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永春县:小水电繁荣的背后

2021-08-11国网福建永春县供电公司刘文宏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水电永春电气化

国网福建永春县供电公司 刘文宏

福建永春县境内群山起伏,雨量充沛,溪流密布,旧邑志云:“多山林、陂池、苑囿之利。”永春县全县236个行政村中,122个村有水电站,70%以上电站是村集体管理,平均一个村年水电收入20万元,成为我国解放后发展小水电的先行者,素有“小水电发祥地”“全国小水电红旗县”等美誉。

永春县有电历史上百年

永春县很早有电。1906年,英国传教士马士敦购进一台10千瓦的发电机,揭开了泉州有电的历史。《泉州水利志》记载,1927年,永春县桂洋村人林妙庆从上海购回一台5千瓦汽油发电机组。1929年,该发电机组被移至桂洋村水尾下岸利用水车带动发电,成为泉州第一座小水电站。此后,永春人陆续办起4个水电站,装机44千瓦,那时的小水电时发时停,实际发电15千瓦,年发电量不足1万千瓦时。

新中国成立后,永春人民利用县域群山起伏、雨量充沛、溪流密布的优势,兴建起一座又一座水力水电站。到了1956年夏天,永春湖洋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筹资金,组织本地能工巧匠,在湖洋溪畔兴建了一座装机容量20千瓦的曙光水电站。电站是铁木结构,由平板胶带传动,水头低,设备效率低,可靠性差,但由于因地制宜、投资小,农民有了电,可加工粮食,又可牵线照明,大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由此带动整个泉州掀起群众性的办电热潮,揭开了我国建国后农村办电的序幕。

1966年6月,《人民日报》以“永春县农村普遍建起水电站”为题专题报道泉州小水电站发展。1969年,《人民日报》头版刊载了“自力更生办电,福建省永春县大办山区小型电站的调查”,泉州小水电建设逐渐影响到全国。同年9月,水利部制作的永春农村小水电建设模型在国务院展出,周恩来观看展出后称赞:“永春是全国小水电的一面红旗。”

此后,永春县打破独家办电的格局,实行多种办电模式,调动各方办电积极性,出现了县、乡、村、侨办,以及中外合资、个人集股等13种办电模式。1983年9月26日,永春县最大的水电站——横口电站第一期工程建成发电,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专门发来贺电。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永春县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据永春《小水电志》记载,1985年全县农村小水电的发电量为9530万千瓦时,每人平均212千瓦时。全县用电户达87066户,占总户数的95%,超过水电部用电户须占总户数90%的规定,成为全国第七个实现初级农村电气化的县。用电方面值得一提,1978年永春县全社会用电量1546万千瓦时,2008年达到8.2亿千瓦时,30年间增长52倍。

永春县小水电的发展事例说明,奇迹不会凭空产生,探寻中国小水电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小水电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支持密不可分。

一场从上到下的小水电革命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普遍缺电,大中城市工厂“停三开四”,居民生活拉闸限电已司空见惯。当时,靠大电网延伸解决广大贫困山区用电,并实现电气化尚不现实。

困惑中,人们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山间的小河小溪。全国2300多个县中,一半以上都拥有超过1万千瓦的可开发小水电资源。能否向它们“要”电呢?

某种意义上,点燃一束火种不难,难的是如何使之“燎原”,永春经验能否被仿效和复制?

1982年9月22日,邓小平到四川省考察,听取了关于允许地方自建、自管、自用小水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在丰水季节实行下浮电价,让农民群众用电煮饭烧水的汇报后,对小水电给予充分肯定。

邓小平指出:“这件事,不要很多投资,国家不吃亏,对群众有利,减少浪费,容易解决。中央、国务院给个政策,群众、国家都得利。这就是搞活,就是解放思想。”

这番话,犹如石击水面,中国小水电事业开始有了“沸腾”起来的大气魄、大动作。

1982年11月,胡耀邦、李鹏等同志视察永春县小水电建设。资料图

永春小水电机组安装。 资料图

1982年,胡耀邦在永春县提出,开展100个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建设。1983年,李鹏以“加快小水电的开发,为实现我国农村电气化而努力”为题答新华社记者问,阐述了“自建、自管、自用”方针的含义。在邓小平亲自倡导下,国务院决定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出台了国发〔1983〕190号文件。到了1986年,全国第一批1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计划轰轰烈烈地展开了。1990年,全国第一批100个试点县超额9个完成并通过验收。据统计,试点县实现了年发电量、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人均年收入四个翻番。

值得注意的是,109个县共投入资金40亿元,实现了“国家花少量的钱,为地方办很大的事”的目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之路。无疑,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

1991年和1996年,国家又分别实施了第二批200个和第三批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试点。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653个。

小水电接入大电网成大势所趋

随着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到2007年,永春县小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88万千瓦、年发电量3.8亿千瓦时,30年间,比1977年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分别增长了5倍、8倍。于是,小水电接入大电网成为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永春县小水电联网主要采取直接接入乡(镇)配网,或以10千伏线路就近接入当地变电站,或以35千伏线路并网。由于配变容量不足,400伏线路到户线损率高达30%~40%。此外,随着近年来一大批火电机组、大中型水电站的投产发电,加上受电网瓶颈制约,小水电丰水期有电送不出、弃水的现象经常发生。

为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1998年,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了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投入1.13亿元资金对永春县农网进行改造。全省共投入改造资金达74亿元,提高了小水电的联网和送出能力。

2006年1月1日,伴随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实施小水电上省网工程,专门为小水电服务。据统计,2007年全县有水电站221座,装机109465千瓦,占全县水资源可开发量的91%,发电量39207万千瓦时。110千伏变电站3座,主变压器4台,总容量126兆伏安,110千伏线路6条147.236千米;35千伏变电站10座,主变压器16台,总容量80.3兆伏安,35千伏线路30条297.267千米;10千伏线路1684.7千米;0.4千伏线路3702.884千米;配电变压器1748台,312.16兆伏安。

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也为永春县小水电发展再拓空间。

1986年,永春县在卿园电站建立农村电工培训中心,农村电工培训走上常年化、制度化轨道。1986~2007年,受训农村电工达5000多人次,经考核及格配发电工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以确保发、供、用电安全。同时积极引进大专院校对口人才,通过培训、函授等多种渠道以提高职工的科技素质。2007年,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有硕士1人,大学本科25人,大专94人,中专95人,取得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28人,具有高级技能184人,占职工总数56.6%。2007年9月,以国网泉州市供电公司为主研发的“全国首套地区级水调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的小水电优化管理模式,获得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2021年3月,由永春县政府召开电网建设会议,推动电力输变电工程和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主动结合永春县地域特点,以党建引领建立“一月一主题安排”农配网运维提升措施,从本质上降低线路故障风险,并制定精准客户服务策略,推动片区网格综合服务人员、管理、责任“三到位”,以透明化、便捷化、网格化、在线化、数字化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用电满足感、获得感。

如果说,永春县电力百年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史、辉煌业绩史,那么,如今的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承前启后,加快步伐,朝着建设高电压、大容量的现代化电网奋进,并通过聚力“双满意”,架好“连心桥”,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新时代“双满意”工程,以实现“六个好”,实施“七大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尽早开工建设配套供电工程,满足项目用电需求,促进项目早落地、早用电、早投产,为振兴永春县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小水电永春电气化
四川省5 131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基本完成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从太空俯瞰地球
发挥党员突击队作用:推动中老铁路电气化建设高质量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探访“中国香都”永春达埔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浅析工业电气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
小水电的“未来之路”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