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深基坑支护新技术现状
2021-08-12康军林
康军林
(建材天水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甘肃 天水 741300)
0 引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因其楼层高重心不稳,对基坑的要求很高,出现的故障越来越多,致使深基坑支护新技术不断发展,应用愈发广泛。国家应大力研发深基坑技术,提高建筑行业技术,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 基坑工程特点
基坑工程是为了保证地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包括地质工程、岩土工程以及结构工程等综合性施工,其开挖方式包括:盆式开挖、岛式开挖以及分块挖土法,支护结构包括支挡式、土钉式、水泥土墙、放坡。主要施工内容是工程勘测、支护结构设计以及土方开挖与回填、周围环境保护等,其施工危险性高,安全储备小,不同的施工现场的基坑工程截然不同,地域性明显,具有很强的个体特征,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基坑形状以及支护形式。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体系包括强、冠梁以及其他小部件,施工面积较大并且工期长,施工地点若下雨会影响其稳定性,在处于软塑,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层以及松散状态的砂土层、未经处理的填土和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施工会产生较大位移,不利于施工开展,建筑多偏向高层化,基坑向更深层次发展[1]。
2 基坑工程发展现状
在20世纪末,我国引进基坑技术,当时改革开发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高层大厦开始涌现,基坑工程不断发展壮大,并且能够很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就是深基坑,在施工地点较为复杂时,也可将其定义为深基坑,如今,常用的支护方式主要是撑式以锚式以及联合支护等,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工艺一般有两种:放坡开挖(无支护开挖)和在支护体系保护下开挖(有支护开挖)。放坡开挖比较简单又经济,但要能够保证放坡开挖,主要是基坑不能太深而且基坑平面之外有足够大的空间,所以在空旷地区或周围环境允许放坡而又能保证边坡稳定条件下,应优先采用此技术。深基坑工程监测要注意几个问题,主要是监测单位的确定,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监测大纲的制定和内容的完备性以及监测资料的收集和传递要求[2]。
3 深基坑支护新技术
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过持续的创新与实践,深基坑支护水平大幅提升,具体的技术如下:
3.1 SMW工法
SMW工法又可称之为新型水泥土搅拌桩墙,即可以水泥土桩内插入H型钢等(多数为H型钢,亦有插入拉森式钢板桩、钢管等),将承受重力与防渗挡水结合到一起,能够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主要利用定制的搅拌混合机,将水泥当做苯酚磺酸,与土壤中土质比较疏松的沙土进行混合搅拌,并在墙内加入型钢,提高其承载重力,减少构件轴压比,此技术在软土层达到的效果最好。并且施工过程中的型钢可以反复使用,减少资金投入,但将型钢拿出来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工程,会导致其他材料受到损坏或水泥墙断裂,在部分墙结束施工后,其均匀性以及搅拌桩搭接厚度也要十分注意[3]。
如今,SMW工法已经十分成熟,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不断对其改进,已经得到建筑行业领导者的喜爱,能很好地满足施工者的要求,达到预期效果。从SMW工法里面引申出来的SMW工桩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其最早出现在日本。施工顺序为:导沟开挖,确定是否有障碍物及做泥水沟—置放导轨—设定施工标志—SMW钻拌,钻掘及搅拌,重复搅拌,提升时搅拌—置放应力补强材(H型钢)—固定应力补强材—施工完成SMW。并且具有不会对周围土地产生影响,对土质要求少,成墙深度厚,施工时间较短,施工产生废气土壤较少,投入资金较少等优点。
在一些新支护技术中具有很高竞争力,虽然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能够很好满足施工方的要求,投资单位在进行一系列对比后,还是会选择SMW工法作为围护结构方案,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以及技术创新工作,以此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应和影响,在商业社会中使企业得到延续。SMW工法能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实行发展循环经济,使国家快速发展,并且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主要内容是在建筑工程中,采用能够减少或反复利用材料的技术,节约资源,提高材料利用率,而SMW工法就能达到这一要求,此技术的H型钢可以反复使用,重复使用至少4次,在其他围护技术施工时,使用大量的钢筋不能重复利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钢铁制造和消耗的第一大国,造成铁矿石资源缺少,应大力研究减少资源利用的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3.2 旋喷搅拌加劲桩技术
旋喷搅拌加劲桩就是将旋喷与搅拌水泥土技术相结合,共同承担工作中各种荷载,其主要工作原理是:不断搅拌水泥,在深坑墙壁周围构成立体三维空间,增大建筑的横向或纵向刚度,通过不断对水泥浆的渗透以及压实,对原来土壤起到加固作用,在水泥土与在土壤中基础软弱的地方加入特殊材料的物体粘合,将其与地平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土壤的抗压能力。此项技术能够防止土体结构变形或移动,还具有防水挡土的功能,适用于各类的深基坑工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便利性。
3.3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此项技术是源于土钉墙,是一种便于施工经济合理的新技术,把土钉墙的各种附属技术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型围护结构,构成要素主要有土钉、预应力锚杆、截水帷幕、微型桩、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等。具有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并且将土钉墙的技术优势继承下来。适用深度在软土层不超过6m,其他地层开挖不超过13m,可放坡深度不超过18m,可作为超前支护,还有防止水渗透的功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便利性,受到施工单位的喜欢。复合土钉墙技术有许多种类,每种类型都适用于不同的施工,致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土钉墙—顶应力锚杆、土钉墙—止水帷幕、土钉墙—微型柱等。当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对控制不变形难度越高,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创新,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通过相关技术人员多次测试得出,在软土、富水等特殊土壤也可以采用此项技术,可用于安全等级第一的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其环境因素以及施工条件。
3.4 TRD工法
其是将满足设计深度的附有切割链条以及刀头的切割箱插入地下,在进行纵向切割横向推进成槽的同时,向地基内部注入水泥浆以达到与原状地基的充分混合搅拌,在地下形成等厚度连续墙的一种施工工艺。TRD工法起源于日本,引进到我国后应用于多个省市,并取得很好的评价。经过相关技术人员多次试验,此项技术在渗透力强的土壤以及防水帷幕渗、软土层中效果最好,图1是施工示意图,首先下钻至设计标高,其次向施工路线前进,最后待前段施工完毕后再继续向前50cm保证连续性。
图1 TRD施工
相比其他深基坑支护新技术,其具有很多优点,具体包括:使用设备的高度较低,提高了施工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度,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精准度高,便于超控,适用于多种地层(如黏性土、较硬土层等),开挖能力较强,止水能力非常强,可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施工斜墙角度,不影响四周环境,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资金投入。
3.5 CSM工法
此技术多适用于地质复杂的施工,具体施工步骤有:第一步CSM工法墙定位放样;第二步,预挖导沟(导沟宽1.0~1.5m,深0.8~1.0m);第三步,CSM工法设备就位,铣头与槽段位置对正;第四步,铣轮下沉注水切铣原位土体至设计深度;第五步,铣轮提升注水泥浆同步搅拌成墙;第六步,钻杆清洗,废泥浆收集,集中外运;第七步,移动至下一槽段位置,重复上述六个步骤。其具有施工占地面积小、进度快、效率高、精准度较高、防渗透能力强、成墙质量较高、施工产生噪声低、减少对四周居民影响、削铣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同时,可用于施工土质为软黏土,施工设备现代化,采用触屏控制系统,方便操作,主机底盘可旋转360°。
3.6 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因其防渗透性能好、施工效率快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主要应用于地铁建造,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两墙合一”连续墙技术,能够节省资金投入,并能提高整体抗压能力,噪声较小,对周围建筑影响较小。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基坑特点、基坑发展现状以及深基坑支护新技术三个方面,阐述深基坑支护新技术现状,主要分析CSM工法、TRD工法、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旋喷搅拌加劲桩技术、SMW工法。在未来建筑行业,深基坑工程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不断研究并创新维护结构技术,及发展新型基坑的围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