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行一定让你变得年轻

2021-08-11卫进坤

铁军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站义乌司机

卫进坤

今年“三月江南春草芳,水边柳丝百尺长”时,同事来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学雷锋标兵金正洪来南京了,一起聚聚。我孤陋寡闻,上网搜了一下,这个来自浙江义乌的老兵,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写下了一串串爱心故事。1981年11月入伍后,来到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入伍20多年,始终坚持实践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人们比作“太阳的一缕光”。他曾挽救两名失足青年;帮助一名流浪少年长大成人;使两名劳改犯重获新生。坚持30多年如一日为江苏省东海县一所学校寄钱寄书;资助江西、四川、宁夏等地60名失学儿童上学。从1991年底起坚持每月为“希望工程”捐款,汇款单已有厚厚一摞。从1989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先后在北京、西安、徐州等地献血,是全军“献血状元”。2004年,金正洪从团职领导岗位转业回到家乡义乌,一如既往地献血,献血量近50000毫升。

金正洪的事迹曾上《人民日报》一版头条。

58岁的男人献血百余次,献血量近50000毫升,那一定未老先衰,看上去应当是个老人了。当我怀着敬仰好奇的心情来到饭店,令人惊讶,金正洪不仅非常年轻,根本不像年近60岁的人,而且其貌和善,一张面带微笑的脸让人如沐春风。此期《铁军》杂志封面就是金正洪的近照。

有人说,中年后的面貌已经与遗传无关了,多半与自己的心灵有关,与自己的操守有关。从金正洪的面相看,我相信这句话。

我一边吃饭一边琢磨:金老师是怎么想起来献血的呢?怎么就一献20多年呢?

金正洪的献血是从1989年开始的。

那年冬天,金正洪所在的连队有10名献血名额,有的战士因从未献过血而害怕,犹豫着不敢报名。金正洪也没献过血,他认为自己是老党员,老兵,这个时候要带头。于是,他来到连部,报名献血。此时的金正洪身体不是很好,汪指导员看着面色苍白的金正洪问道:“你行吗?”金正洪爽快地说:“没事的,不就献次血嘛,算我一个。”

那天,金正洪与连队其他9人来到了位于淮海东路的徐州市血站。他走上献血台,伸出胳膊,接下来的情况让他疑惑了。护士在他胳膊上操作了很长时间,他看着针尖在自己的皮肤上刺来刺去,心里着急,别人一针见血,自己怎么抽不出血,15分钟后,他看到红色的献血证上只记下150cc,金正洪自语:“真没用,血到哪去了?”他对自己很不满意。

为证明自己是个有用之人,第二年的冬天,金正洪又报名献血了,那天是12月13日,还是那个血站。这一次,不到五分钟,200cc的血袋就满了。“原来,我还是个有用的爷儿们”。这次,金正洪对自己很满意,出了血站,一路狂奔回到连队。顾不上休息,就去酱油厂拉酱渣。献完血没休息,拉酱渣又出了一身汗,当天夜里就感冒发烧了,大小伙子躺在床上两天两夜。金正洪感叹:第一次献血失败,第二次献血生病,还会有第三次吗?谁想献谁去,反正我再也不去那个血站了。

发誓不再献血后,金正洪看到一则报道:我国年临床用血在千吨以上,大多是有偿用血,质量不高的血源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在西方的大多数发达国家,无偿用血占临床用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与我国相近的印度也在百分之四十以上,可我国不足百分之十。

看完这则报告,金正洪又坐不住了:不行,我国人多,血源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要献血,虽然一个人的血量有限,但我可以起一个示范作用。于是,金正洪又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献血……此后,从每年的一次增加到四次,每次200毫升增至到400毫升。看到身边不少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他知道自己的示范起了作用。

2004年春暖花开时,金正洪转业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

住地换了,但他的献血没有停止。他的献血地点换成了义乌血站。这天,他再一次来到了血站。

“对不起,我不能给你抽血。”

“为什么啊?”

“上次的血检呈阳性,你有不良记录,因而不能献。”工作人员告诉他,去年7月在义乌献的一次血是“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

金正洪蒙了。怎么可能呢?自1989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已有20多年,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情况。献血已成为金正洪为社会奉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么能停止呢?

金正洪走到一边,拨通了徐州市献血办的电话,把自己的情况向专业人员说了。他迫切地问:这是为什么?血站科李科长告诉他,像他这样长期坚持献血的人发生丙肝的可能性很少,应该属于误检。

听了这话,金正洪放心了。为慎重起见,他又向全军血液中心三○三医院请教,答案是相同的,并让他去复检。他立即赶到义乌市中心医院,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呈阴性。金正洪笑了。又能献血了。

金正洪再次来到血站,又检查了一遍,还是阴性。但血站人员对他说:你不能再献血了。

血液没有问题,为什么不能献血?金正洪提笔给浙江省卫生厅写信,述说了自己多年来的献血历程,并表达了自己想继续献血的想法,以便为更多的人服务。

两天后,一个陌生电话来了:“你是金正洪吧,我们对你一直以来为发展我国献血事业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你继续做下去,只是你不能在义乌献血了,因为电脑系统会跳出不良记录。除此以外,你可以去金华、东阳等浙江省的任何地方献血。”

放下电话,金正洪又笑了。

第二天一早,他很潇洒地走进了金华中心血站大门,还没开口,一位负责采血的主任问:“你是从部队回来的金正洪吧?”

“你怎么知道?”

“你看,这不是你吗?”

这位主任手里正拿着《金华日报》,他指着标题为《英雄不会沉寂》的通訊说道。金正洪刚坐下不久,一束怒放的鲜花就献了上来,媒体记者也来了。从此,金华就成了金正洪继徐州市后献血的第二个城市。

2013年,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金正洪正享受着江南春草芳,水边柳丝长时,金华市血站的电话来了:“兰溪发生特大车祸,急需要B型血。”时间就是生命,求援就是号令,挂断电话,金正洪直奔血站。检查结果都合格,但工作人员却说:“这次你不能献。”

“为什么?”

“你的指标在要求的边缘,如果要采血怕你身体受累。”

“只要能挽救他人生命,身体累点没什么,赶紧采吧。”在他的坚持下,金正洪血管中带着温度的血液输送到了病人的体内,一条体征微弱的生命又鲜活起来。

对金正洪的行为,也有人不理解:“金正洪,你是不是不献血就难受啊?” “你那么热衷献血,应该获得不少报酬吧?”

对于这些话,金正洪用微笑作了回答。当年,金正洪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金杯獎,徐州市发给了他370元奖金,他把这钱寄给了东海县李埝林场小学;在北京学习期间献血400cc,学员队发了400元的营养补助,他又把这钱送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金华市按照献血次数组织人去疗养,他没去,血站给了他1500元补助,他又寄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他说:关爱生命从爱开始,献血不仅仅为社会,也是一种爱的储存,只要每个人去献一次血,真正的无偿也达到了,一旦家人需要用血也就不难了。

我又在琢磨,一个人20多年献了近50000毫升的血,算起来近100斤,相当于一个人的体重,他怎么还能如此健壮如此年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与金老师作了交流,得出初步答案:善行能使人变得年轻。

两年前,金正洪从徐州回义乌,下车后步行回家,过斑马线时被一辆货车直接撞出十几米远,司机吓坏,停车跳下来查看金正洪的伤情。金正洪也被撞蒙了,手上拎着的皮包已被撞破,再看裤子,膝盖处已被水泥路面擦烂,血渗透了出来。这个农民模样的司机吓得不知所措,他知道他是全责,在斑马线上把人撞出十几米远,如果人有什么情况,他与他的全家今后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他脸色苍白地看着金正洪,金正洪抬头看着被吓坏的司机,从地上爬了起来,安慰司机说:我能走,我应该没事,你忙你的去吧。司机听明白了金正洪的话后,从不知所措变得激动起来。他哪里知道他撞的是全国“学雷锋标兵”金正洪。

金正洪拎着他的破皮包,穿着他的破裤子回到了家。儿子儿媳见到父亲被货车撞成这样,还说没事,有些急了。他们知道,有人被撞后,自己感觉没什么,其实内脏已被撞坏,如果不及时去医院,后悔莫及。在儿子的一再坚持下,金正洪来到医院,作了全身检查,除了一点皮外伤,正如金正洪感觉的那样,什么问题也没有。

这是不是民间说的,好人有好报。

金正洪的善行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那天,他去车站接战友,在路边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说他还没吃饭,让金正洪等下,他去买点食品。这个司机挺会吃,买回了鸡爪与袋装牛奶,金正洪坐在车上,对司机说:不急,慢慢吃,我等你。司机吃完他的“饭”,把鸡爪骨与塑料袋什么的,随手扔到路边。金正洪一看,一边下车一边说:我不坐你的车了,你随便扔垃圾,最起码的公德都不讲,我不敢坐你的车。司机一听,连忙说:是我的错,是我的错。立即下车,把垃圾捡了起来。金正洪又回到了车上。到了车站,司机问:我能接你们回去吗?金正洪说可以。回程的路上,司机突然把车停在路边,金正洪问:什么情况?怎么停车了?只见这位司机下车,把路中间的一块石头搬起扔到路边。回到车上司机说:如果别的司机没看见,就会发生危险。这回轮到金正洪感动了,他知道是他的言行感染了这位司机。他深有体会地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一个人感染几个人,几个人就会感染一大群人,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像阳光一样温暖,像花儿一样美好。

如献血一样,金正洪做善事,也会有人不理解,会说三道四,出于什么心理,我们不知道,对此,金正洪是释然的,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悲喜并不相通,现实中,更多的冷暖自知。别人不可能站在你的位置,用你的想法去感知一些事情,更不要去奢望人人都赞许你的想法。人活在世,都不容易,也可以说众口难调。你虽善良,可在讨厌你的人眼里,你就是愚蠢;你再优秀,在一些不喜欢你的人眼里,一文不值;你人再好,在不懂感恩的人眼里,只是理所当然;你做得再好,在不喜欢你的人眼里,还是毛病一堆;你再怎么大方,在斤斤计较的人眼里,也是小气。人活着简单就好,不必为了渴求别人的理解与认同,做你自己,活着就不累。很多时候就是心里装了太多的事,老负重而行积劳成疾。所以,任何时候都应卸下不必要的东西,轻装而行!

如今,金正洪身边集聚着一大批行善人。他们以爱为圆心,让那一缕善的阳光洒向祖国的大江南北。2015年春天,他们得知家住河南尉氏的退伍老兵徐卫贞患脑梗生命垂危,年仅10多岁的儿子为了挽救父亲的病,辍学外出打工。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他们募集善款近20万元让徐卫贞重新站立起来。徐卫贞的妻子受此影响,开展了爱的反哺,只要爱心群里有爱心捐赠她都要发爱心红包。她说:“我忘不了在我家最困难时,善友们伸出的善手,现在尽管我们的生活不富裕,但我要把爱心接力下去。”去年,湖北武汉发生的疫情牵动着金正洪和善友们的心,当得知他们结对资助26名贫困学子所在的湖北来凤县中心医院缺少抗疫物资时,他们在爱心群发出捐赠倡议后,短短一周就收到善款15.6万元,他们用爱心直通车把装载8吨医用酒精、消毒液、口罩等抗疫物资送到一线。这些年来,金正洪所在的爱心团队先后帮助结对了500多名贫困学生,爱心遍布全国各地,让近50多万群众受益。

2020年春天,金正洪当选为义乌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他把爱的视角又撒向更宽领域。除对抗战老兵进行慰问帮扶以外,还成立了老战士红色宣讲团,进学校、进市场、进军营,让红色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已是92岁高龄的义乌市新四军老战士朱光在走进稠江专职消防队宣讲后充满感情地说:“通过行善,让我变得更年轻。今后,只要需要,我都会身体力行,争取活到一百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善行不仅让人变得年轻,老天也不会亏待心中有善之人,不信你试试。我们用金正洪的话结束这篇文章:善良也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福气;品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善不积,不足以得福;德不立,不足以聚财。

(责任编辑 孙月红)

猜你喜欢

血站义乌司机
细节管理在血站质量控制科的应用效果
画与理
画与理
关于血站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老司机
当前血站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凭什么
青海省血站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