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奇妙的“编校之旅”

2021-08-10琪姐姐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编校鳄鱼笼子

琪姐姐最近收到好多来信,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在信中说发现了琪姐姐工作的秘密,这不禁让琪姐姐大惊:

琪姐姐,我是《作文周刊》的小读者兼小作者,在2020年3月的《作文周刊》上,我的习作首次发表。当我打开报纸,看着精美的配图和工整的印刷字体,激动得都要哭了。我把这册珍贵的《作文周刊》捧到妈妈面前。妈妈欣慰地把我的作文读了一遍又一遍。突然,妈妈对我说:“沐沐,拿来你的作文本。”妈妈一手拿着《作文周刊》,一手指着我的作文手稿,逐字逐句对比着,和我说,“沐沐,编辑老师把你的作文修改得更通顺了,不信你看看。”我对比原稿和发表后的稿件,发现真的是这样。我想请教琪姐姐,编辑老师们如何修改作文呢?能不能教教我们哪?

琪姐姐看过这封信,又惊又喜,小作者可是问对人了,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一篇作文投到邮箱后会经历怎样奇妙的“编校之旅”吧!

同学们将反复检查的500字左右的习作,发送到《作文周刊》(四年级版)电子邮箱后,编辑老师们首先进行选稿,选上的作文就一定能发表吗?答案是否定的。选好的稿件要经历“三审”,即三次审核。审稿时,编辑老师们会根据作文主题,对习作进行内容方面的修改,比如删减与主题无关的语句、段落等。顺利通过这三个“关卡”,你的作文才算是拿到了“發表通行证”。接下来编辑老师还要对你的作文进行“三校”(如下图所示)。这样下来,一篇500字的作文,编辑老师至少要看6遍以上。按照严格的编校流程,这篇作文才能进入印刷厂,印制成你们手中的《作文周刊》。小朋友一定会问,500字的作文,为什么要看这么多遍?编辑老师主要修改哪些内容呢?

这是《作文周刊》(四年级版)2021年4月报中一篇习作的原文片段:

鳄鱼们都披着一身深绿色的皮肤,都有一张布满尖牙的大嘴,、都有一条长满尖刺的尾巴。我们才接近关鳄鱼的玻璃“笼子”,就看一条肚子很大,凶神恶煞一般的鳄鱼正张着大嘴,摆动四肢向我们扑来……

经过编辑老师“三审三校”后:

鳄鱼们都披着深绿色的“外衣”,长着一张布满尖牙的大嘴,最可怕的是那一条长满尖刺的尾巴。我们才接近玻璃“笼子”,就看到一只凶神恶煞的鳄鱼张着大嘴,摆动着四肢向我们扑来……

同学们能观察出来吗?“披着……皮肤”显然不合适,编辑老师将“皮肤”改成了“‘外衣”,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符合词语的固定搭配;“都有一张……大嘴”“都有一条……尾巴”,小作者重复使用“都有”,习作语言不够丰富;因为习作开头已经交代“我”进入鳄鱼馆,那“玻璃‘笼子”里一定住着鳄鱼,不用再强调是“关鳄鱼的玻璃‘笼子”。还有一个错误,想必同学们都能发现,就是标点符号“,、”。不到100字的段落,编辑老师改出了7处问题,经过这样严格的编校流程,修改后的习作才可称得上“文从字顺”。

看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佩服编辑老师们的语言功力。我们反观自省,这每期《作文周刊》有十几篇作文,编辑老师至少会看6遍,那我们写完作文会读几遍呢?不要小看作文修改的过程,中外著名作家都曾强调过,文字只有经过数次的锤炼和修改,才经得起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和审视。

有的同学可能认为修改作文是一件极其枯燥的事。其实不是的。它是一个心灵和文字反复对话和碰撞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在这种反复的对话和碰撞中,我们对文字的敏感度会越来越强,作文会越写越好!经过这样的锻炼,再读别人写的文章时,我们就能够发现语言的精妙之处。如此反复,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会迅速提高。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写单元作文时,也能做到将习作“三审三校”。这样坚持下来,你会渐渐明白作文原来可以这样改,也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希望每位同学,都不仅仅成为小作者,而是变成“小编辑”!琪姐姐期待你们的“修改力”无限增强!

猜你喜欢

编校鳄鱼笼子
大象和我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逃出牢笼的袋鼠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鳄鱼
鳄鱼
扎紧防止“带病提拔”的制度笼子
“笼子”究竟什么样
编校手册
智过鳄鱼河