业第一人,他的同乡先辈、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则堪称第二人。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在上海停留期间与郑观应有过密切接触,郑观应专门为此写信给盛宣怀,请盛氏为孙中山上书一事提供协助。
郑观应留心世事,精通英文,一贯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很早就注意到国际红十字运动。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郑观应认为,中国面对德国侵略,必须坚决应战,而战端一开,就必须为军中救伤做好准备。为此,他写成《劝各名医仿泰西预筹军中救伤会歌并序》,其中写道:
泰西各国医士有红十字会,凡遇交战之时,会中医士雇工携药料追随营后,如有受伤员弁,无论敌人亦皆舁回医治,敌人不准伤害,此泰西公例第一功德也,较散赈尤为难能。我中土当兹危局……且念中土医士尚无军中救伤会,倘有战事,西医只救洋人,我华兵伤夷不能兼顾,若待临时劝募,势恐不及……如能及早预筹,则功德无量矣。(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
郑观应呼吁中国医生未雨绸缪,他的倡议有着高度前瞻性和爱国情怀。
1904年初,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郑观应正在广州负责粤汉铁路的购地工作。据当时的报刊报道,有留居广州的美国女医生倡议成立赤十字会,意欲组织救护队开赴东北救治伤员。这一倡议立即得到郑观应的积极响应。他邀集富商张弼士、黄诏平等人,“捐资协赞,劝华医之精于外科者偕行”。
擔心广州募集的经费不足,郑观应又专程到香港,与华商领袖温佐才、冯华川等人协商,请他们在香港开演说会,“普告绅商,踊跃捐输,以成美举”。粤汉铁路建设千头万绪,郑观应一边忙本职工作,一边抽出时间为粤东赤十字会的成立奔走募捐。正是来自商界的这一大笔资金,为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粤东赤十字会的创立】
报道中提到的美国女医生是创办广州夏葛女医学堂、柔济医院的富马利(Dr. Mary Fulton,1854—1927),而她最得意的门生,正是粤东赤十字会的创始人、著名女医生张竹君。
张竹君(1879—1964)出身十三行富商家庭,是广州番禺沙湾岐山村人。1900年,她获得博济医院附设医学堂的毕业证书后,利用家族财富与友朋捐款,在广州西关和河南(今海珠区)龙溪首约分别创办諟福医院和南福医院。作为孙中山的师妹,又热心于公益事业,张竹君应该会留意到孙中山翻译的《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
在郑观应的倾力帮助下,年轻的张竹君与邓倬卿联手,挑起粤东赤十字会筹建工作的重担。1904年3月8日,《香港华字日报》刊登《赤十字会批词》:“日俄战务已亟,职商邓倬卿等联合同志,拟仿赤十字会章程,集资救济伤病士卒,日来已具禀督院,随奉云帅(岑春煊)批示,谓查赤十字会,系为疗治军人伤病而设,现在局外各国均有此项善举,事属可行。”
值得指出的是,《香港华字日报》刊登两广总督岑春煊批准粤东赤十字会立案的日期为1904年3月8日;而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则是在1904年3月10日才召开发起人大会,3月17日才正式定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的九十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版)因此,有充分理由认为,粤东赤十字会的成立时间比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要早。
一个多月后,报纸又刊登了张竹君欲赴东北战场救助伤员的报道:“张竹君女士曾在河南创南福医院,昨诣督院,禀请附日本十字军,疗治受伤军士。旋奉云帅批示谓,泰西红十字会实为仁至义尽之举……现在上海绅商已立红十字会,外务部商明日俄驻使转致政府承认此会。该民女既具此志,应俟咨送前往……”(《张女史赴赤十字会》,《香港华字日报》1904年4月15日)这里所说的“河南”,指的是今广州市海珠区西北珠江沿岸一带。粤东赤十字会在辛亥革命后,曾改名“红十字会广东河南支部”。据记载,粤东赤十字会最初地址就是河南龙溪南首约,成立后将张竹君创办的南福医院改为附属医院。
张竹君得到岑春煊的批准后,旋即前往上海,准备进入战地,后因沙俄不予接纳,留在上海行医。广州的粤东赤十字会由马达臣医生接手管理。马达臣是广东顺德人,毕业于惠师礼会创办的佛山医学院,对公益事业、爱国活动十分热心。
在马达臣的领导下,粤东赤十字会的会员训练有素。1909年初,广州大沙头沿岸停泊大量花艇,为求平稳,便用绳索相互捆绑为一体,因某船灯火失慎,造成火烧连营,跳落珠江求生者甚多。马达臣闻讯,立即派出救伤队前往大沙头,捞起溺水者9人,其中8人经过紧急抢救生还。(《中国赤十字会之救伤》,《香港华字日报》1909年2月2日)这次义举表明,粤东赤十字会已对会员进行了水上救生的专业训练,让他们在灾难面前能沉着应战。
【辛亥革命功臣】
当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时,张竹君正在上海。作为孙中山的师妹,她的内心早就倾向革命。1900年她创办南福医院时,曾获女志士徐宗汉的慷慨捐资,两人因此成为挚友。1907年,徐宗汉加入同盟会。1911年初,孙中山、黄兴发动“黄花岗起义”,黄兴力战受伤,又受到清廷追捕,情况危急。张竹君陪同徐宗汉,护送黄兴到香港动手术,黄兴、徐宗汉由此而喜结良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张竹君紧急联络在沪革命党人和開明士绅,于10月18日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亲自出任会长一职。此时清军反扑武汉,形势岌岌可危,急需同盟会领导前往指挥调度。张竹君毅然决定,让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干部化装混入赤十字会的救援队伍中,躲过清廷检查,及时抵达武汉。她率领的第一批救护队120人准时出发,又安排后方组织第二批队伍跟进。10月24日,张竹君率第一队从上海出发时,“西人皆肃然尊敬”。
一经抵达汉口,张竹君即深入战场第一线,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沉着指挥,两个月里共救疗受伤战士1300余名,她甚至还亲自抬伤员到医院。在紧张的医疗工作中,她不慎感染微菌,体温异常,仍坚持工作,直到双方停战后才返回上海休整。此后,在“二次革命”等战事发生时,张竹君仍多次组织赤十字会开赴战地,出生入死,毫无惧色,抢救伤病员无数。
为巩固新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马达臣领导的粤东红十字会也积极筹备北上支援。广东光复不久,财政支绌,马达臣不得不为筹款奔走忙碌。1912年2月3日,马达臣致电孙中山:“决二月十日前亲领第一帮赴宁听遣。”2月19日,“粤东红十字会事务长马达臣……带同男女看护救伤队、军乐队数十人,取道南京,随军北上,道经申江,昨十九日下午由‘金华轮船到沪”。马达臣等人抵达南京后,即随军北伐,参加了徐州等地的战地救护工作,因工作极度繁忙,积劳成疾,返回南京治疗,不幸于3月27日在下关逝世。
粤东赤十字会的两位主要创始人张竹君、马达臣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功臣,他们公而忘私、为推翻清廷统治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是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表明粤东赤十字会是紧紧追随孙中山领导的先进团体,代表了中国红十字会的革命传统。
【孙中山、宋庆龄的关怀爱护】
1916年,粤东赤十字会在河南福居里租赁民房办公,改称“中国红十字会广东河南支部”;1917年在同福西路6号建成自己的会址,不久改名“中国红十字会番禺分会”。当时广州河南属番禺县管辖。
1921年夏,孙中山发动西征战役,征讨桂系军阀。番禺红十字会会长谢英伯鉴于前敌战事激烈,偕夫人率领救护队,内有女护士10多人,于7月17日搭乘轮船前往梧州,担任战场救护工作。
10月,孙中山在桂林督师北伐,宋庆龄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希望借助红十字会的专业经验,为出征军人服务。10月18日,宋庆龄邀请谢英伯到总统府慰劳办事处谈话,其间,谢英伯邀请宋庆龄担任红十字会番禺分会名誉总裁,后者欣然同意。
担任红十字会番禺分会名誉总裁后,宋庆龄加紧组织军人慰劳会与红十字会队伍开赴前线事宜。12月6日,宋庆龄亲自率领红十字会救伤队伍由广州前往桂林,于12月21日顺利抵达阳朔,孙中山亲自前来迎接。
据《红十字会历史编年》记载,大约在此次红十字会救伤队前往广西期间,孙中山为番禺红十字会分会题写了“博爱”二字。笔者在《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广州分会特刊》中,找到孙中山这幅墨宝的原件摄影,在“博爱”两字后面,孙中山还用竖行注明题赠“番禺红十字会分会”并签名。这幅珍贵的墨宝,表达了孙中山对红十字会番禺分会救伤队不畏矢石、冒险犯难抢救伤病员工作的高度肯定与赞赏。
1922年5月6日,孙中山从广州前往韶关大本营督师,宋庆龄率领红十字会会员多人一起赶赴前线。由此看来,宋庆龄虽是名誉总裁,却已实际担负起番禺红十字会的领导工作。此后不久,番禺、南海两个红十字会合并为广州市红十字会。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大批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广州市红十字会于12月24日至27日在主要战场南关等处收殓烈士遗骸,加以妥善安葬。
随着日军步步进逼,红十字会广州市分会加紧进行救护训练,筹组救护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飞机开始空袭广州,成千上万无辜群众惨死街头。广州市分会与省市当局共同组建“广东省救护委员会”,将全市分为9个救护区,救护人员共1000多人,一旦有警,立即前往被炸现场,抢救伤员。
1938年,红十字会为适应抗战来临的紧急形势,在长堤设立战时干事部,以便接收分配医疗物资,与有关方面保持紧密联络。6月6日,日军悍然违反国际红十字会公约,轰炸扫射红十字会战时干事部,致使救护大队长陈有光当场牺牲,总务主任陈侠卿等5人重伤。在时长为15个月的救护活动中,红会救护总队共抢救了5000多名伤员。
8月,为勉励广东各界团结抗战,宋庆龄来到广州视察。24日下午五点,宋庆龄在广东妇女界领袖伍智梅的陪同下,亲临河南红十字会操场,检阅救护总队属下各支队,广州市红十字会会长曾养甫、救护总队长朱广陶、救护科长陆如磋等随同检阅。宋庆龄对广州市红十字会等单位组织的救护队,在日本军机对广州实行狂轰滥炸之下,依然高效地组织救护给予了高度评价。(广州《中山日报》1938年8月25日)
广州沦陷前夕,广州市分会经肇庆等地撤往粤北,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继续为抗战服务。在八年抗战中,广州市分会救护队伍足迹遍布粤、桂、湘、赣四省,行程达8万多公里,救护伤员12.47万余人,掩埋尸体431具,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特殊功劳。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