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镜源流,沟通古今——第五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08-11刘天禾黄仁生
刘天禾 黄仁生
2020年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华诗词研究院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海峡两岸五十余位专家学者热情与会,围绕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的主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交流。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是一个颇富思想意义与发展活力的学术议题,在2001年由章培恒先生首度提倡,“很长时期以来,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两门学科总是各自为政,但先生主张文学史家应当破除学科机制的局限而建立一种古今通观”,自此之后,这类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重视,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消解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因历史分期意识之固化与学科类型设置之分异而产生的坚实壁垒,并为中国文学的演变历程构建整体全景式的系统研究框架,学界作出了许多努力,多次举办学术会议,密集推出相关论著,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二十年群策群力,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在学术界渐成气候,学科规模亦初显端绪。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此次研讨会顺利召开,五十一位与会代表提交了论文,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参加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八小时无间断交流,连代表们就餐都是轮流去的。大家发挥专长,各抒己见,大致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一、以实体研究为中心的源流关系梳理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既定文学分期模式的解构,打通历史脉络,令古今文学互为坐标,以文学意义上的层理维度为界,重新构筑历史共同意识。在此语境之下,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对源流关系的梳理也应以实体性研究为中心,对具体作家和作品之间的传承创进脉络进行溯源式探赜,为现当代旧体诗词寻求古典文化的根基,并发掘其新兴的现代性因素,以期在贯通古今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学演变脉络进行更为全面深化的把握与探索。
复旦大学段怀清教授的《心灵、经验与形式:海派文学中的诗词书写(1840-1900)——以王韬为中心》,对晚清海派文学的代表人物王韬所作诗词进行了流变视野下的探讨,对其“抒写怀抱”的追求、解放自我情思及将主体形式化等文学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抗战时期“胡阿毛”故事的诗歌演绎》对咏赞草根英雄胡阿毛事迹之文人诗歌的历史演进展开了细致梳理,清晰描写了渐为时间湮没的抗战诗歌史上热闹一时的“胡阿毛现象”,古典诗词在新时期英雄事迹的催化作用下,积蓄起激励千万民众的巨大精神力量。安徽大学吴怀东教授的《“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论魏源澳、港纪行诗的文化精神与文学创新》,对身处于中西古今之历史交汇点上的魏源进行了研究,并将重点放在他考察港澳时所作诗歌及其因正逢古今丕变之转折点而涵纳的文学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淮阴师范学院杜运威老师《民国词之现代性考察——以彊村悼挽词和庾信意象为例》采用了立足文本的公共事件及意象运用等实体性微观视角,对彊村悼挽词的现代性特征及庾信典故之区域差异的复杂性展开了探讨,为解决从古典词到现代词的过渡问题贡献了可资参考的路径。南京财经大学石钟扬教授《幸有艰难能炼骨——陈独秀与中国旧体诗》对陈独秀旧体诗词中所寓志向哲理、人格情趣、生命意识及情感寄托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考察,展现出旧体诗词在新时代诗人笔下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与绵延恒存的历史意义。
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巨川老师《“我非诗人”,何以可能?——浅论老舍的人文精神构建与诗歌实践审美向度》、中华诗词研究院马骁老师《走出同光的余晖——论钱锺书的诗学道路与诗歌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燕春老师《“深思至情”与“以世为体”——黄侃、劳思光的诗写“无题”及儒学进路》、吉林大学副研究员赵郁飞老师《“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复旦大学博士生李肖锐《文派纷争视域下的黄侃诗论与创作》、王春《论民国白话旧体诗的繁兴》以及凌丽《论郑孝胥诗风的演变》等话题,分别对老舍、钱锺书、黄侃、劳思光、刘柏丽、郑孝胥等民国诗人之于传统文化的汲取继承意识以及融贯新思想的现代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勾勒出传统诗歌在进入近现代后求新求变的发展脉络,是对古今文学内在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来自深圳大学的评议人沈金浩教授对这些专家学者的撰述作出了高度评价,对其把握历史脉络、贯通文学演变的建设性思考予以肯定,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正是在这些观念与成果的交流碰撞中得以日益丰富,走向繁荣与兴盛。
考镜文学源流聚焦于现当代诗人的旧体诗词,其实体研究还应对古典基因中蕴藏的观念流变予以重视。江西师范大学赵家晨老师《沈曾植与“学人之词”的异变》指出,除了关注同光体领袖沈曾植在填词时沿用的传统谱式外,还应对“学人之词”发生异变的动因、过程与结果进行探掘,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出令人深省的考论。上海大学博士后李昇老师的《五四后新旧体诗和合观念的产生及影响——兼评沈家庄〈三支翅膀〉新旧诗体并创的当代意义及价值》,关注到“五四”以后文坛上主张“新旧文学并存、文学无分新旧”的声音,从对历史转折时期之纷繁观念及诗人群体的整体观照视角,对消解新旧体诗隔阂的思想及时人所作努力进行了充分论述。吉林大学马大勇教授《“谁家玉笛暗飞声”:论“新时期”的名门高弟词群》贯注了对师弟承传理念的深切思考,将年辈跨度与名门弟子作为划分词坛坐标的重要理据,颇富创见。上海外国语大学史伟教授对朱自清的朗诵观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新诗、朗诵与“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将理论落足点置于诗人的语言观及“文学的国语”之形成路径,独具新意。上海社科院张晴柔老师《“亲切”的诗学批评:新文学作家的诗话之作》聚焦于新文学作家群的诗话作品,对其发挥时代优势、承续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之功进行了系统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于雪棠教授《陈寅恪次苏轼韵节序诗略说》、重庆工商大学丁晓妮老师《承续与嬗变:论鲁迅旧体诗的菰蒲之思》、沈金浩教授《论毛泽东诗词创作的继承创新方式及其文学史意义》、上海名家教育进修学院兼职教授谢建红先生《谢玉岑墨迹诗37首考释及其特征》、淮阴工学院丛海霞老师《论〈斯文〉词群的文化坚守与写作特色》以及上海大学硕士生吉梦飞《论〈中央日报〉所载诗话及其诗学价值》等论题,分别从题材内容、意象手法、意义价值等层面,对陈寅恪、鲁迅、毛泽东、谢玉岑等诗人及《斯文》杂志、《中央日报》等平台的文人群体作品之于古典诗词的承继演变,进行了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视阈下的翔实研究,既令古典诗词在历史长流中的生命力得以尽致彰显,又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学传统增添了富于现代性的多方位观照视角。杜运威老师、周兴陆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朱惠国教授作为评议人,充分肯定了这些文章在延续古典文学脉络、打通文学古今演变方面的贡献,对于代表们在贯通文学的古今关联、破除既有的分期固化意识以及加强传统因素的现代性生成研究等层面所作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条分缕析,高见频出,以深刻精辟的评价为研讨会增色良多。
二、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的全景式考察
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的整体性研究立足于广阔历史视野中文学的演进脉络,强调对文学的发展规律、变化过程以及形态种类进行从古至今的全景式考察。这类研究不止落足于“变”,亦非简单地将古今文学进行二元对立的参照条陈,而是要在“变”中求“通”,追求的不仅是形式上的一脉相承,更是文学内部绵亘古今之普遍精神与形上意涵的深入贯通。“不管时间怎么变,外来文化的冲击怎么大,但总有一种精神在血脉中顽强地流淌着,这种‘通’,正是我们在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最值得加以关注的,因为这才是对我们总结演变历史、建设当代文学最有现实价值的东西。”把握好“通变”的真正蕴涵,才能为我们联结古今的文学演变研究厘清前进方向,为文学本体研究逻辑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上海大学资深教授董乃斌先生的《叙事传统的“技”“道”与伦理》,便对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全局式考察,从技巧法度、主观思想和叙事伦理这三大层面入手,对从古至今诗歌创作过程中叙事传统的因袭与变化展开了全面深刻的论述,理论与材料并重,颇富启发意义。合肥师范学院李建平副教授的《时间、空间叙述的位移性结构——中国抒情诗叙述模式发展流变之考察》,认为中国抒情诗叙述模式的发展流变呈现出时间与空间叙述的位移式结构,时间叙述强调线性关系,空间叙述实质上是时间状态的特殊形式,消解了事件的逻辑因果,令境界得以浮现;李老师通过对从古至今典型文学作品的列举与分析,将文学继承与革新的发展演进脉络尽致呈现,总结出中国抒情诗由时间叙述向空间叙述发展的重要特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迎建老师的《论咏物诗的嬗变与创新》,对中国文学绵延古今的咏物诗流变过程进行了细致梳理,并为当代人发扬咏物诗词传统的必要性和方法论这一议题贡献了灼见。上海体育学院杨剑锋副教授《论旧体诗的现代转型》对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型进行了形式与内容两个层面的考察和探掘,对旧体诗如何书写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如何表达现代观念展开了多维探讨。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礼失求诸野——论汉语诗歌的“方言”属性和“地方”属性》一文中,除对汉语诗歌的自主性进行了共时性角度的价值确认之外,还从历时维度对建立在方言性和地方性书写之上的汉语诗歌传统及其现代化转型作出了深入阐发。复旦大学张新副教授《旧诗句法与兴的观念对新诗的影响》关注新旧诗体的各自性质及相互关系,通过这种以旧参新的影响式研究拓展了跨时期文学研究的多元视阈,表达了对构筑新诗旧诗携手共进之诗歌平台的美好愿景。云南师范大学胡建次教授的《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述论》,梳理了传统词学古今演变研究的五大方面,即对传统词史演变的综合考察、对传统词体演变的辨析、对传统词作艺术风格演变的观照、对传统词学流派演变的论说以及对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演变的探讨,总结全面,资料详实,肯定成绩,指引新路。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副院长蔡世平先生的《汝南晨鸡登坛唤——中华诗歌复兴献言》,豪情满怀,回顾中华诗歌简史,论述旧体诗的现代化转型和新诗对传统的坚守,表达出对包括旧诗新诗在内的中华诗歌伟大复兴的衷心期许。
三、贯通中西,走向未来的理论场域研究
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在贯通本土历史脉络之余,还将目光投向境外汉诗的流变与繁兴,并对诗歌未来的发展趋向有所瞩目。不论是横向的区域化交流,还是延展时间轴的纵向考察,都是理论场域不可忽视的论题,亦为本届研讨会架构学理框架、拓伸外延关涉的重要环节。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由文学分期之割裂带来的整体性缺口问题,便需以贯通视角统摄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这种贯通不光指中国文学的古今关联,互为坐标,还包括由此衍生的中西关联,相互参照。”若欲以涵盖境内外区间的广阔视阈来观照文学演变的线索层理,研究者需要拥有跨越地区分野及整合多元差异的揽括能力,同时还应对理论范式的构筑问题有所考量。在本次研讨会上,一些与会代表的意见就表现出这样的优势。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恩维教授的《晚明耶稣会士罗明坚与中西文学的首次邂逅》,便以第一位进入中国内陆定居的耶稣会士罗明坚为视点,对包蓄中国文学文化传统及西方宗教基本教义之跨越中西文化藩篱的历史实践进行研讨,旁征博引,信而有征。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和王春博士合作的《论木山英雄的旧体诗研究——以〈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为中心》,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日本著名研究专家木山英雄之旧体诗研究作了详尽论述,并对其引入日本视角、发扬本国经验的观照立场予以关注;黄仁生教授在讨论时,还特别强调不可忽视日本汉诗对中国诗歌发展演变的影响,呼吁学界对此加以重视。复旦大学博士后吴留营老师考察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其《语图在场:晚清东亚诗歌交流的一种路径探索》属意于彼时新兴的“语图”交往路径,对其嬗替因由、典型特征、发展趋势、流行意义都做了于史有征的缜密踏勘和理论条陈。朱惠国教授的《中越词学传导与越南汉词创作的特点》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严艳老师的《论越南“新文学”转向中的汉诗创作——以〈南风杂志〉为例》,分别对越南词家创作汉词的模式和越南文人有关汉诗的书写特征及辐射思想作出了系统论述,不囿于国界,视野广阔。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史可欣的《幽玄审美于日本诗话中王维接受之管窥》,藉由日本诗话对王维诗之审美接受这一考察视点,试图为中日文学源流之分异、碰撞与际合的宏观议题再添新质。
除了跨越区域、关联中西的文学演变研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富于人文温度、具有前沿导向和创新引领作用的研究亦颇为重要,这关系到此项学科是否能以健康饱满的姿态持续向前发展。四川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关于中国“第四大诗体”建立之有关问题的思考》便从理论、实践、诗人责任等层面对诗歌发展的未来路径贡献了真知灼见,发出了“诗歌,既在当下,也在远方”的深切感叹。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再论如何用古典诗表达现代生活——以疫情时期个人写作为例》,抓住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充满现实关怀的议题,并通过亲身实践展示了表现当代生活的旧体诗是如何融汇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深圳大学黄永健教授、硕士生赵雪和李苗的《十三行汉诗在中华诗词演变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上海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朱铁武副教授的《“十三行”汉诗有可能会改变和激活中国诗歌吗》,都注意到“十三行”汉诗在中国诗歌演变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并对这一诗体在推动汉诗走向兴荣未来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与展望。清华大学张成昱老师的《风骚榜:当代中华诗词评价的粗放模式》一文,依托当代诗词评价与精选之困境的时代背景而作,他通过对建立风骚榜之缘起、标准、过程与目标的阐发,试图为破除当代中华诗词评价模式的僵化枷锁而更添助益。
此外,还有一些与会专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当代转型作了理论视阈下的外延考察,拓展了学科的辐照维度,增强了研讨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例如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简锦松先生的《杜甫诗与特色观光——以杜甫〈白帝城楼〉诗与韩国著名古迹“晚对楼”为例》,便通过对杜诗例证的引用与实地考察的方法,为将丰富的古典诗词文化融入当代观光旅游事业开辟了可行路径,展现出传统文明在新时代蓄积的蓬勃活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菊芳副教授的《现代学人诗词教学的典范路径及其现实意义》,综合运用文学与教育学理论,对诗词教学模式的变革及其可供现实参考的发展路径作了宏观梳理与微观阐析。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杨赛老师的《古谱诗词表演乐感论》,对古谱诗词的表演形式及其融入现代音乐艺术的途径,进行了富有艺术底蕴的多维剖解。王巨川老师在评议时,对这种融贯古今、沟通中外、辐射未来的宏大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只有将理论与实体研究相结合,以通变观念统摄考察理路,才能为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构筑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四、结语
第五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华诗词研究院隶属于国务院参事室,业务范围涵盖中华诗词的学术研究与创作、欣赏与评鉴等方面,主要目标是推动中国诗词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另一主办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自21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响应。主办双方秉持着对贯通古今、兼顾中外之研究视野的共同追求,和关于推动中国文学演变研究走向繁荣的美好愿望,合力促成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顺利举办。
会议闭幕式由黄仁生教授主持,他对研讨会进行了扼要总结。接着是主办方代表致辞,来自中华诗词研究院的莫真宝博士回顾了近些年来举办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复旦大学黄霖教授表达了深切感谢,感谢他多年以来对会议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来自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段怀清教授对本届研讨会的学术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两家会议主办方合编的《中华诗词研究》丛刊的学术水准,认为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合作,令平台永续相继,推出更多对学术研究有所裨补的人才和成果。在自由发言环节,中华诗词研究院王锡洋副院长表达了他对于中华诗词之古今演变与现当代转型的看法,围绕跨越与融合的会议主题发表了精彩发言。最后,中华诗词研究院杨志新副院长发表了闭幕寄语,他在总结成果之余,对研讨会和《中华诗词研究》丛刊的光明前景作出了展望,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贯通古今,面向当代,融汇新旧,博采中外,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在各界学人的倾力合作与共同努力之下,必将绽放出日益炽烈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