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研究
2021-08-10侯培龙
侯培龙
摘 要:为了使林业获得更好发展,应关注种苗种植技术要点,保证种苗种植效果,为林业种植及树木保护有效实现创造良好条件。探析了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11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志码: B
林业种苗种植技术在林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关系着林业资源整体质量,因此需注重对种植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为了使林业资源整体现状得到改善,需加大林业种植力度,增加种植投资,积极研发种苗种植技术,保证种苗种植成活率,促进林业种植水平提升[1]。
1 林业种苗种植技术
1.1 選种技术
在开展林业种苗种植时,种植技术是保证林业种植效果的基础环节,能够确保种苗在种植时的效果。在选种时应做到层层把关,确保种苗优质,并重视种植以后的维护工作。在此情况下为种苗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使其长成优质树木。具体实施时,需考虑区域种植基本要求,对种苗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防止种苗发生病虫害或不健康情况[2]。同时需对种苗外观进行仔细检查,保证种苗生长态势、种苗粗细具有一致性,具备正常外观,使种苗形成发达根系、完整表皮及较好生长态势。
1.2 育苗技术
播种育苗属于有性繁殖,是通过种子发芽、种植生长对种苗进行培育,这种培育方式能够使幼苗处于前期阶段时较快生长,并体现出良好抗性。多数树种可以运用播种育苗方式。在树种难以获得种子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营养繁殖育苗方式,这种方式属于无性繁殖,是运用植物器官对苗木进行培养,常用方法为嫁接及插条[3]。一般情况下,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园林灌木等会运用插条方式,即将根茎中的一部分截取下来,将其插入基质中,实现对完整植株的培育。树种在生根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在正式插条之前将生根粉蘸在根茎上,促进根系生长。嫁接的优点在于提高苗木实际繁殖能力,保证嫁接部分自身抗性。除此之外,可以运用移植育苗方式,将苗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需在休眠期使用。
1.3 施肥技术
培育种苗时,需检测种植区域具体土壤成分,针对缺少元素进行及时补充,进而保证营养供给全面性,提升种苗在生长过程中的成活率。同时在正式种植之前,需在种苗根部涂抹生根粉,为种苗根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种植之后也需定期对种苗进行施肥。种苗施肥在雨季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硝态氨会在雨水冲刷下流失,使土壤中的硝态氨较缺乏。为了使树木正常生长得到保证,雨前和雨后都需及时对速效氨肥进行追加。在种苗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也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重视病虫害预防工作。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农药喷洒于种苗周围,并且对种苗遭遇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病虫害高发期出现扩散问题,也可以运用将粗壮树木涂白等有效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预防。
1.4 灌溉技术
灌溉是种苗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种苗生长过程中需要获得水分支持,水分充足才能实现健康生长。因此进行种苗种植时需保证适当灌溉,使林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水分。处于枯水期时,需通过人工形式展开灌溉工作,使种苗获得稳定、充足的水分,防止林木出现枯萎现象,提升林木成活率。处于雨季时一般降水较多,林区中的水量可能会超过林木实际承受范围,此时需相关工作人员运用人工方式展开排水工作。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种苗旁边挖水渠,使多余水分得以排除,避免种苗出现腐烂问题,为种苗根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1.5 保温技术
环境因素势必会对种苗生长过程产生影响。在种苗刚刚种植时,尤其需要关注环境变化,保证种苗生长获得适宜温度。气温较低时,可以使用保温条将树木包裹住,也可以将草垫子覆盖在种苗表面,确保种苗生长时获得与自身相适应的温度条件,防止种苗出现大量死亡问题。
2 种苗种植管理现状
林业发展过程中,种苗管理属于重要工作。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问题,最终对管理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种苗实际成活率,阻碍林业发展。
首先,资金投入较少。针对林业种苗展开管理工作时,集约化种植需投入较多资金。种植初期及后期,为了使物料供给得到充分保证,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证。但是管理工作实施时,为了保证投入与收益之间形成正比,往往会对资金投入进行控制,进而导致种植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使得树苗成活率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其次,市场信息缺乏对称性。在种苗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供求关系产生的影响较大。在市场信息不对称、透明度不强的情况下,难以确定种苗供求关系。当种苗供求出现不平衡时,将会导致种苗资源及土地资源出现浪费问题。
3 种苗种植有效实施策略
3.1 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资源属于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同样人才资源对林业发展也十分重要。为了保证林业发展呈现持久性与稳定性,需注重对专业性种苗种植人才的培养。具体实施时,可以运用校企合作方式,由高校对专业性人才进行培养,优秀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加入种植队伍。同时不应忽视林业队伍中当前拥有的专业性人才,内部专业性人才往往具有成熟技术及丰富经验。应尽量为这部分专业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其及时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并针对技术和经验展开交流工作,使种苗种植能够获得科学帮助与指导。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提升专业人才待遇,增强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 构建信息平台
当前在开展林业种苗种植工作时,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封闭状态,对于先进技术缺少足够认识与理解,也未能针对先进技术实施优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使信息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便利。林业部门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积极构建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方式展开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在信息平台中与专业人员针对全新种植技术、种植方式展开沟通和交流。可在平台中上传市场需求,保证种苗种植和实际需要之间相互连接,推动种苗种植不断发展,促进林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3.3 优化管理模式
开展林业种苗种植管理工作时,如果一味运用传统管理模式,将会导致整体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对市场需求及行业整体发展进行准确把握,降低林业种苗种植效益。针对上述问题,需对林业种苗种植展开监督管理及统筹规划。随着林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应积极转变思想,保证种植、管理与时俱进,将市场作为导向,针对林业工作展开创新和变革,运用精细化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并积极推进种苗种植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然后与自身区域特点结合在一起,制订合理性、科学性种植计划,推动林业不断进步。林业建设中,无论是造林还是育苗,都应重视对技术的运用,形成正确思想理念,保证林区建设整体质量,提高林区种植整体效果。
3.4 改进种植肥料
种苗栽培过程中,有机肥料属于肥料添加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肥料仅占据肥料中的较小比例。为了使种苗健康生长,施肥时需尽量施用有机肥,避免或减少化学肥料在种苗种植中的运用。具体实施时,可以运用自制有机肥料的方式。将枝丫及杂草堆积在室外,使其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腐蚀分解,进而产生有机物。能够进行有机物堆积的原料较多,主要有动物粪便、植物性物质,其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分解发酵形成肥料。苗木生长过程中,有机肥料能够保证苗木获得充足养分,为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3.5 提升灌溉技术
種苗种植初期,需定期展开灌溉工作,并在灌溉环节投入较多资金。为了有效节约水资源,对资金投入进行合理控制,使种苗在生长时的实际需求得到充分保证,可以在雨季进行栽种。这主要是由于雨季降水量较大,无须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灌溉,并且种苗在生长阶段,也无须每天灌溉。如果气候较炎热,土壤水分容易蒸发且蒸发速度较快,就需要每天进行灌溉。灌溉过程中,不能选择阳光强烈且气温较高的中午,应尽量在傍晚或清晨灌溉,这样水分实际蒸发率较低。总体来讲,在选择灌溉方式时,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决定,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喷灌方式。
4 结束语
林业种苗在进行栽培时,往往需较长的时间,因此需注重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为种苗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应注重对先进技术的运用,提高种苗成活率,加强技术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尽量在技术层面获得突破,推动林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尔斯别克·沙伊拉娜.国有林场林业种苗种植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6):70,73.
[ 2 ] 王福森.林业种苗种植技术要点[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6):138.
[ 3 ] 刘福珍.林业种苗种植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1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