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青少年先行

2021-08-10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抄书读物全民

热点导入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第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课题组在吉林、内蒙古、北京、浙江、上海、河南、湖南等地,分别选取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的高中、初中和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8万余份。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兴趣不足,读物多局限为课标推荐书目。课标推荐书目缺少分级分类,存在与考试挂钩、读物选择“应试化”等现象。

为什么国家会高度重视全民阅读?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对全民阅读又有什么影响?

代表心声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朱永新:阅读作为一项精神工程,必须常抓不懈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确实加大了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各地区、各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围绕全民阅读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们全民阅读的水平还相对较低,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不少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甚至有的人离开校园后几乎不再读书。

只有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长远部署,稳步推进,我们才能在积累精神财富的同时,还能创造物质财富,为将来储备足够的财富基础,继续再转化为更为丰厚的精神、物质双重财富。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只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全民阅读应当从孩子抓起

孩子的阅读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已经达到2.3亿,一个这么庞大的正在全力以赴学习、全日在校学习的群体,他们的阅读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民阅读的整体状况。如果这2亿多的中小学生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那我们就可以高兴地说,当他们进入成年、迈入社会之后,全民阅读的时代就真的到来了。

全社会都来重视孩子的阅读,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

方法介绍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两种方法对青少年深入阅读很有帮助:

1.抄读。许多大学问家都善于抄书,比如宋代的宋祁和洪迈,特别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更是推崇抄书,他曾说“著书不如抄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两部巨著就是抄书的成果。抄书可分为六等:一是全抄,基本将书全抄全读;二是节抄,把自己喜欢的或精辟的段落抄下来;三是撰抄,将书中的精要经过编撰而抄录;四是比抄,将有重要联系的几种书对比着来抄;五是摘抄,摘录书中的字句抄写;六是类抄,将摘抄内容分类整理。抄书的最低效用是帮助记忆,高级效用则等于著书。

2.参读。参读的方法就是读一部著作时,把跟這部著作有关的注释、考证、论述的书籍收集在一起,每次读完一篇,就将有关的注释、考证等细细读一遍,遇到注释或考证等有歧义的地方就记下来,等到以后再深入研究。这样每读完一本书,同时也读到了许多其他的书,不仅提升了见解,而且加深了印象。

参读也分为几类:有因意同而参读者,比如《抱朴子》和《论衡》中的相关篇章可以参读;有因事同而参读者,比如关于先秦的事情,六经与诸子的记载详略不同,可以参读;有因人异而参读者,比如郑亚曾修改李商隐《会昌一品制集》的序言,读郑亚所作的序时就一定要参读李商隐的序;有因人同而参读者,比如读唐代某名人的传记就要参读新旧《唐书》;有因地同而参读者,比如关于三峡,就应该将《水经注》、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吴船录》、王士祯《蜀道驿程记》中的有关段落对比着读。参读是对书籍加深理解、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方式。

合理建议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阅读时间有限、阅读兴趣不足、读物多局限为课标推荐书目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课题组建议:

应加强对读物的分级分类指导,拓展学生阅读兴趣;规范出版市场,鼓励出版经典及优秀原创作品;建立电子读物准入机制,多媒介融合提升阅读体验;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引导学生享受阅读,回归阅读本身。

全国政协委员唐瑾对重视青少年阅读有以下几条建议:

1.全社会重视青少年阅读问题。要从阅读事关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的高度来认识阅读的重要性。青少年阅读问题,家庭要重视,学校要重视,教育、文化、出版等管理部门以及共青团等社会各界都要重视。

2.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课外阅读能力,首先要开展各种活动,提高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青少年一旦养成经常读书的习惯,就会从书本上获得惊人的知识与智慧。要引导青少年阅读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引导青少年开阔视野、博览群书,从古今中外的各种经典作品中源源不断地获取精神食粮。

3.全面推动“书香校园”工程。学校应该提倡课外阅读,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充课堂教学和课本阅读的不足,才能使青少年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把阅读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让阅读成为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把中小学的图书馆建设好,教育部门要督促全面完成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任务,并制订有关青少年阅读规划,同时下发青少年阅读指导意见。

编辑总结

阅读生活是“杂”与“专”的结合,既要博览群书,也要个性化阅读。对青少年来说,阅读书目要广泛,文学、历史、科技等都应该有所涉猎,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在初中、高中阶段,学生因为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的增加,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时候,就更应该谨慎选择。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从不同角度解决影响青少年阅读的问题:需要家庭形成读书氛围,需要中小学利用好学校图书馆,需要教师引导,需要学校建立学生阅读评估机制……这样,才能实实在在推动全民阅读,引导青少年热爱读书,让阅读真正伴随青少年成长。

猜你喜欢

抄书读物全民
全民·爱·阅读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可持续全民医保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