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金融机构人才需求视角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对策——以东北某县农商银行为例
2021-08-11杜美易
杜美易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就业目标中县级金融机构占有很大比例。2019年,东北某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转型升级为农商银行,改革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缺乏足够的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现状。本文以此单位为例,对人才招录情况、人才需求状况等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东北某农商银行近年人才招录情况
2016~2020年,该行共计招录新员工39人。从学历层次看,39人中34人为本科生,4人为专科生,1人为研究生。从专业角度看,会计专业累计招录15人,占总招录员工的38.46%,计算机专业累计招录7人,占招录员工总数的17.95%,剩余为经济、金融、工商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及其他专业,占比为43.59%。通过数据来看,本科生占比最大,研究生占比最小,招工的专业覆盖范围较广,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的高级金融人才相对匮乏(图1)。
图1 东北某农商银行2016-2020招工专业比例图
通过调研分析可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该行对计算机和会计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度日益增加,希望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打造出一支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以加强经营管理为手段的高素质、高能力金融人才群体。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方便快捷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可以真正实现自身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此外,通过培养会计方面高层次人才,提高自身的财务处理能力与水平,使得管理者更清晰地掌握自身财务状况、流动性风险等,为领导决策做出更精准的参考。
二、东北某农商银行人才招录中亟需的三种“人才”
通过调查了解,该行除招录经济金融相关专业人才外,为了满足日常工作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定期招录一些其他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通过轮岗实习等方式“因材施教”,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既保证“人尽其用”,也可以保证该行自身持续、平衡发展。但在具体招录过程中仍缺乏以下三种人才:
(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从该行角度看,部分工作人员虽然有能力完成本职工作,但缺乏创新精神,在金融业深化改革如火如荼背景下,很难实现自我突破,对业务的理解与创新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导致企业也很难追赶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脚步。
从基层网点看,该行每个机构人数固定且紧缺,缺乏足够数量的金融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计算机基础较强,经过一定的法律、财务和企业管理专业训练,有一定的后续发展能力并且有着良好发展空间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二)缺乏“稳定型”人才
从现实情况看,受工资待遇、社会价值体现等方面因素影响,基层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人才流失问题。根据对东北某农商银行的统计,2016~2020年招录员工39人,其中3人通过系统内调动离岗,2人考录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辞职,共流失5人,占比为12.82%。人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对东北某农商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浪费、业务质量下降、工作衔接困难等方面。
(三)缺乏“管理型”人才
2016年以来,该行共计选拔中高层管理干部50人次,其中正股级干部18人次,副股级干部32人次。虽然近年来提拔的管理者较多,但提拔者中招录的人才占比较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招录的人才在现实工作中难以达到管理者的水平和要求,基层金融机构仍然缺乏知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依靠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管理型”人才。
三、东北某农商银行对理想员工的要求
(一)既懂管理又懂操作
该行不仅要求新员工涉猎专业知识广泛、应用能力强,专业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优秀,而且还应了解一定的管理知识[1],为日后进入管理层打下基础,成为既懂管理,又会操作的综合型人才。
(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
金融行业是一个社会性较强的行业,需要工作人员经常与客户交流。为保证给客户最好的金融体验,需要员工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处理好各种紧急任务和突发情况,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持有“多证”
所谓“多证”,指的是毕业生取得除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还应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例如:银行从业证书、证券从业证书、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等。学历证明一般是综合文化素质的认证,技能证书则是专业技能甚至是从业的资格认证,两者均十分重要,是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2]。
四、东北某农商银行既用人才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一)时间管理和多线程工作任务处理能力的培养
当前,该行用工紧张,一人多岗、兼岗现象屡见不鲜,繁而杂的工作任务使工作人员缺少学习和掌握其他工作技能及知识的时间,成为员工发展为“复合型人才”的“拦路虎”。以资产管理部门为例,工作人员不仅负责自治区联社、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等管理部门的报表、报告等任务,还承担着本单位内部大量的信贷资产管理工作,通过日常工作情况了解,工作人员完成本职工作需要占用大量休息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间较少,因此培养学生高效时间管理和多线程工作任务处理的能力尤为重要。
(二)建立清晰准确的职业定位和自我认知
受传统观念影响,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域,高校毕业生期望找到稳定且收入性价比较高的工作,数据显示,约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农商银行并不是高校毕业生的热门选项。银行工作压力较大,除去日常工作,每个人都额外地背负着一定的存贷款任务,这对于大部分新入职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种负担。此外,从业人员大多为本科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工作定位和自身期望值比较高。这些员工在入职之初都需要在一线岗位进行业务实战培训和锻炼,他们大多都抱着尽快转岗、以一线岗位为跳板的想法,当现实情况与想法存在较大差距时,离职率则大大升高、员工稳定性降低,导致高素质的一线员工处于长时间的短缺状态,同时大量的业务培训费用以及招聘、人才选拔成本也为金融机构增加了额外的负担。部分有潜力的职工得到了单位的悉心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成长为业务骨干后,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本选择“跳槽”,转而寻求发展前景更好、福利待遇更高的单位就职,这就要求毕业生建立清晰准确的职业定位和自我认知。
五、基层金融机构人才需求视角下的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对策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授课方式
为培养具有一定后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坚持以金融业务的基层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以此为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自身特点提供成长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立足于职场的专业能力。同时对于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学生,侧重于培养其专业业务能力,以适应中后台岗位的工作,如会计核算岗、网络支持岗位、后勤岗位等;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侧重于发挥其性格特长,主要集中于服务营销业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在课程改革与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创新更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案例教学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技能类课程可以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模拟金融实际业务,重点训练学生的点钞技能、键盘输入技能、设备维修技能以及货币反假鉴别能力,使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迅速胜任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所必需的岗位操作技能[3]。
(二)大力推行校企合作,保证人才输送
学校与行业企业形成教书育人的共同体,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要主动地走出去,主动联系优秀企业,走开放式办学发展之路,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让金融机构业务主管、业务骨干能够定期到学校向学生传授新鲜的实战知识、技能,将学校的办学空间不断延伸,形成一种“社会课堂”的办学模式,共同培养行业基层所需的复合型人才[4],为学生的未来指明方向,保证优秀金融人才一毕业就能够到县域金融行业参加工作,直接成为企业骨干,进而实现“双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