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蛙纹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2021-08-11乔延学

收藏与投资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

摘要: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品中,蛙纹最早出现在史前彩陶中。本研究报告根据蛙纹的纹样特性,从蛙纹的起源、演变及其纹样特点着手,立足于蛙纹的纹样特点,赋予其故事性,结合现代的青年文化潮流对其进行再设计,使蛙纹在造型上更具现代感,更容易被青年群体接受。对传统蛙纹进行形象创新,能够使其更符合现代人对设计的需求与视觉审美要求,更好地与现代文化结合,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下再放光彩,重新回到现代群众的视野。

关键词:蛙纹;中国传统纹样;文化创新

一、研究背景概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我国逐渐开始注重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而中国传统纹样正是我国流传下来的独特文化。“文创”一词由英国率先提出,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在不同的背景和需求下,各国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创风格。

在中国,文创主要分为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商品、传媒产业、文化旅游几个方面,与博物馆、游乐场、动画形象等息息相关。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需求,应当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人们带来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文创设计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传统文化宣传手段。

(二)研究目的

立足于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对蛙纹进行新而具体的形象设计,使蛙纹在现代社会的设计中结合新的设计元素以及社会文化,以恰当的表现形式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被当代的青年受众接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三)研究时间与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9月28日至2019年10月20日。

研究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蛙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对传统蛙纹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2)文献研究法:在网络上和书籍中查找、收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资料,学习和了解与所研究内容相关的基本内涵和理念,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蛙纹

(一)蛙纹的界定

在中国的传统纹样中,蛙纹是最古老的纹样之一,多应用于彩陶制作,而张朋川先生认为中国史前彩陶是“人类童年的智慧之花”。蛙纹主要出现在史前马家窑类型彩陶中,这类彩陶有一种蛙形纹饰,頭部是圆圈形状,它的身躯则是粗壮的实线,四肢用相同的实线表现,造型像人又像蛙。当今学术界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形纹”“神人纹”“撒谷纹”等说法,但目前史前彩陶学者张朋川先生的“蛙人纹”观点为学术界所公认。

(二)蛙纹的起源

1.蛙纹起源与史前食物可能有关联

以蛙类为食物的做法应该产生在蛙类生殖崇拜及图腾崇拜之前。因为史前食物匮乏,人们将蛙作为食物的可能性很大,且青蛙也不一定是所有先民部落共同崇拜的对象。

2.蛙纹与史前生殖崇拜可能有关联

生殖繁衍,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社会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原始人的本能,由此,原始人很容易对生殖能力较强的动物或植物产生崇拜。青蛙繁殖能力强,成为生命繁衍的象征,青蛙体态又与孕妇相像,于是先民将青蛙神化,寄托人们对于生殖能力的祈愿,在很多民间故事中,青蛙都带有生殖崇拜的色彩。

3.蛙纹与祖先崇拜可能有关联

青海乐都柳湾出土了一件一面为蛙人纹、一面为人形浮雕的彩陶壶,其上的浮雕被学术界认为是“女娲”。由此可见,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并不能完全涵盖半山、马厂彩陶蛙人纹的文化内涵,其中可能还有祖先崇拜的痕迹。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来看,为大家所熟知的祖先崇拜的神,便是女娲。

“蛙”和“娲”同音,学术界认为“娲”和“蛙”有很大关系,也有说法认为“蛙”就是“娲”。从原始崇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应该是蛙图腾人格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祖先崇拜的可能性。也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探讨了“蛙”和“女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4.古羌族蛙人纹与图腾崇拜

古羌族先民认定青蛙是能呼风唤雨、驾驭洪水的神灵动物,能给人传递风雨信息。他们意识到蛙的鸣叫声与晴雨现象关系密切,每年春天,青蛙鸣叫的时候也正是播种的时候。正因为青蛙有这种“能力”,羌族先民产生了恐惧和崇拜感,青蛙便成了羌族图腾崇拜的对象。

对于蛙神铜鼓,李溱先生在《论壮族蛙神崇拜》中认为:“蛙神铜鼓是蛙神崇拜思想和铜鼓的融合。其中,蛙是鼓的神灵,鼓是蛙的寄身,鼓声象征蛙鸣,可呼风唤雨,从而实现神人合一。”

5.个人总结

新时期的蛙纹,初期还是完整的蛙形状纹,但逐渐被解构并夸张化。进入文明社会后,蛙纹越来越精致,大都非常具象化,或作图案装饰,或与器型结合,只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应用。同时,大量几何状的蛙纹样之间,表现与装饰手法也各不相同,其风格均带有所处时代的烙印,也受所在地域影响。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已经尝试了纹样的几何化元素提取工作,为了表现对动物某种能力的崇拜,人们对纹样的局部进行再创作,由此出现了蛙纹的多种变奏图案。

(三)传统蛙纹的应用载体

1.蛙纹在砚台上的应用

根据出土的陶器实物,可知六七千年前的陶器上就出现了蛙纹,因此,“蛙纹”是我国最早的“四大图腾”(蛙纹、鸟纹、鱼纹、鹿纹)之一。蛙纹涉及领域很广,几乎无处不在,除去它带有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求雨祈福等寓意,蛙也被镌刻在古砚台上,寓意蟾宫折桂,寄托着文人对仕途顺利的祈愿。

2.蛙纹在画像砖上的应用

秦汉之后,除铜镜上偶有发现蛙纹外,以蟾蜍为饰的器物在中原地区已不多见,而南方越人的铜鼓上仍经常可见蟾蜍形象。如广西灵山县出土的多只铜鼓,鼓面上便饰有蟾蜍。

蟾蜍在我国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汉代神仙思想盛行,求仙成风。人们或追求长生不死,或追求物化成仙,西漢中期,还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仙运动。这一时期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层次也由原先的“天、人、鬼”三层变为“天、仙、人、鬼”四层。西汉中期以后,在画像石考究中发现了西王母题材的大量作品,这一发现和此观念有着紧密联系。

(四)蛙纹在其他国家的发现

在人类历史早期,神灵论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雷德菲尔德在研究中提道:“所有的原始民族都倾向于与自然相融合而不是分离,人与其他万物保持着‘参与性维持(participant maintenance)关系,即与身边的世界存在伦理关系。”印第安人生活在热带雨林中,蛙类随处可见,印第安人崇尚万物有灵论,而蛙在印第安人眼中也是很重要的图腾,他们会将蛙雕刻在图腾柱上。

印第安人同样也发现了蛙和雨水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眼中,蛙则象征着雨季。加勒比人和一些奥里诺科印第安人把蛙视作水之神。艾玛拉人有一种求雨的方法,即制作蛙类雕像图腾柱,然后将其安置在山顶,祈求降雨。农耕文化中,雨水的丰沛意味着多产和丰收,旧时墨西哥人就把蛙和多产联系在一起。

蛙纹设计形式的发展方向基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赋予其世俗意义,将具象形态与具体器皿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是以宗教信仰意义在部分少数民族中以几何化、线条化的抽象形态存在,起装饰美化作用。

可见纹样的具象与抽象深受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影响,通过对生活中既有的具象物体进行再次创作,能够使其具有美的造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三、设计实践—“神人蛙”文创设计

(一)“神人蛙”具象形态的设计构思

通过上述文献调研,我们了解了蛙纹的起源与发展,发现蛙纹不单具有求雨、长生、祖先崇拜、食物崇拜的含义,也寄托着对于仕途的美好祈愿。在当今社会,人们越发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如高考母亲穿的旗袍,其寓意为“旗开得胜”。无论是研究生考试还是公务员考试,家庭和学生都对其成功寄寓了希望,而古时蛙纹也具体形象地出现在砚台上作为装饰,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文人对仕途的祈愿。这也就是我创造的具象蛙纹所要契合的情感结合点。

蛙纹主要出现在史前时期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中,其四肢与代表躯体的实线一样粗壮,造型像人又像蛙,用点、线、面的形式语言绘制而成。本设计方案依据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蛙纹为构思,将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的绘画手法进行创作,用新的表现形式展示蛙纹所蕴含的“蟾宫折桂”精神,使其以新的面貌进入青年群众的视线,并成为他们追求学业的精神载体。

(二)“神人蛙”具象形态的设计演变

根据马家窑文化中蛙人纹的人、蛙特征,结合设计中具象性形体设计的结构,本方案将蛙拟人化,将人拟蛙化,找寻代入感,把人体结构与青蛙的眼睛、脚蹼、肚子等主要结构相结合。青蛙头部和背部的纹路用橘色环状来装饰,这是从马家窑文化中蛙人纹的点状装饰与实际生活中蛙科两栖类动物身体花纹中提取总结而来的,可使该具象纹样形态与现实蛙科动物具有共性。此作品具有拟人化特征,因此命名其为“神人蛙”。

(三)“神人蛙”的色彩及其辅助图形的设计

1.“神人蛙”的色彩研究与应用

该作品以中国传统色彩中的红色为主色调,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顺遂的寓意,与“蟾宫折桂”中学子寄托的愿望相呼应,绿色也是中国传统色彩中的常用对比色,代表着希望,而橙色则是充满活力与现代感的颜色。将绿色和橙色的纯度降低,橙色的明度提高,红色和绿色作为主色调相互结合应用在背景上,将高明度、低纯度的橙色和白色用来做红色和绿色的间色,或者作为字体用色,可以减弱红色和绿色形成的强烈对比。

2.“神人蛙”的辅助图形设计

辅助图形从马家窑蛙纹的结构与设计形式中提炼出来,采用了放射性的圆形装饰,放射状的装饰纹样代表着水波纹,同时给人以视觉冲击力。中间的“蛙纹”借鉴了波普艺术的创作手法,在上一步做出的具体形基础上,进行明暗体积的概括,并且用同一颜色进行填充,通过不同的配色方案来增加其可应用性与丰富性。

“Wa”字也是从马家窑蛙纹的结构中提炼设计而来的,蛙纹的动作以及身体躯干的状态与“W”字母的结构结合,“a”字母则没有太大的变动,保持了其与“W”字母的结构搭配和空间关系。

作品中的“蟾宫折桂”设计有汉字的田字格因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田字格更有代表性,能与学业产生关联,在设计形式上与人们建立情感联结点。

(四)“神人蛙”的文创应用

文创可从文化与生活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应用。文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创运用再体现进行设计,立足于马家窑蛙纹,进行具体形、辅助图形和字体的设计。第二层是在文创中加入解释项,也是符号所阐述的思想,“蟾宫折桂”中金榜题名是情感的切合点,所做的一系列文创产品都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创作,具象形是文化来源的体现,也是蛙纹与“蟾宫折桂”这一文化结合点的外在表现。第三层是结合对象营造场景体验,“蟾宫折桂”既有历史渊源,也反映当今的社会需求,文创产品的目标人群为注重学业的当代大学生,伴随着考试的压力与日俱增,“蟾宫折桂”能够成为一个寄托愿望的文化结合点,同时也是文创产品的卖点。

文创产品包括生活用品、办公用品以及其他。自然性的生存和社会性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将蛙纹文化中的“蟾宫折桂”的美好愿景投射到了生活中。文化形象具有人格化特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将其形象设计为表情包加以应用,能够使“神人蛙”的形象贴近生活,迎合年轻群体的喜好,更符合消费人群文化。辅助图形可应用在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中,在日常学习中增加图形、感知与场景体验的综合应用。

四、总结

蛙纹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纹样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与其他的传统纹样不同的特性,它朝着具象和抽象两个方向發展,虽然其原始寓意在当今世界逐渐被人们淡忘,但在少数地区仍然有对蛙纹的崇拜。古人流传下来的蛙纹崇拜通常与“招财”“辟邪”“进仕”相关。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内在理念,才能更好地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中国传统纹样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简介

乔延学,河北农业大学2020级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指导教师:马越颖。

参考文献

[1]聂大开.马家窑彩陶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

[2]聂大开.探究马家窑彩陶纹样中平面设计手法的运用与思考[J].艺术品鉴,2018(36):70-71.

[3]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35(6):6-14.

[4]王沫.浅析海南黎族蛙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J].文艺争鸣,2011(11):158-160.

[5]刘范弟,何惠.蛙(蟾蜍)与女娲[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31(2):33-37.

[6]孙绍先,欧阳洁.黎族蛙崇拜探源[J].新东方,2008(9):56-60.

[7]黄媛媛.浅析壮族铜鼓上青蛙塑像的蕴意[J].传承,2008(4):102-103.

[8]祁庆富,马晓京.黎族织锦蛙纹纹样的人类学阐释[J].民族艺术,2005(1):67-81.

[9]韦克游.符号与空间的神秘隐喻—从二维抽象符号与三维形象空间解读左江崖画的宗教意蕴[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1-118.

[10]刘蕾.不可小看的文创产业[N].国际商报,2019-03-01(11).

[11]单霁翔.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中十大关系的辩证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4-03-24(6).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
在文化语境下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试论文化创新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关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精神指导行动: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浅谈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
论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问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